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突如其来的卡特瑞琳娜飓风在对美国带来巨大的灾害,严重影响石油行业的同时,也对大豆市场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卡特瑞琳娜飓风最大的影响是冲击了美国墨西哥湾的炼油业,导致美国国内汽油暴涨,并引相关油类品种持续走高,NYMEX原油期货一度攀升至70美元/桶的重要心理位之上。美国政府也应此动用战略石油储备来应对飓风所带来的冲击。对于大豆市场,初期投资者 一度认为飓风是否会造成作物的损害,从而引发了一轮短暂冲高的行情。但是后来,市场关注焦点变了,转而认为飓风将为中西部地区大豆作物生长带来有利降雨,同时还可能造成海湾地区出口港口临时关闭、内河运输受阻,从这个角度考虑对市场也有利空影响。特别是在新豆上市及出口即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就要展开之际,这种利空的心理影响得到了强化。
二、美国大豆生长条件改善和预测机构调高对美国大豆产量的预期也给市场带来一定的压力。
据本周一(8月29日)盘后美国农业部公布的作物进度报告,截止8月28日(周日)美国大豆作物生长良好率为53%,较一周前提升1个百分点,去年同期为64%。市场此前预测为较上周提升1-2个百分点。这已是大豆良好率连续第二周回升,反应出作物生长情况仍在改善之中。
周五(9月2日),美国Informa公司报告预测2005年美国大豆产量为28.4亿蒲式耳、平均单产39.4蒲式耳/英亩,这一预测与Fcstone公司周四盘后发布的预测结果相同,但高于美国农业部8月份报告预估的产量27.91亿蒲士耳、平均单产38.7蒲式耳/英亩水平。随着美国农业部9月份报告的临近,当前市场对美国大豆产量改善的预期开始升温。
大豆生长后期天气改善对于前期CBOT期货市场形成的过高的天气升水带来压力,给市场带来一定的压力,也加快了基金减持多单,增持空单的步伐。
三、基金多头部位持续减持的同时,空头部位出现了明显增加,后市基金净多大减可能会引发市场上技术性下跌。
基金还是CBOT大豆市场上最活跃的一股力量,其开仓和平仓的持续性操作往往对市场有较大的冲击,从期价跌至600美分的重要中期支撑位来看,后期若基金放弃再度增持多单上拉期价,而是选择新豆上市之际,不断了结多头部位以回避风险,则会引发大豆跌破支撑位后技术性下跌。若能得到基本面的一定配合,甚至有可能出现持续性的行情,就如同今年2月份和5月份曾经发生的CBOT市场上的情况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