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大豆综合出口值已经在其所有出口产品中排列第一,2004年达到创纪录的100多亿美元,相当于其所有农产品出口值的25%和所有产品出口值的12%。这种比率情况在阿根廷和巴拉圭则更加突出。阿根廷的大豆生产几乎全部用于销往国际市场。通过多年来数亿美元的投资,阿根廷的大豆碾榨能力已经达到3200万吨,每年生产豆油500万吨,其中480万吨用于出口;94%以上的豆粕用于出口。
中国是促进南美洲大豆生产迅速扩大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公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导致国内肉类消费和饲料需求越来越多。1995年,中国大豆产量为1400万吨,几乎能够自给,大豆进口不足100万吨;然而,到2004/2005年度,中国大豆进口达到2320万吨,成为世界第一大豆进口国。与此同时,阿根廷和巴西的大豆出口增加了2700多万吨。
促进南美洲大豆生产迅猛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巴西尚未开发的可耕土地多于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巴西大豆种植面积1980/1981年度仅为850万公顷,2004/2005年度则达到2350公顷;大豆种植从东南地区普及至中西部内陆地区。巴西大豆单产上个世纪80年代为1.7吨/公顷,2005年则达到2.6吨/公顷?阿根廷大豆单产上个世纪80年代为2.2吨/公顷,2005年也达到2.6吨/公顷。
2003/2004年度,巴西大豆出口在数十年中首次出现下降;2004/2005年度,巴西大豆产量仍然不如两年前的水平。2005/2006年度,巴西大豆种植面积预计比上年度减少100万公顷。上述现象反映出巴西大豆种植业目前面临的问题:一是连续两年的干旱导致单产下降;二是大豆锈病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疾病,这种疾病的防治导致每吨大豆生产成本增加15美元;三是随着中国大豆进口增长缓慢,巴西大豆出口增长也出现乏力;四是由于其国内货币对美元不断增值,导致农民收入相对减少;五是基础设施不足导致运输、储存和装卸费用数倍于北美洲。目前,巴西运输主要依靠公路,导致运费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