当前位置: 首页 » 豆油资讯 » 正文

短期内国内豆油市场将以振荡整理为主

  作者: 来源: 日期:2006-04-06  
     近期,国内豆油市场交投不旺,终端市场消费仍显疲软,油厂销售进度进展缓慢,对豆油市场行情形成打压,其价格延续底部整理基调。据了解,截止3月28日,东北地区豆油价格有所回落,其中吉林地区四级豆油集中出厂报价在5150元/吨左右,价格保持稳定,当地一级豆油报在535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辽宁地区四级豆油5120-5200元/吨,价格下跌50元/吨,当地一级豆油5300-5400元/吨,价格下跌50元/吨;黑龙江地区四级豆油在4980-5050元/吨,一级豆油报价在545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天津地区四级豆油继续稳定在5080元/吨,一级豆油报在5330-535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山东地区豆油价格保持稳定,一级豆油在5230-524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四级豆油集中在502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江苏地区四级豆油集中出厂报价5050-5160元/吨,价格下跌40-50元/吨;一级豆油在5330-536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浙江地区四级豆油报在514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当地一级豆油在5300-532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安徽四级豆油报价在5140元/吨左右,一级豆油在5300-532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华南地区豆油价格保持稳定,广州四级豆油报价在502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一级豆油报在5310-532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鉴于目前国内豆油市场需求疲软依旧,油厂和贸易商的入市心理均显谨慎,加上各地油厂的开工情况有所恢复,预计豆油市场短期仍难走出一轮大涨或大跌的引领行情,将继续以底部振荡整理为主,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进口大豆也相继陆续抵港,给部分地区造成了一定的供应压力。临近3月尾声,国内进口大豆也相继陆续抵港,给部分地区造成了一定的供应压力,当然到港分布上的不均匀也使得一些油厂依然面临豆源不充裕的局面;不过整体来看,油厂当前的库存进口大豆的成本已经出现了混乱。一方面,一些油厂目前所榨的进口大豆中部分仍是前期到港的成本达到2650元/吨-2700元/吨,当然随着近月低成本进口大豆的到港,部分油厂的加工成本开始逐渐放低,2500元/吨的到港成本已有出现,另外部分油厂的低价大豆成本集中在2600元/吨附近。其次,由于进口大豆的货源多把持在势力雄厚、产能庞大的国内大中型油厂手里,加上近期各地豆粕的现货销量持续缩减,造成油厂局部停工、短线减产的现象增多,配合前期进口原料供应的短期紧缺,共同支撑国内豆油价格继续在底部抗跌。

    再次,豆粕行情平淡依旧,油厂提价豆油心理犹存。环比来看,国内普通(43%蛋白含量)豆粕出厂均价在2310元/吨,已经下跌了124元/吨,而从目前大豆加工企业的库存原料成本、相关下游产品的市面价格折算,国内油厂的大豆压榨利润继续普遍亏损(50元/吨-100元/吨),对油厂定价豆油的心理继续构成理性支撑。从技术面来看,目前国内四级豆油出厂均价在5104元/吨,环比微涨15元/吨,而上涨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华北地区;由此可见,今年第一季度期间,国内豆油市场还是显现出一定的抗跌特性,但后市相关油价的整体运行趋势仍不明朗。最后,外盘走势平淡无奇,国内豆油现货涨势难显。周一,美国CBOT大豆主力5月合约期价收报579.50美分/蒲式耳,较上一交易日收高5.75美分/蒲式耳;主力5月豆油合约收报22.66美分/磅,下跌0.08美分/磅,刷新近一个月来的新低纪录。但值得注意地是,按外盘相关期价折算,国内进口美国大豆(4月装船)的预期到港成本在2490元/吨,大大低于目前油厂2600元/吨以上的平均成本,无疑对豆油现货市场带来潜在的利空压力,也将对后市相关产品价格的反弹空间形成束缚。总之,国内大豆进口到货分布不均,造成部分地区油厂持续停工限产,间接缓解了豆油市场持续面临的库存压力,但相关品种行情平淡依旧,而外围CBOT大豆类期货走势持续沉闷,促使国产豆油价格继续在底部区间内窄幅振荡,且短期内这种走势将难以改变。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