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术形态上,笔者认为国内大豆与CBOT大豆都在构筑一个短期的技术性底部,后市价格将在目前价位附近企稳,而天气情况将决定大豆的价格走势。
根据波浪理论,价格在完成一个完整的五浪形态后,将以A-B-C三浪形式进行整理,C浪的高点(低点)将超过A浪,并调整到前期走势的0.382、0.5或者0.618位置,以完成一轮弱势或者是强势调整。从CBOT与连豆日线连续走势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价格在完成了一个完整的下跌五浪结构后,目前A浪整理已经完成,B浪的低点未能超过前期第五浪的低点,此后的低点逐步抬高,显示B浪有完成迹象,目前的价格处于B浪末端与C浪开始的交替阶段。根据波浪理论,有理由认为,后市即将运行的C浪反弹理论上的第一目标位在660美分(CBOT大豆5月合约)或者2900元(连豆9月合约)左右。
笔者预计大豆价格即将展开的C浪反弹将超过A浪的高点。在CBOT大豆日线连续图上,价格经历了一轮大幅下跌之后,在相对低位振荡整理,底部逐渐抬高,运行于一个短期的上升通道之中,目前的价格在通道下轨附近受到支撑,理论上后市价格将振荡上扬,考验通道上轨的压力,而通道上轨恰好与前一轮下跌的0.382技术反弹位置重合,形态分析与波浪理论相互验证,使得可靠性得到了提高。图形中显示CBOT5月大豆的反弹将在660美分附近受到强劲的技术压力,如果有效突破,则后市将考验0.5的第二C浪反弹目标,否则价格仍将在图中所示的通道中振荡整理。
再来看连豆的日线连续图,形态上连豆同样处于一个下跌后的振荡整理之中,但是与CBOT大豆走势略有区别的是,连豆运行于一个整理三角形之中,而并非是CBOT大豆的上升通道形态。这是由于中国为大豆进口国,美国是大豆出口国,双方在市场中处于供需对立面的原因造成的,不会对趋势分析造成很大的影响。在连豆9月合约的日线连续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其整理三角形的上轨处于2800附近,而0.382的C浪反弹目标位于2900附近,也就是说,由于进口等一系列因素的存在,连豆在反弹中将会受到更重的压力。
只有基本面因素与技术分析互相配合时,价格走势才能得到确认。笔者认为近期对大豆价格能起到有效影响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南美洲的大豆生长情况与实际产量;二是即将开始的美国大豆播种进程。
影响南美大豆生长状况与产量的决定性因素是天气。目前南美大豆进入生长关键期,干旱天气将对大豆的产量造成严重影响。上周巴西与阿根廷没有出现降水,根据相关机构预测,在未来10天左右,上述大豆主产区很难出现有效降水,去年2月中旬由于干旱天气所引发的CBOT大豆价格大幅上涨在今年仍有可能重演。同时,美国农业部预估本年南美洲大豆的产量为9900万吨,但民间调查机构普遍认为有高估之嫌,认为产量将维持在9500万吨左右。一旦确定产量低于农业部的预估值,或者农业部在下个月的报告中下调对南美大豆产量的预估值,都将对大豆价格起到推升作用。
在关注今年美国大豆播种情况时,除了关注天气等因素外,特别应注意与能源替代品概念统一思考。布什在国情咨文报告中明确提出将减少美国对外的能源依赖,而这将造成对以豆油为原料的生物柴油的需求大幅增加。不仅仅是美国,欧盟近期对油脂的需求同样大幅增长,据《油世界》预测,2006年欧盟对油脂的总需求量将增加170万吨,因此欧盟将进口更多的油脂类产品,这同样将刺激主要原料大豆的价格出现上涨。因此,在美国播种季节,如果天气等因素造成播种面积低于去年,那么在有效需求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必然使得近年来高产量高库存的情况有所缓解,进一步为CBOT大豆价格反弹提供支持,从而带动国内大豆价格上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从现在掌握的各方资料分析,利多因素大于利空因素,价格反弹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