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季度我国进口大豆供应预期偏紧,这种状况很可能会在11月份得到集中体现。这一局面一旦加剧,油厂很可能会实施提升油、粕价格的措施。根据笔者的分析,美盘大豆期价将在10月份基本完成筑底阶段,11月份总体趋于上涨。在美盘大豆期价上涨及国内大豆供应偏紧的情况下,饲料厂商、精炼油厂、豆油经销商也会入市加大采购油、粕的数量,国内油粕价格也会出现明显回升。而在11月份,我国到港的进口大豆完税成本价格一般不会超过2800元/吨,东北地区油厂库存的国产大豆成本价格也会在2500-2650元/吨之间。如果国内油、粕价格在目前价位上得以明显回升,油厂初榨效益也会明显提高。
二、油厂宜于积极备货迎接获利高峰
基于国内大豆供给可能在第四季度出现不足,加之美盘期价目前距阶段性底部不远,国内厂商当前适当加快进口大豆采购步伐有利于保证收益。
我国需要大量美国大豆是一个客观现实;当前采购进度不快、后期可能出现大豆供应不足是第二个客观现实;美盘期价在中国厂商大量采购进口大豆时通常出现快速上涨是第三个客观现实;美盘快速涨价而国内大豆供应不足时、国内豆粕价格将快速提高是第四个客观现实。上述四大因素凑在一起说明这样一个问题,当前掌握进口大豆的多少(还有装船期的早晚)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厂商在下一轮粕价上涨时获取利润的多少,因此为确保后期的压榨收益,油厂可在目前做好点价准备,以在合理价格采购低成本大豆。
根据上述分析,第四季度油厂压榨效益将会出现明显提高,油厂目前应积极备货准备迎接获利高峰的出现。对于以进口大豆为原料的油厂而言,由于目前美盘大豆期价筑底阶段仍未结束,短期内仍有下跌可能,因此油厂在10月份仍有购进低成本大豆的机会。如果美盘大豆期价在近期出现下跌,油厂可在适当价位入市采购。长期来看,当美盘大豆近月合约在580美分以下时,油厂入市采购所面临的风险已经很小。对于以国产大豆为原料的油厂而言,由于东北地区大豆收购价格明显低于去年同期,当地农户存在很强的惜售心理,后期大豆收购价格的下跌空间已经很小,如果北方地区大型油厂均展开收购,东北地区大豆价格可能会趋于上升。因此,北方地区油厂也宜展开国产大豆的收购工作,以防后期入库成本出现提高。
三、民营油厂海外企业积极开展合作
近一段时期以来,业内市场广泛流传着关于国内一些大型油厂与海外企业洽谈合作的消息,相关传闻来源渠道和版本各有不同。基于相关合作事宜对国内外市场发展前景存在诸多影响,而且有关传闻众说纷纭,国内外企业高层人士表示:
首先,目前国内南方和北方地区均有大型民营油厂在与外商洽谈合资和深层次合作事宜,不仅有初榨企业参与,以往较少涉足合作事宜的精炼油厂也在探讨合资、合作前景。来自这些企业的一些高层人士基本上认可了有关与境外榨油商洽谈合作的情况,但普遍表示不愿市场对这一话题有过多炒作,其主要原因是合资、合作的洽谈对象都不限定为某一家特定的境外企业,而且目前还没有哪一家油厂与外资最终签署合资、合作协议。
第二,与国内民营油厂洽谈合资、合作的境外公司涉及到多家国外的著名榨油商。同国内油厂一样,这些企业也对合资、合作事宜讳莫如深。据了解,目前显然已经有一到两家大型境外公司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有相关境外公司的在华高层人士表示,目前洽谈合资、合作工作已经进入细节阶段,不久就将见分晓。
第三,无论是国内的民营油厂,还是境外榨油企业,均对双方合资、合作充满信心,其目标就是在未来获得双赢的结局。对国内油厂而言,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重要的资金供应无疑有利于增强、保持和拓展国内外市场的信心。对境外企业而言,与国内油厂合作应该是其实现更深层次地进入中国油脂油料市场、拓展全球业务的捷径。
第四,应当承认,国内油厂自2004年至今经历了非常艰苦的历程,多数榨油企业的经营压力明显增大,生存空间趋于缩小,甚至有的油厂因资金供应和合同履约等问题长时间陷于困境中。上述情况自然成为国内油厂对外合资、合作的重要原因。如果失去了这一动力,恐怕国内没有一家油厂愿意在顺风顺水之中寻求对外开展合资、合作。
第五,无论是涉及到这一问题的国内榨油厂商,还是海外企业都表示合资、合作本身属于国内榨油行业经营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是中国榨油企业继加工原料很多依赖于国际市场之后的延伸,合资、合作现象在今后国内榨油行业很可能会更多地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