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芝加哥近期大豆期货合约比一周前每吨收高7美元。美湾二号黄大豆价格每吨上涨4.2美元。阿根廷大豆出口报价上涨19美元。我国大连大豆期货近期合约也比一周前收高4.2美元。
有意思的是,尽管大豆价格强劲走高,但是以基本面为主的分析师大多预测大豆价格将会下跌,原因在于目前美国乃至世界大豆供应充足,而且下一年度美国大豆播种面积将会增长。持这种观点的分析师认为当前大豆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受到资金面的推动,而基本面最终仍将起到主宰。
美国农业部在年度农业论坛上发布的数据也不带有利多色彩,报告的要点包括,2006/07年度美国大豆播种面积将会达到7400万英亩,这要比2005年提高了190万英亩;单产估计为40.7蒲式耳/英亩,产量为29.65亿蒲式耳。美国农业部预测大豆出口将会提高到10.75亿蒲式耳,高于当前年度9.10亿蒲式耳的水平。压榨也将达到17.30亿蒲式耳,同比提高1000万蒲式耳。期末库存预计为5.60亿蒲式耳,这略微高于当前年度的期末库存5.55亿蒲式耳,也将会是历史新高。由于供应增长,美国农业部预测2006/07年度美国大豆价格平均为每蒲式耳5.15美元,低于2005/06年度的5.50美元,这是因为美国农业部认为大豆价格需要下跌,以便夺回大豆出口份额,刺激需求增长。
不过美国农业部的报告并没有给芝加哥大豆市场带来任何压力,事实上,大豆价格反而在基金买盘的提振下创下一个半月来的新高,这主要出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南美天气令人担忧,市场担心南美大豆单产可能受损,。本周阿根廷农业部发布的第一份产量预测报告显示,阿根廷大豆产量估计为3850万吨到4000万吨,相比之下,美国农业部本月的预测值达到4050万吨。不过分析师指出,即使按照目前的预测,南美大豆产量依然是相当庞大的水平,除非说未来数周的天气异常干燥,单产潜力严重受损,才能继续支持大豆价格的上涨。
目前大豆价格相对坚挺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美国大豆现货价格低于1月初的高点,导致种植户销售步伐一直迟缓,而在南美,特别是巴西,雷亚尔汇率高企导致种植户收益降低,陈豆销售一直低迷,这也迫使ADM等公司的压榨企业减少开工或者转移到阿根廷。因此尽管大豆理论供应庞大,但是农户销售数量有限,减少了现货面的压力。
不过需要指出,如果美国大豆价格继续上涨,特别是大豆价格如果逼近600美分的位置,将会刺激大豆现货销售显著增长,因为这也是引发种植户销售大豆的阈值价格。
另外,市场预计南美大豆上市的时候,大豆价格倾向于走软,所以大盘的上涨空间受到限制。分析师指出,2月份的最后两周以及3月份的前两周里,大豆价格倾向于季节性的下跌,因为市场将会意识到南美的庞大产量开始收获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