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内国内豆粕价格不会有太大幅度的下跌行情
当前,全球禽流感疫情正进一步扩大,法国、德国、俄罗斯、波黑、哥伦比亚、印度、泰国、中国山西、香港等地都发生了禽流感,日前,中国农业部部长杜青林说,当前动物防疫工作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春季仍有大范围散发禽流感疫情的可能,春季候鸟回迁,北方大部分地区将面临严重威胁,各饲料厂和养殖户纷纷减少豆粕补货量。本来,当前养殖业仍处于节后淡季,禽流感无法有效控制也影响了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一些饲料厂反映当前饲料销量较去年同期降低三分之一以上,豆粕消耗缓慢,需求低迷。而到3月份之后,进口大豆到港速度将加快,到港量将恢复到200多万吨,不少原料到港成本较低,在2550-2600元/吨,按5050元/吨的四级豆油核算,豆粕成本仅2200-2250元/吨,正因为如此,当前不少大型油厂都在积极性销售3、4月份合同,以期锁定利润,最终导致了国内豆粕价格的下跌。不过,笔者在此也提醒有关商家,不断过于恐慌,至少在短期内国内豆粕价格不会有太大幅度的下跌行情。主要分析原因:
一、近期内进口大豆到货量少,实际压力并不大。
据跟踪,1月份进口大豆最终到货量为165万吨,1月份的到货量比去年12月份少了23万吨左右。预计2月份总到货量也就在150-160万吨,其中有50-60万吨的南美豆,另外还有100万吨左右的美国豆。由于1月份及2月中上旬,国内进口大豆到港数量有限,河北三河、山东日照、博兴等地部分大型油厂大豆原料紧张,出现停产现象。虽然到3月份有大量进口大豆到货,但其实际集中到厂时间要推迟到3月中下旬,也就是说,短期内进口大豆到货压力并不大,对豆粕市场的利空影响有限。
二、饲料厂多已经到备货期,油厂库存不多无意大幅下调报价。
尽管节后各饲料厂对豆粕的消费进展缓慢,但由于一直未进行规模性补货,到了2月下旬大多已经库存告罄,各饲料厂为保持安全库存都将陆续下单,国内豆粕销售将比较顺畅。而此时,各油厂由于开机率不高,豆粕库存基本无压力,也不可能大幅下调销售价格,如果遇到采购高峰,还可能伺机提价,国内豆粕价格极可能保持窄震荡行情。
三、因陷入亏损,油厂将尽力维持豆粕行情的稳定。
连日来,在豆粕价格下跌的同时,国内豆油价格也出现小幅下跌行情。由于当前处于食用油消费淡季,国内豆油销售明显疲软。另外,中国在最近几个月装运了不少南美豆油,我们预计1月份和2月份有大约25万吨的豆油运到国内,3月份估计还有10万吨以上,也就是说,第一季度的进口豆油到货量将达到35万吨。仅2月份上半月,巴西和阿根廷就有6条船装运毛豆油驶往中国,数量在10万吨左右,这无疑是给本就不景气的国内豆油市场雪上加霜。目前,各地豆油都相继出现盘跌,大部分地区报价在5050元/吨左右,广东四级油的报价目前在4960元/吨,最低有4900元/吨的报价。按进口平均到岸成本2680元/吨来计算,国内大部分油厂基本无利可图,甚至还有不少厂家陷入亏损。在国内豆油价格继续不被看好的情况下,油厂将尽力维持豆粕行情的稳定。
四、外盘在大量现货出现前,仍可能维持当前行情
有分析师认为,尽管当前CBOT大豆市场已经略显疲态,如果禽流感恐慌能够进一步施加压力,5月大豆很可能最终会突破570美分底部支撑位。禽流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威胁,如果逐渐扩散给人类,豆粕价格势必会大幅下跌。正如过去几周所反复强调的那样,基本面影响将逐渐作用于大豆市场并引发价格急剧下跌,但在大量的现货流通活动出现前,豆价仍可能维持在当前区间活动,也就说至少在短期内CBOT大豆市场不会有较大幅度的下跌,这将对于国内大豆及豆油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一周热点
- 2021-03-22南美大豆市场一周聚焦:雷亚尔汇率上涨,大豆价格连续第二周下跌
- 2021-03-22全球油籽市场一周要闻:原油市场暴跌,油籽市场涨跌互现
- 2021-03-19数据赋能养猪新时代! ——省饲儿燃启智能育肥新希望&养猪机器人下线仪式
- 2021-03-19中美外交峰会举行前,中国连续三天大笔买入美国玉米
- 2021-03-19阿根廷农户已预售1189万吨大豆和1910万吨玉米
- 2021-03-19截至3月17日,乌克兰玉米出口已达1500万吨
- 2021-03-19南美专家:2020/21年度阿根廷玉米收割工作完成3到4%
- 2021-03-19阿根廷降雨放慢玉米和大豆作物恶化速度
- 2021-03-192021年3月18日世界主要期货收盘价格一览表
- 2021-03-19美国对华大豆出口最新统计:对华销售总量同比增长1.9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