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年中国的大豆可谓“水深火热”。本世纪初,中国东部矗立起无数现代化的油脂加工企业,大豆进口迅猛增长,近两年的进口量更是超过了国内总产量。我们坐不住了,搞了一些计划,实施了一些工程,希望国产大豆能够替代进口。结果怎样?今年大豆进口量再创历史新高。费心费力还是不能如愿以偿,真是再没有比这闹心的事了。我们到底陷进了什么怪圈?中国大豆能否与中国社会和谐相处?今天,我们应该用科学发展观来重新审视大豆产业化发展思路,看看我们是否真有以下两个偏差。
先说第一:产业化经营方向的偏差。我们现在大力发展专用品种,这是因为,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可能有截然不同的加工方向。而大豆,就有“油豆”、“芽豆”之分。虽然东北地区是我国大豆含油率最高的地区,但与美洲大豆相比,差距还是很大。记者曾经到东北的“高油大豆示范区”采访,进到农户家里,看到的不是“油豆”,而是出口日本的“芽豆”和杂豆,就是说,我们的产业化方向与生产实际是脱节的。“芽豆”就是食用大豆,主要用于各类豆制品加工。本来,美洲大豆与中国大豆各有优势,前者脂肪含量高,是“油豆”极品;后者蛋白质含量高,并且有非转基因优势,为“芽豆”经典。“芽豆”既然是中国的特产,我们为什么不能大张旗鼓地支持与发展,而非要拿“油豆”这一软肋抗强?其实,东部突兀间冒出来的油脂加工厂本来就不是冲着中国大豆来的,他们并不是中国大豆的产业化龙头企业。两种大豆,两个产业,怎能错位衔接。可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非同根生,何必同锅蒸。”
再说第二:产业化市场定位的偏差。中国的豆腐做不过日本是因为我们不重视豆腐。我们重视将农产品原料或初加工品出口创汇,重视“高精尖”,忽视最能产生效益的本土大众日常消费层次。记者在东北大豆产区看到几乎每个大村镇都有芽豆加工作坊,但没看见一个现代化的芽豆食品厂。媒体倒经常报道这样的消息:今天一个项目在此县开工,搞富硒大豆;明天又一个项目在彼镇上马,开发异黄酮。当然,这都是好东西,然而非食品。看看大资本在搞什么?全球最大油籽商邦基集团、新加坡来宝公司和丰益集团、ADM、嘉吉公司都开始进入中国大豆市场,以压榨进口大豆为主。这给国产大豆收购市场带来冲击,而冲击绝不仅如此。豆油、棕榈油两大国外油种已成为中国食用油的主导产品,由此而来的,是国产菜籽油、花生油位次后退且“市场价格继续低迷,后市仍将弱势整理”;再由此而来的,是特色菜肴由于使用“物美价廉”的大豆色拉油而失去风味,是转基因大豆油的无孔不入而造成中国消费者的集体郁闷。谁来保护我们的食物多样性和消费选择权?
小小大豆,照见宏观调控。要“创新中国”先要创新思路。农产品生产实行专用化,不是专门给别人用。我们要把自己的优势做好再替别人分忧。油豆、芽豆、转基因大豆,只要进入中国消费领域,都应纳入产销规划。以人为本,以产业为本,以民族发展为本应是中国大豆产业化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