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今年大部分时间里中国的进口出现显著下降。虽然钢铁、铜和铝的进口量有所增加,但是九月份中国贸易盈余缩小到了76亿美元,八月份为100亿美元,中国的进口已经显现出减弱的迹象。
与此同时,中国的出口正在快速增长。由于国内需求下降导致2004年政府投资减少,中国加工厂商向海外市场倾销了大量剩余产品。
基于当前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趋势,中国问题专家Nicholas Lardy认为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正在转向负面影响。
隐藏在中国进出口趋势变化背后的最大因素之一是中国正在大量制造出超出其国内需求的商品。这可能会在未来数月引起更多的贸易摩擦。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亚洲首席经济师董涛(音译)认为,目前世界经济主要由两个因素主导着:中国需求和美国利率。而其中中国的需求可能是最不可预知的因素。为供应国内庞大的需求,中国急剧增加产能,一些领域的投资过剩已经使得中国的商品在全球泛滥。
南非造纸公司Sappi Ltd.预计仅仅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就大幅增加了110万吨的铜版纸加工能力,这使得全球的产量增加到了2800万吨。产量的大幅增加使得公司想要提高纸价难上加难。美国铝业巨头Alcoa Inc.的股票价格从2004年初开始已经大幅下降了40%,主要原因是中国大幅提高了铝产量。
同样,钢铁也是一个例子。今年,中国从全球最大的钢铁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自年初以来,中国的需求周期已经使得国际钢铁价格大幅下跌了30%。
还有越来越多的商品价格受到冲击。UBS预计由于中国国内投资过热,今年中国将增加7300万吨的钢铁生产能力。这相当于整个韩国生产量的1.5倍,以及美国四分之三的生产量。中国使得全球低等级钢材市场供应过剩。
韩国钢铁业巨头Posco公司也受到了冲击。九月份其11种产品的价格削减了6-9%,直接原因是中国的供应过剩。这是三年来Posco首次大范围的下调产品价格。
因素之二是中国科技水平得到快速提升,跨国公司越来越多的利用中国作为一个出口平台来获得他们所需要的零部件。目前这种趋势还没有停止的迹象。
评论家认为目前中国正通过抑制进口和增加出口来积累贸易盈余。曾任美国贸易代表的巴尔舍夫斯基认为,中国进口的放慢可能只是暂时的,虽然“这是某种进口替代策略,但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并且将可能引发相当多的来自国际社会的不同反应。”
UBS的经济学家Jonathan Anderson也赞同巴尔舍夫斯基的看法。他认为中国的进口已经出现好转的信号。“中国将重新回到进口市场中来,”他说。同时他认为无论中国增加多大的产能,都远远不能满足其国内庞大的需求。
本月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一次讲话中承认巨幅的贸易盈余已经引起了贸易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