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豆粕市场有望止跌趋稳
但经笔者深入分析,已经找到相关利多支持因素,随即也不再对豆粕后期走势过分悲观。
一、国内养殖需求将逐渐转旺
日前,中国卫生部、农业部联合发布《四川省猪链球菌病疫情评估报告》指出,6月下旬以来,发生在四川省部分地区的猪链球菌病疫情,经过四川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卫生部、农业部等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病原及其传播途径已经查明,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医疗救治成效显著,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绩。经有关方面专家综合评估分析,四川省猪链球菌病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这一消息对于久衰不起的国内养殖业而言,无疑是个极为利好的消息,人们将重新选择已经安全的猪肉等肉食品,各地养殖户也将随即振奋精神,加快增扩栏步伐。而随着临近“中秋、国庆”的9月份的到来,作为豆粕需求方的养殖、饲料企业来讲,为了满足中秋、国庆及春节等节日市场的需求,按照养殖行业生产规律,往往要提前1—4个月时间对豆粕等蛋白饲料形成季节性旺季需求,因此,在近来的一段时期内,市场对豆粕的需求量将会有所放大,有利于支持豆粕价格停止下跌。
二、当前的豆粕价格已经得到饲料厂认可
据了解,国内饲料厂早在豆粕价格跌至2550元/吨一线时,即已对豆粕价格认可,就有增加豆粕采购的计划。只是因为担心豆粕价格进一步走低,入市依然比较谨慎,多以即买即用的方式采购。目前,国内各饲料厂由于长期采购不足,豆粕库存都已经不多,有的甚至已经空仓,增加豆粕采购的意愿日益增强。由于油厂现在库存大豆成本偏高,当前亏损严重,也不轻易再大幅下调销售价格,今后随着饲料厂和油厂互动加强,国内豆粕价格重生逐渐企稳的趋势。
三、央行干预货币升值行动的支持
据报道,上周人民币兑美元连续5天上涨,至上周五收盘报8.098元人民币兑1美元,首次突破8.1大关,再次创下汇改后的新高。与7月21日8.11的初始汇率相比,汇改3周以来人民币实际升值约0.15%。若以汇改前8.27的汇率为基准,升值幅度约2.08%。人民币的升值由于直接关系到进口大豆成本,并给国内大豆和豆粕市场形成较大压力,已经成为国内豆粕能否稳定的重要因素。目前央行已经觉察到,国外热钱有推动人民币不断上涨的嫌疑,央行已有意出台措施实施干预。
目前,央行在制度安排上取消了对外公布外汇市场成交量的做法就是为干预汇率创造条件。最新消息显示,自2005年8月23日起,央行又提高了境内商业银行美元、港币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这也是央行在一个月时间内第二次上调美元和港币小额外币存款的利率上限,意在继续给人民币升值减压。随着本轮人民升值的结束,将有利于稳定国内大豆市场的人心,使人们看到国内豆粕价格受到支持的希望,进而推动豆粕价格止跌企稳。
四、国际海运费有望停止下跌
在我国进口大豆到货成本中,海运费也占有较大的比重。日前,美洲至亚洲的谷物海运费终因全球费率反弹而受到提振,海运费出现明显增长,虽然不是主流趋势,但是这至少反映了海运费已经接近底部,继续下跌已经受限。而今,美国南部新豆已经开始装船,随着后期美国大豆装船量的增加,美国至亚洲海运费将得到企稳支持,以致于后期还可能反弹,增加进口大豆成本,也将对国内豆粕价格形成利多。
五、国内油脂油料供应即将进入青黄不接的时期
尽管根据预计9-10月份期间我国进口到货还将可能达到400万吨,至少国内大豆市场9月中旬库存压力仍将难以缓解。但是,必竟9-10月份期间国内市场将处于新旧大豆、棉籽、菜籽、花生等油脂油料交替,供应青黄不接的时期,国内市场粕类产品供需矛盾将逐渐显现,也将给豆粕市场带来些许利多,支持豆粕价格趋于稳定。
总之,目前,国内豆粕市场利多因素正在显现,市场行情有止跌的要求。今后,不排除国内豆粕由于大豆压力较大,市场价格还有继续下跌的可能,但从目前来看,短时间内市场利多正在逐渐形成,国内豆粕市场行情至少会出现阶段性的企稳。
一周热点
- 2021-03-22南美大豆市场一周聚焦:雷亚尔汇率上涨,大豆价格连续第二周下跌
- 2021-03-22全球油籽市场一周要闻:原油市场暴跌,油籽市场涨跌互现
- 2021-03-19数据赋能养猪新时代! ——省饲儿燃启智能育肥新希望&养猪机器人下线仪式
- 2021-03-19中美外交峰会举行前,中国连续三天大笔买入美国玉米
- 2021-03-19阿根廷农户已预售1189万吨大豆和1910万吨玉米
- 2021-03-19截至3月17日,乌克兰玉米出口已达1500万吨
- 2021-03-19南美专家:2020/21年度阿根廷玉米收割工作完成3到4%
- 2021-03-19阿根廷降雨放慢玉米和大豆作物恶化速度
- 2021-03-192021年3月18日世界主要期货收盘价格一览表
- 2021-03-19美国对华大豆出口最新统计:对华销售总量同比增长1.9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