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曾经历这样的尴尬:作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却在国际市场上没有丝毫发言权。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限产以来,国际油价的持续走高给中国进口石油造成的损失高达每天100万美元以上。而近期的油价飞涨使这个数字迅速扩大,并对水、陆、空运输,燃油发电等行业造成了不利影响,导致工业品的成本全面上升。国际油价的大起大落,令以石油为经济命脉的中国处于被动地位。在大豆、棉花等市场上,中国也面临着类似的处境。去年10月,国际大豆价格猛涨,并带动铜、天胶等其他交易品种的价格上扬。作为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没有定价权的中国不得不接受在高位接盘而遭受损失的结果。所幸,随着中国融入全球定价体系,这种境遇正在改变。上海期货交易所总经理姜洋认为,燃料油期货的上市将使亚太地区燃料油定价中心向中国转移。作为中国建立石油期货市场的开端,燃料油期货的问世将成为中国踏入世界石油定价体系的第一步。
由上海期货交易所铜期货合约生成的“上海铜”价格,早已被国际铜交易商视为重要的定价依据。作为全球第二大铜消费国,中国对国际铜市的影响力与铜消费量同步提升。眼下,中国已成为全球三大铜定价中心之一。
与此同时,上海天然橡胶期货市场交易量等指标已经超过东京,有望进一步发展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天然胶定价中心。大连也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定价中心。此间经济学家表示,随着中国进入重工业化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阶段,以及对能源需求的与日俱增,中国产品价格融入全球定价体系不仅迫在眉睫,而且是大势所趋。中国只有掌握大宗商品的国际定价权,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上把握主动,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