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科研人员分析,东北黑土区地形多为地势平坦的波状起伏平原和台地低丘区,即“漫川漫岗”地形。受气候影响,黑土区年平均降水量在500~600mm,但降雨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在6~9月份,且多以暴雨的形式出现,很容易形成径流和水土流失。
建国以来,东北黑土区人口增长近3倍。为了增加耕地,大量毁林、毁草开荒,垦殖指数已超过0.75,严重破坏和减少了黑土地的地表植被,加速了黑土地的水土流失。
同时,不合理的耕作制度破坏了土壤的结构,加速了黑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分田到户以来,土地分散经营、地块零碎,不利于大型农机具作业,耕地深翻困难,出现了翻地面积减少且翻地深度变浅。另外,长期单一耕作,玉米、大豆种植比例过大,重茬、迎茬问题严重。
以上几方面因素造成了目前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危害严重,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使耕地资源的数量不断减少。据调查统计,典型黑土分布区现有的7.5万多条大型侵蚀沟,侵吞耕地7.5万hm2,各类侵蚀沟占地达70.68万hm2。
二是土地生产力下降、影响商品粮基地的安全。土壤侵蚀造成黑土层逐渐变薄,土壤肥力普遍下降。同时,由于水土流失使土壤的物理性黏性增多,使土壤由重壤土变成了轻黏土,蓄渗水的能力大大降低。旱时僵硬、涝时朽黏,供肥能力减弱,造成减产。
三是淤积水库、河道,抬高河床,加重洪涝灾害。如黑龙江省宾县二龙山水库,建成45年来已淤积泥沙900万m3,目前仍以每年60万m3的速度加速淤积。
四是水土流失携带大量有机物、化肥、农药等残留物质进入江河湖库,污染水质。目前,区内的水库多数已达中度营养水平,个别水库甚至出现过局部区域的“水华”现象,加剧了地表水水资源的“短缺”。
考察组一致认为,黑土区的水土流失已经到了亟待治理的地步。根据考察组参观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在海伦站和前进村的模拟试验,人为去掉30厘米表土后,种植的大豆和玉米基本绝产。而一旦形成侵蚀沟,不但治理难度大、费用高,而且对生态、农业的危害也增大。同时,治理措施需要长期维护,更需要上下游的协作。因此,将水土流失控制在“萌芽”状态是最经济、有效的途径。
考察组认为,黑土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应以坡耕地治理为主。黑土区各地应结合实际情况,在实施中根据不同的地貌部位,实行乔灌草相结合,生态林、经济林相结合,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措施、耕作措施相结合,坡面治理、沟谷治理与小流域相结合的防治措施。对荒山荒坡及冲蚀沟的治理也要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协调的原则。
考察组特别指出,大小兴安岭林区森林砍伐、植被退化后土壤侵蚀发展速度惊人,应引起足够重视。
由于黑土侵蚀与土壤退化密切相关,考察组认为应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培植土壤肥力方面加大投入。黑土200余年的开垦历史走过了中原开垦3000年的历程,目前农业生产过于依赖化肥、农药,有机肥用量锐减,长期玉米、大豆连作,秸秆还田、绿肥施用、土壤深松尚未大面积推广应用,随作物带走的土壤养分得不到足额补充,造成土壤主要养分的普遍缺失,不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直接威胁黑土区商品粮基地的安全,需要加强在政策、法律、宣传上的引导和调控,同时加强在种植业结构、粮食价格、林特畜产品价格的调控。
考察组同时发现,与其它地区相比,黑土区水土流失长期监测和水土保持科研还比较薄弱。目前对黑土水土流失的系统监测还比较少,相关研究文献还不多,尚缺乏点、面上的系统研究,许多科学问题还未得到解决,严重影响水土流失的防治和治理措施的推广。现在迫切需要在水土流失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估算方法及其指标体系、水土保持措施效益(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估算方法及其指标、水保措施的水资源效应评估方法等方面加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