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2003年和2004年相比,2005年的国际大豆市场相对平静,尽管年初的巴西南部旱情、5、6月份的美国天气炒作等因素在不同阶段对国际大豆市场造成了影响,价格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波动,但是我们认为同过去两年相比,国际大豆价格2005年整体还是运行在箱体震荡行情之中,市场并未呈现明显的或者中长期的单边走势。在2006年新的一年内,国际大豆市场又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视觉冲击呢?在2005年渐渐远去之后我们依然在平凡的道路上继续寻找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时刻,这也许就是期货市场投资者生活的全部。
文章要点
☆ 2005年2、3月份,巴西南部种植区干旱以及美国指数基金介入等因素推动芝加哥大豆在沉寂了数月以后走出一股快速上涨的行情。
☆ 2005年5、6月份,芝加哥大豆市场进入了传统的美国天气炒作阶段,干旱天气炒作以及商品基金大量买入等因素联袂推动期货价格走高。
☆ 2005年7月-12月份,世界大豆库存压力、2006年南美大豆丰产预期、禽流感疫情等因素导致国际大豆价格快速回归供需基本面。
☆ 2006年上半年,在世界大豆供大于求的整体格局下,国际大豆市场预计难言明显的上涨行情,芝加哥大豆价格有望试探500美分的关键支撑。
☆ 2006年下半年,受世界大豆需求逐年增长的推动,在美国新豆播种之后的天气炒作过程中芝加哥大豆价格仍有机会出现较为剧烈的波动。
☆ 2005年中国油脂行业优胜劣汰、整合洗盘的局面仍在继续,特别是某些油脂企业滥用期货、过度投机的行为加速了自身毁灭,2006年以上现象还将继续。
回顾篇
概述
众所皆知,2004年芝加哥大豆价格从1000美分的历史高点急速下挫以后持续在500-600美分的相对低位区间徘徊,在此期间国际大豆市场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利空消息,其中谈论最多的还是2005年巴西和阿根廷两国大豆产量很可能达到创纪录的1.2亿吨,巴西6300万吨以及阿根廷3900万吨,与此同时商品基金在芝加哥大豆上持有巨量空单导致期货价格迟迟难以出现一轮明显的反弹上涨行情,从2004年9月份到2005年2月份芝加哥大豆一直呈现区间震荡的格局。
2月份巴西种植区干旱成为市场重新启动的导火索
2005年1月份以来,巴西中部和南部大豆生产区一直遭受干旱天气的影响,虽然在1月底和2月初曾有中雨,但仍不足于改善当地土壤的湿度。2月份以后,巴西第二和第三大豆生产洲巴拉那和南里奥格兰德的干旱情况愈演愈烈,除了缺乏必要的降雨外,气温比正常年份普遍高出了3-5度,从而增加了水分的蒸发量。干旱天气严重影响了当地大豆作物的生长,导致作物优良率不断下降,市场也随即开始担心干旱地区大豆的单产和产量。从2005年2月下旬开始,各国分析研究机构分别下调了04/05年度巴西大豆的单产和产量预测,其中美国农业部将巴西大豆产量从最初的6300万吨下调至最终的5700万吨。总体来说,2005年巴西南部的干旱天气引发了年初国际大豆市场的快速上涨行情。
在年初的上涨行情中,商品基金快速平仓空单头寸成为了推动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之一。200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大豆市场一直笼罩在全球大豆丰产和期末库存创造历史新高的压力之下,商品基金在芝加哥大豆合约上持有较重的净空头寸,2005年2月8日基金净空单曾达到创纪录的7.8万手,而当南美干旱天气以及05/06年度美国新季大豆等利多炒作浮出水面以后,长期压抑的市场利空氛围得以全面释放,商品基金的平仓进度之快让我们瞠目结舌。根据CFTC的报告,截止到2005年2月22日,商品基金在大豆上的净空单已经减少至2.9万手,而到3月初,基金在大豆上的持仓结构转为净多。应该说,芝加哥商品基金空头头寸的大量平仓成为了年初国际大豆市场重新启动的主要动力,2005年2、3月份芝加哥大豆从500美分迅速上涨至690美分,涨幅38%。
5月底芝加哥大豆迎来传统的美国天气炒作期
芝加哥大豆3月16日从691美分的阶段性高点回落以后,4、5月份基本运行在600-650美分的震荡区间,此段行情属于巴西大豆干旱天气产量利多炒作之后的理性回调,市场也开始将注意力逐步转向美国中西部主产区的天气状况。每年的5-9月份通常是芝加哥大豆市场传统的天气炒作阶段,即使2004年美国大豆产量达到创历史的8548万吨,9月份也出现过早霜天气的炒作,2005年5月份国际大豆市场已经开始提前谈及美国天气,特别是有气象学家和分析机构声称,2005年芝加哥地区春季的干旱程度是自1871年以来排列第六位,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商品基金2005年春季介入大豆市场的积极性。
2005年5月份,美国农业部当月的月度报告首次对05/06年度美国大豆供需状况进行了预测。按照美国农业部的预测,05/06年度美国大豆的产量为7879万吨,单产39.9蒲式耳/英亩,单产低于去年创历史纪录的42.5蒲式耳/英亩,但高于过去五年的平均水平38.42蒲式耳/英亩,在需求方面美国农业部还预测,05/06年度美国大豆压榨量4599万吨为历史次高,出口量则达到创纪录的3062万吨。美国农业部对05/06年度美国大豆单产的预期过高在很大程度上为后期市场再次启动打下了基础。5月下旬以来随着美国商品基金的积极入场,芝加哥大豆走出了一轮天气炒作行情,2005年5、6月份芝加哥大豆期价从600美分上涨至770美分,涨幅28%。
在5、6月份美国中西部天气炒作行情之中,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仍然来自于基金。根据CFTC的报告,截止到2005年6月14日,商品基金在大豆上的净多单为5.76万手,净多比例18.8%,净多头寸数量和比例均为2004年3月份以来的新高。
7月份芝加哥大豆回归供需基本面
2005年5月下旬以来芝加哥大豆市场提前进入了传统的天气炒作阶段,由于6月份美国中西部主产区不同程度的高温干旱对大豆作物构成不利影响,加之商品基金推波助澜,芝加哥大豆价格一路上行。在市场对天气炒作逐步呈现疲态的时候,6月27日芝加哥大豆出现了50美分的暴跌行情,这也宣告了2005年美国天气炒作结束,接着美国大豆丰产、世界大豆供需压力、中国需求、禽流感疫情等新的因素导致芝加哥大豆价格很快步入了理性回归的征程。
美国农业部12月份的供需月度报告宣布了2005年美国大豆产量水落石出。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报告,05/06年度美国大豆产量达到历史次高8282万吨,单产为创纪录的42.72蒲式耳/英亩。
随着2005年美国大豆产量的最终尘埃落定,05/06年度世界大豆库存绝对值和库存需求比均将创造历史新高也成为了不争的事实。根据各国分析机构的调查,2005年巴西和阿根廷两个南美大豆主产国的大豆播种面积总体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而美国农业部2005年12月份预测,05/06年度巴西大豆产量为5850万吨,阿根廷大豆产量为4050万吨,如果2006年年初南美天气不出现意外,巴西和阿根廷两国大豆产量也将达到创纪录的一亿万吨。
与此同时从2005年6月份开始,新一轮禽流感疫情在全球蔓延,东南亚、欧洲、非洲等地区国家都笼罩在了恐慌之中,世界卫生组织不断警告,全球大规模蔓延流行禽流感将不可避免。同时在中国国内禽流感疫情也出现蔓延的迹象,当时市场不断出现人和家禽感染疫情的报道。根据有关机构的报道,2005年以来中国共有11个省区、23个地市、30个县(市区)、55个乡镇、112个村发生30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共有15.82万只禽发病,死亡15.12万只,扑杀家禽2222.58万只。总体来说,2005年下半年禽流感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和中国境内的进一步蔓延加剧了当时国际大豆市场的利空氛围。
受禽流感疫情不断扩散的影响,2005年7月份以后中国国内豆粕和豆油价格持续下跌,大豆加工企业持续陷入压榨亏损状况或者盈亏边缘,在此情况下2005年下半年中国买家采购进口大豆特别是05/06年度新季美国大豆的进度明显不如往年。加之04/05年度巴西和阿根廷两国大豆丰产,南美大豆对中国的集中装运销售时间较正常年份延长,这对05/06年度美国大豆销售构成了相当压力,2005年9月份以后中国买家对美国大豆的采购数量明显低于去年同期,市场相信美国农业部将对05/06年度美国大豆的出口预期重新判定,美国农业部7月份的月度报告曾预测,05/06年度美国大豆出口将达到创纪录的3089万吨,高于04/05年度的3021万吨,而到2005年12月份此预测值下调至2776万吨。
从2005年7月份开始,芝加哥大豆逐步回归供需基本面,期价从750美分下跌至550美分,跌幅27%。
展望篇
概述
2005年整体说来国际大豆价格基本处于震荡格局之中,市场并未出现明显的单边行情,而2006年芝加哥大豆价格又将何去何从呢?特别是目前代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CRB指数已经创出了过去33年新高,而大豆价格仍在过去33年的价格箱体底部徘徊,这明显存在的反差必将吸引国际指数类投机基金的参与,宏观资产配置和商品基本供需之间的矛盾将导致大豆市场价格走势更加复杂,这一点在已经过去的2005年进一步得到了印证。而对于今后市场技术走势和基本供需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我们又将怎样取舍,这些都需要我们今后不断的深入研究。
05/06年度全球大豆供需压力不容忽视
过去几年芝加哥大豆价格被认为一直反映的是美国国内大豆的供需状况,商品基金在判断价格走势的主要依据之一就是美国大豆的期末库存,而我们认为以上格局正在悄然发生转变,未来数年芝加哥大豆将逐步同世界大豆供需接轨。原因有两点,一是近几年由于南美大豆的异军突起,美国大豆在世界大豆出口贸易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其垄断地位正在减弱;其次近几年美国大豆出口在产量中所占的比重逐步提高,03/04年度为33.56%,04/05年度为34.07%,05/06年度为34.89%。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未来数年芝加哥大豆将更加趋于国际化,价格反映的最终对象将是世界大豆供需情况。如果以上论点成立的话,芝加哥大豆的长期走势必然是看跌的,因为不论从05/06年度世界大豆的绝对库存还是库存需求比来看,世界大豆的供需压力明显较大。
根据美国农业部12月份的月度报告,05/06年度美国、巴西、阿根廷和中国主产国的大豆产量分别达到8282万吨、5850万吨、4050万吨和1700万吨,世界大豆总供应量也将达到惊人的3.315亿吨,较04/05年度提高了5.8%,05/06年度世界大豆期末库存为4811万吨,库存消费比为22.33%,以上两数值均为历史新高。在全球大豆供大于求的格局下,我们认为2006年上半年国际大豆价格难言大涨行情。
宏观商品经济形势对国际大豆市场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强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目前代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CRB指数正处于过去33年新高,而大豆价格仍在过去33年的价格箱体底部徘徊,这明显存在的反差显然不合理,而纠正这一不合理的任务现在落到了指数类投机基金头上。他们的交易大多从宏观面入手,或者简单的从资产配置角度入手,很少过多顾及商品的真实基本面。如此一来,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以商品基金和现货商为主导的资金结构将发生裂变。来自股票、债券、房产等的资金纷纷介入商品,他们有的头寸并不在CFTC持仓表上反映出来。他们的介入,使市场中商品基金(大部分时间是多头)和现货商(大部分时间是空头)对垒的天平向多头倾斜。这是因为这些新基金大部分是只买不卖,而且大部分是长期持有。2005年我们已经见证了美国指数基金在国际大豆市场上的作用,而2006年指数基金是否再度兴风作浪,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
推动商品价格的最为直接动力就是资金,资金能够冲击商品按照现有供求而设定的价格模型,并形成由资金所主导的新的价格区间。在不久的未来,农产品市场上也将上演金属市场上已经发生的故事:资金改变价格(推动价格回升)--价格影响供求(价格回升吸引更多买入需求)--偏紧的供求进一步影响价格。
同时我们在此不能不谈及美元汇率的走势,尽管美联储2004年以来连续数次加息,但是美元汇率目前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升值过程,市场主流观点认为目前联储息仍然偏低,加之美国国内日益恶化的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问题,美元贬值在2006年还将继续。
事实上商品价格的形成本质上本身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商品本身的供求关系,二是货币的价格。虽然从国际大豆市场历年的走势来讲,大豆价格的走势与美元汇率的走势关联性不是很强,但是美元的持续走软对处于下跌之中的大豆价格还是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从大豆的销售角度来讲,美元的走低将有利于美豆向欧洲等与美元不挂钩的国家市场销售,这会刺激美豆的市场需求,同时美元的贬值也可能动摇投机基金进一步抛空农产品合约的决心。因此,2006年美元可能出现的持续弱势将对国际大豆期价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中国油脂行业将面临继续整合洗盘的局面
最后我们还是将目光转向国内,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食用油及畜禽产品消费量不断提高,相应拉动了豆油和豆粕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在此期间,国内大豆产量增长缓慢,不断增加的油粕需求和大豆原料匮乏之间供需缺口带来了整体加工收益的提高,过去几年国际大豆市场一直在牛市氛围内运行,中国国内大豆压榨企业每年加工利润相当可观,因此2002年以来我国大豆初榨设计能力出现了快速扩张,其速度之快、幅度之大以及时间之短均超出了市场的预期。尤其是在初榨设计能力已经明显超过实际需求能力的2003和2004年,国内新建以及改扩的大豆加工企业不断涌现,加之单厂设计日初榨能力也同样呈现急速扩大的趋势。2004年我国油用大豆年初榨能力达到6000万吨,进入2005我国全年设计加工能力进一步扩大达到了惊人的6800万吨。
中国大豆初榨能力的增长趋势
2004年国际和国内大豆市场的剧烈波动已经导致中国国内油脂企业承受了巨大亏损,一些大中型压榨企业相继宣布破产倒闭,而在2005年,油脂行业优胜劣汰、整合洗盘的局面仍在将继续,特别是某些油脂企业滥用期货、过度投机的行为加速了自身的毁灭,2005年我们已经看到了昔日大中型油厂纷纷倒闭和国际贸易商也以不同形式进入国内油脂加工行业。从前面的叙述中,我们可以预见2006年国际和国内大豆市场多数时间内将处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豆粕、豆油等终端消费品的市场价格将随之长期震荡于低位区间,各种规模的初榨企业要在继续在市场上立足,甚至占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必然在产品的价格和质量上展开竞争,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只有综合实力相对较强、运营管理机制科学合理的企业才能避免被淘汰的厄运而成为强者,相反竞争生存能力欠缺的企业也免不了被兼并、收购甚至破产的命运。总而言之,2006年国内油脂压榨行业将继续洗盘整合,此行业也只有通过不断的竞争、整顿、更新才能求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006年芝加哥大豆走势预测
对于芝加哥大豆市场2006年上半年的走势预测,我们认为在目前世界大豆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市场很难再度呈现明显的上涨行情,除非南美天气出现意外,而在2004年和2005年巴西连续两年遭受干旱以后,我们认为2006年南美大豆丰产的可能性很大。在如此庞大的供需压力之下,我们预计上半年国际大豆期货价格完全有可能再度试探500美分的关键支撑位置。
从波浪理论的技术分析来看,我们认为芝加哥大豆市场的下跌主要趋势目前仍然没有被打破。我们将2004年1000美分下跌至500美分的行情看作A 浪的下跌主浪,而2005年甚至2006年3月份之前市场预计将处于B浪之中。如果供需基本面配合,我们相信明年3月份以后,芝加哥大豆还将出现一轮单边下跌行情,在这轮行情之中市场有望再度跌破500美分的关键支撑位置。我们预计,2006年上半年芝加哥大豆主要的震荡区间在500-650美分之间,平均价格在570美分附近。
对于2006年下半年的走势预期,我们的态度目前是乐观的。除了前面已经讲述过的国际商品整体氛围、美元走势等因素和相应的技术分析外,我们认为国际大豆基本供需面届时也有可能配合。我们认为,2006年下半年国际大豆市场有望重新启动的主要利多因素之一是世界大豆旺盛需求,过去几年美国和中国等主要需求消费国的大豆年消费量逐年递增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世界大豆的整体需求,而近两三年增长速度出现了明显加快的迹象,我们预计需求因素将成为2006年芝加哥大豆市场重新启动的推动力之一。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的是2006年美国种植主产区的天气状况,同南美主产区截然相反的是,2004年和2005年美国大豆连续两天丰产,我们认为2006年再度丰产的可能性很小,届时美国中西部的天气炒作很可能再度成为推动价格走高的催化剂之一。
总体说来,我们认为目前对于国际整个农产品市场而言,2005年全球农产品价格被严重低估(低估是相当于工业品而言的)。在供求未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2006年农产品市场会受到工业品价格高企的影响,对农产品的"工业题材"的炒作将成为2006年和2007年大资金的必然选择。而一旦农产品在供应链条上出现问题,比如,本年度阿根廷干旱、来年度美国因为亚洲锈菌病的蔓延而减产等,那么大豆市场会在2006年就能够充分展开新的一波牛市。
回顾过去,国际和国内大豆市场在经历了2003年和2004年的极度辉煌之后,2005年的整体走势相对平静。在2006年全球大豆丰产的背景下2006年上半年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难言大涨行情,而在2006年5月份美国新豆播种之后的天气炒作过程中国际大豆价格仍有机会出现较为剧烈的波动。正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2006年大豆市场将在"山重水复"中将孕育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