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中国需求”对大豆走势影响重大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08-31  
     进入8月份以来,内外盘大豆期价持续下跌,但连豆和美豆的比价却不断回升,体现了近期大豆走势内强外弱的特征。美豆主力511合约在跌穿600美分的重要心理关位后一度触发了大量的多头止损盘以及技术性抛盘,但期价在跌到今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期间的密集整理区域之后受到支撑,连续两个交易日反弹回升。从周一和周二连豆市场的交投情况看,多头主力护盘欲望较强,主力A601合约守住了2700整数关位,且没有跌破前期低点2716元,期价守住了5日和10日均线的支撑,在一个相对狭窄区间波动。从近期国内市场的抗跌以及CBOT大豆市场不断传言中国采购美国大豆并因此而推动了期价反弹的背景看,中国的需求状况是否好转已经成为近期内外盘大豆期价能否走稳的关键。

    从CBOT市场看,随着美国大豆的成熟,市场的炒作重心开始转移,但美国大豆产区的天气状况还是市场关注的重心之一,在即将结束的大豆生长期里,美国大豆的单产水平还会有所变动,对行情的影响仍较为明显。气象专家认为,近期美国中西部的一些降雨稳定了作物的生长条件,然而目前美国的一些民间研究及经纪机构经过调研之后发布的对今年美国大豆产量的预估值仍略低于本月美国农业部月度供需报告的数据27.91亿蒲式耳,这使得下个月美国农业部将公布的供需报告对行情的影响增大。目前美国农作物受到了飓风影响,据报道“卡特里娜”飓风正袭击美国,其可能带来的破坏力颇令市场忧虑,有利大豆反弹。

    美国农业部周一公布的作物生长情况报告显示,截至上周日美国大豆优良率为53%,比前周提高一个百分点,大豆的结荚率为97%,比上周提高4个百分点,亦比去年同期和五年均值95%的水平高。这是上周美豆期价重挫的主要利空因素之一,然而期价重挫之后,技术超卖导致反弹,走势暂时企稳。另外美国农业部周一公布的作物出口检验报告显示,截至8月28日当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总量为467.5万蒲式耳,在交易商预测范围的下档水平,对期价影响甚微。有关中国采购美国大豆的传言则是支撑大豆期价反弹的重要因素之一,上周四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出口销售报告显示,当周美国新豆和陈豆销售总量为62.5万吨,其中对中国销售的2005/2006年度大豆达到11.3万吨,目前为止总计销售了16.8万吨,显示中国已经回到美国大豆市场采购,但采购步伐较去年同期滞缓。从需求的角度看,随着美国新豆即将上市以及目前美豆期价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对南美大豆的竞争力增强,有助于美国大豆出口的提升。如果后期中国对美国大豆的采购量持续增长,则CBOT大豆期价反弹的动能就会增大。而从美国国内的需求看,美国统计局上周四公布的美国大豆7月压榨量为1.40亿蒲式耳,比6月份的压榨量1.31亿蒲式耳高,显示美国国内的大豆需求平稳趋升,这些因素都有助于美豆反弹。

    从中国国内市场看,近期国内大豆供应充沛、库存偏高以及需求滞缓的特征似乎没有明显改善。但国内多头主力在大豆期市上呈现出较强的护盘欲望,一方面是憧憬在下半年的传统消费旺季能够带动大豆制品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海运费从8月初的31美元左右大幅回升到8月下旬的45美元左右,部分抵消了美豆期价大幅下跌之后带来的进口大豆成本下降的效应。近期国内大豆现货价格相对稳定,东北大豆产区的价格大部分介于2680—2740元/吨之间。虽然目前市场气氛偏空,然而从现货贸易人士反馈的信息看,由于国内厂家预计9月份和10月份国内豆粕消费可能增大,近期国内港口的大豆提货量开始增加,而受制于前期进口大豆数量过大的压力,预计8月份和9月份国内进口大豆数量将出现回落,港口大豆库存偏高的压力可能逐步缓解。

    综上所述,CBOT大豆期价在持续重挫之后,市场利空气氛占据主导,但期价在回落到前期密集整理区域之后,美豆主力511合约在590—600美分获得一定支撑,出现技术反弹。国内大豆期价则已体现出较强的抗跌性,若外盘能够持续反弹配合,则连豆期价近期企稳回升的可能增大。后市多空角逐的重点是如何把握国内大豆制品需求能否出现回升的拐点,这将是左右内外盘大豆期价近期走势的主要因素。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