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大豆市场 » 正文

世界大豆价格30年长期走势浅析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10-25  

     ――产量曲线与价格变化曲线的相关性分析

     关于价格变化的经典理论认为: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这一理论已作为整个市场价格研究的基础,但是尽管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发展已经把全球经济联成一体,并且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但是对市场价格变化的研究仍然十分复杂,并且存在着一些对信息理解和利用上的偏差,本文将试图对世界大豆价格的变化做一些较为浅显的分析,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由于国际间的贸易往来和信息传递,整个世界已经构成一个大市场,商品价格的变化不仅受到一国或区域内供求关系的影响,从根本上讲是受到全球供求关系的影响,因此对价格变化的研究应该放眼全球,否则就会放大局部性信息和片段信息产生的影响,从而产生甚至方向相反的预期偏差,给经营与投资行为带来损失。以下分析请参见图一:

     (图一)

     图一说明(自上而下):1、美国大豆产量从74-2004年31年,单位10万蒲式耳

     2、中国大豆产量从87-2004年18年,单位千吨

     3、美国黄豆连续期货价格,单位0.1美分/蒲式耳;(国际市场远期现货合同生成以期货市场主力合约价格为准)

     4、南美大豆产量76-2004年29年,单位万公吨

     5、中国大豆期货价格95-2005年10年,单位元/吨;(这一时期市场化程度已经较高)

     6、年份从1974-2004年31年

     ――部分关于产量数据来自黑龙江天琪期货

     基于图一,对比相关数据曲线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关系:

     一、中国大豆产量与中国大豆价格变化关系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油、肉、蛋、奶等商品的需求增长迅速,而这些商品生产的主要原料之一是大豆,中国成为世界上大豆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与此同时,中国的大豆产量增长十分有限,远远跟不上国内需求的增长速度,因此中国成为世界上大豆的最大进口国。这一国情是我们分析市场价格变化前提和基础。

     主要依靠进口的事实使中国大豆市场不是一个绝对意义也不是一个相对意义上的完整市场,因此,国内大豆的产量变化在影响国内大豆价格趋势变化的过程中将发挥多大的作用取决于它的变化在整个市场的供给变化中所占的权重。在相当的变化范围内,国内大豆的产量不是影响国内大豆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相反,国内大豆的需求变化将有力影响国际市场)

     对比中国大豆产量曲线和国内大豆价格曲线不难看出:1994年到95、96年的连续产量下跌造成的供给减少并没有直接导致大豆价格的上涨(况且,与此同时,国内需求在很快的增长);同样1999年--2004年国内大豆产量的明显增长也没有导致国内大豆价格的下跌。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播种与收割面积、主产区天气情况所对作物生长和收割的影响、农民与农场的惜售情绪等因素在相当的范围内将不会是国内大豆市场价格趋势变化的主要因素。因此,对于价格变化的趋势分析而言,我们就不能把以上因素并不显著的变化甚至没有发生重大作用的消息作为价格趋势变化的理由与分析基础。

     同样是基于中国大豆市场是主要依靠进口的市场这一国情,作为经营者、投资者、价格分析专业人士,在我们关注国内供求变化的同时更要关注全球供求关系的变化。

     二、美国大豆产量与美国大豆价格变化关系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其产量已经远远超过其本土的需求,因此成为国际市场主要的供给源,影响国际大豆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由于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美国市场充当着国际大市场的角色,是一个相对意义上的完整市场。

     对比美国大豆产量曲线和美国大豆价格曲线不难看出: 美国大豆产量上涨,供给增加导致价格下跌;美国大豆产量下跌,供给减少,导致价格上涨。基本上完美呈现了市场供应与价格变化的反向运动关系。

     同样较高的价格刺激了农场主对提高产量的热情,在下一个播种年度种植面积扩大,生长投入增加,单产提高等最终提高了产量,供给的增加又进一步抑制了价格的上涨,使价格趋于下跌;下跌的价格又进一步使降低了利润预期,导致了种植面积和过程投入的减少,进一步降低了产量,减少了供给,从而导致价格止跌上涨。

     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在世界各国大豆种植与收割不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美国大豆的产量变化是影响国际大豆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

     三、南美大豆产量与世界大豆价格的关系

     世界大豆的第二重要产区在南美洲,巴西产量世界第二,阿根廷世界第三。从图一中我们看到,1997年以后,南美大豆产量迅速增长,表面看来与美国和中国大豆价格的变化直接相关性不大。这一方面是因为南美大豆在产量增长的同时,南美经济也在增长,并增加了库存储备,与此同时,在南美大豆显著增长的2002、2003年,美国大豆产量明显减少,使南美大豆产量的增长在世界供求关系中所发挥的的有效影响相对减弱。

     但是,结合图二我们可以看到,2000年――2004年,南美大豆产量、出口量的迅速增长必然会对世界大豆市场的供应产生重要影响,也将成为市场分析的重要部分。

     (图二)

     四、美国大豆价格于中国大豆价格的关系

     由于中国市场是世界市场的一部分,中国的进口主要来自于美国,因此,国内大豆价格的变化直接受美国市场(也就是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的影响,与美国黄豆价格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

     在图一中,对比美国大豆价格曲线和中国大豆价格曲线不难看出这一点。因此美国大豆的价格趋势变化将是我国大豆价格趋势变化的主要参照物。

     五、当前趋势分析(结合图三)

     由于我们尚未拿到2005年度美国播种面积、收割面积及具体产量的数据,需要大家的帮助,但是尽管如此我们可以根据图一所展现的历史结合当前的走势得出如下预测:

     1、2005年2月份开始的价格反弹至620美分/蒲式耳的价位将不会造成种植面积的大幅减少;2004年度单产的大幅提高除了天气以外很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场的基础环境,这将不会迅速消除对2005年度单产的积极影响(这一点是推断,有待考证);2005年的气候到现在为止并没有出现影响产豆区产量的较大的自然灾害。

     因此可以预见2005年度美国大豆的产量将不会大幅缩减,新豆的上市将会带来新一波的下跌,熊市还将继续。

     2、在价位方面,根据近30年的价位可以看出,520美分/蒲式耳是一个非常有力的支撑,但是如果今年11月份的新豆产量与我们刚才预测的情况相差不大,价格将跌至500美分/蒲式耳,不排除单月价格见到490$/蒲式耳的历史性低位的可能性。(新豆产量的具体的结果在今年11月底将得到相关数据)

     3、在时间方面:历史性底部出现的时间将有可能是2006年初或者年中,这取决于2006年播种的情况,如果没有历史性的自然灾害或大规模战争爆发的话。

     (图三)

     上文仅仅是对是对市场供给与价格变化之间的对比分析,是以假定全球市场需求是以一个较为稳定的速度在增长(我们还没有取得全球市场需求的相关数据),事实也不是一条直线,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价格趋势变化的研究。

     一方面从理论上,我们认为需求的增长会消化现有世界供应A,造成相对短缺,价格上涨,导致种植大豆利润增加,进而使产量增加,世界供应达到C,缓解相对短缺,供应降到B的稳定水平;需求进一步增长,会刺激产量供应达到D,进而继续缓解相对短缺,稳定到C的水平,相反需求下跌和震荡也是一样。换句话说,就是市场会通过价格变化是调节供求平衡,从而把需求的整体变化通过产量整体变化的长期坡度加以体现,与此同时并不影响对产量与价格的相关性。

     另一方面从价格变化的事实,结合图一不难发现,近30年来国际大豆价格一直在900美分/蒲式耳――450/蒲式耳之间波动,根据价格的密集分布,我们尝试作出以下判断:540――650美分/蒲式耳的价格区间是生产商较为接受的行业价格,(由于投机与市场情绪的原因,市场价格会因为其群体行为的属性走得更高或更低),在价格区间偏上或者超过650美分/蒲式耳左右会刺激生产扩张,在偏下下部或低于540美分/蒲式耳会损伤行业经营积极性,造成生产紧缩。

     因此,我们推测,美国和南美产量的的迅猛增长所造成的供应膨胀将通过价格的进一步下跌来调节(这一点与技术分析的波浪理论预测相吻合),除非全球需求总量继续强劲增长甚至加快(尤其中国),而与此同时全球库存总量的长期增长率大体保持不变甚至进一步降低。

     尽管如此,较为完整的大豆价格长期趋势分析仍需要全球需求变化的连续数据,仍然需要全球库存变化的连续数据,希望大家提供帮助。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