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大豆市场 » 正文

大宗商品市场可能转势

  作者: 来源: 日期:2006-02-13  
     暴跌成为主题词。

    上周大宗商品中几乎所有品种都出现了大量卖盘。油价下跌,黄金、银、铂价下挫,铜、铝等价格也走低。

    纽约商品交易所每桶石油现货价格自1月30日摸高至69美元以来下挫了近9%,跌破63美元。纽约商交所4月份交货的黄金期货价格曾于2月2日一度摸高579.5美元。现在这个价格大约是554美元,跌幅达4%。伦敦金属交易所期铝市场8日一度重挫5.8%。在中国,上海燃料油、大连大豆、豆粕及郑州棉花、小麦期货等,也均大幅下跌。

    究竟发生了什么?

    以路透CRB指数衡量,始自2002年初的这一轮大宗商品的牛市已经维持了4年。是大宗商品价格转势的信号吗?

    要穷尽所有影响因素是不可能的,我们从三个方面来看这个问题。

    其一是左右大宗商品价格的地缘政治因素——大宗商品的特点之一,就是它能够对冲这种风险;其二是利率水平,利率水平决定投资人的资金成本,以及他投资商品的机会成本;其三是投机力量,2005年仅跟踪商品价格指数的资金规模就有约800亿美元,这在2004年仅有400亿美元。

    下跌似乎有点难以理解,因为2006年以来,地缘政治风险略显激化。而地缘政治风险这个风险是推高大宗商品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最近成为焦点的是伊朗核问题:世界主要产油国之一的伊朗,今年初就宣布,将恢复核燃料研究工作;对此,西方国家则威胁对伊朗进行制裁,甚至于动武。

    但是从石油价格下跌的走势看,显然它在最近并没有成为主导性因素。

    减轻这种担忧的解释是:伊朗的出口收入的八成来自石油。石油出口剧减,对国民经济的打击将是致命的;而其他国家也不愿意看到,伊朗因被制裁而采取石油减产报复,导致高达3位数的石油价格。

    如果接受这种解释,而且又观察到原油和汽油库存再度增加的话,石油价格难免存有压力。

    也许这种解释,也是地缘政治风险——这个支撑金价的主要因素,没有能够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原因。黄金历来都是灾难来临时的上佳避险工具,是规避金融危机、地缘政治以及恐怖主义等诸多风险的良好手段,投资人只有在预期经济将更加陷入混乱的时期,才会选择购入这种光耀夺目的金属。

    利率水平此时可能更重要。

    全球低利率时代已经在今年宣告结束了。元月31日,美联储第14次升息,上调美元基准利率0.25%。经过14次升息后,美元基准利率已达到4.5%。

    高利率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持有贵金属、石油、大宗商品等等的资金成本提高——包括实际的拆借成本与机会成本。而与持有现金、债券等不同,这些商品是不生息的。这个效果显然会打击投资人投资大宗商品的意愿。

    而恰恰因为大宗商品不会生息,以至于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波动越大,投资人就越有可能从中获利。这是投机者蜂拥而入这个市场的直接后果:这些拥有大量热钱的投机者许多是对冲基金。

    于是,天灾人祸总是会引发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并且日益剧烈。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在2005年7月份,英国伦敦遭受恐怖袭击的消息传出后,油价先是大跌了约7%,然后又反弹了6%,而所有这些都是在几个小时内发生的。

    所以不管这个大宗商品市场未来是继续走牛,或是步入熊市,所有的市场参与者,将不得不去面对的局面将是:大宗商品市场变化如此迅疾,将成为某种常态。

    对于大宗商品市场,有一种观点,目前依然相当流行。即是说大宗商品目前遭到沽售,但总体的上升趋势将维持不变。因为来自中国、印度等需求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可能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问题是,投机者并没有直接需求,这些商品现在看起来,更像一个“玩具”。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