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大豆走势弱于美盘是有其合理性的。一是由于季节性的原因,美国大豆正处于生长期,南美大豆主导着出口市场,所以大连市场和CBOT市场的联动性就不是很强;二是国际运费的持续下降导致进口成本大幅降低,到目前为止,国际运费已经由原来的最高点下跌了40%;三是由于国内前期大量的进口超出了需求的增长,库存的持续增加对国内大豆价格造成很大的压力。但成本的下降也不是无限的,目前进口的南美大豆的成本也在2950元/吨左右,而且前期国内企业大量进口的原因主要是处于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是企业为了规避汇率风险而采取的措施。笔者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期决定大豆市场基本走势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北半球的大豆产量
先从美国来分析,据6月30日美国农业部公布的2005年作物面积报告,预计2005/2006年度的美国大豆播种面积为7330.3万英亩,较3月份的种植意向报告数字下调60万英亩。比2004年美国大豆的播种面积7520.8万英亩下降190.5万英亩。7月份USDA公布的月度供需报告中的预估收割面积为7240万英亩,大大低于2004/2005年度的7400万英亩。
在收割面积初步确定后,美国大豆产量就取决于单产水平。从近几年来的数据来看,美国大豆的单产一直在34—42蒲式耳/英亩间波动,但仅这一波动足以让所有的投资者心惊肉跳,因为只有美国大豆的单产达到40蒲式耳/英亩以上的水平,才能平息基金的做多热情。由于今年大豆播种面积比去年减少,因此市场对大豆的单产水平更为敏感。从历史数据来看,2002/2003年度美国的单产为38蒲式耳/英亩,2003/2004年度为33.9蒲式耳/英亩,2004/2005年度为42.5蒲式耳/英亩,而对于2005/2006年度大豆单产,USDA的最新预测是39.9蒲式耳/英亩,过去35年的趋势单产为40.07蒲式耳/英亩。从这两年的情况来看,若今年的单产最终能达到40蒲式耳/英亩以上,那么CBOT大豆期价应该回到600美分以下,但由于面积的降低,期价不可能到500美分。如果最终单产为39蒲式耳,那么期价应当在700美分之上,若在38蒲式耳以下,那么大豆期价将会突破800美分。
而从目前大豆的生长情况来看,大豆单产想超过去年的水平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从4月份到6月份,美国中西部大豆主产区中,西部主产区爱菏华州、南达科它、内部拉斯加、堪萨斯以及密苏里州的北半部分降雨充沛,作物生长良好。而在东部主产区中,伊利诺斯、密西根州、印第安娜北部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干旱,作物生长较差。并且这一状况基本延续到了现在。受这段干旱天气影响,大豆作物自6月份以来的,优良评级率几乎每周都在下降,截止到7月24日,大豆作物优良评级率仅为54%,大大低于去年同期的69%。其中,伊利诺斯州优良评级率仅为23%。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大豆锈病和蚜虫病,目前在美国已经有5个州发现了大豆锈病,少数州还发现了大豆蚜虫。后期亚洲锈病有可能成为继干旱后对美国大豆单产水平的另一个重大威胁。大豆锈病和蚜虫病都会增加农民的生产成本。如果到9月份,伊利诺斯等地区干旱造成了严重后果或者锈病使单产严重受损,那么预计单产为39蒲式耳/英亩或以下,CBOT大豆期价将会上涨到700美分以上。决定大豆单产的关键时期在8、9月份,所以8月份美国农业部的报告显得尤为重要。
然后再来看国内。据我国农业部的6月份大豆市场监测报告,预计中国2005年大豆面积预计略低于2004年。公布在MOA网站上的该报告预示着2005年大豆面积前景更加黯淡。据农业专家介绍,近期我国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气温逐渐回升,各地虫害已经逐步减少,高温日照与小阵雨相间的天气十分利于大豆作物的生长。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大豆生长状况仍处于正常水平。但由于前期大豆受到低温多雨等不利因素导致播种延期10—15天,这就要求今年不能出现早霜,否则大豆将大幅减产。即使后期天气良好,大豆产量也只能与去年创纪录的水平保持持平或略有下降。据USDA最新预估,我国2005/2006年度大豆产量仅为1700万吨,略低于去年1800万吨的水平。
大豆的种植成本
从大豆的种植成本决定了收购价格,而收购价格决定了大豆价格的底限。从去年大豆市场低迷的情况来看,当时在历史性丰产的压力下大豆价格一路下跌,当时的收购价跌到1.20元/斤后,农民出现惜售,致使最终收购价维持在1.25元/斤以上;今年国家对农民给予了补贴,但由于农药、种子、化肥成本的大幅增加,使得今年的大豆种植成本仍高于去年。我们可以从种植成本入手估算今年国产大豆的价值底限。
今年我国豆农的直补为:225元/公顷(15元/亩);各项种植成本(土地租赁、种子成本、农药、化肥、机械耕作、土地灌溉等)合计4938元/公顷;减去补贴后总的种植成本为4713元/公顷。以上年度的国产大豆单产(1.97吨/公顷,即131公斤/亩)为参照,今年由于部分作物受到灾情影响,生长率有所下降,单产要想达到去年的水平是不可能的了,但按目前的生长情况看,国产大豆保持丰产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可以肯定是,今年的国产新豆成本不会低于2392元/吨的底限。预计国产豆在低于2500元/吨的区域将会激发豆农的惜售心理,2500元/吨将是现价最为关键的有力支撑。其前提条件是今年的最终单产接近或者达到去年的水平。目前大豆的收购价维持在1.35元/斤以上,即使在新豆上市时对价格有压力,其收购价应当维持在1.25元/斤以上,以1.30元/斤左右,现货价格也会在2600元/吨。此外,由于原油价格的高企导致了物流成本的增加,即便按照正常东北到大连250元/吨的运输费用,那么到大连的仓单成本也要在2850元/吨以上。因此从成本的角度来看,大豆期价的底限是在2850元/吨。因此,我们对后期国内大豆的期价不能盲目看空,成本价之下就很可能是空头的陷阱。
外部因素的影响
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此大豆市场将在一个浮动汇率制度下运行,大豆的价格也将受到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人民币宣布升值2%的次日,大连大豆市场直接跳低2%开盘,但随后仍延续先前走势,可以说影响不大。因为理论上人民币升值多少,以人民币标价的商品就应下跌相应幅度,但只要汇率变化不影响商品的供求关系,那么商品价格走势仍将取决于供求关系。人民币升值就其本身来说只是对大豆期价产生短暂影响,不能决定其趋势。但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对大豆的供求产生了一些影响,前面提到的国内企业为了应对人民币升值预期而在前期大量进口大豆,造成了国内库存的大幅增加,供应的增加导致国内大豆价格的持续走低。随着人民币汇率的逐步明朗化,这种超常采购将逐步减少。
下半年大豆走势展望
随着天气对美国大豆单产影响的明朗化,市场将尽快消化天气因素给市场带来的影响。如果美国大豆产区8、9月份的天气保持良好,CBOT大豆期价有可能跌回600美分,但回到500美分的可能性不大;而如果天气情况不好或由于大豆锈病等原因导致减产,那么价格将回到700美分之上。进入10月份以后,市场将重回基本面,市场的焦点将转向美国大豆的销售状况和我国的消费状况。届时如果美豆产量保持正常,而国内需求也保持正常,那么大豆期价将继续保持原有趋势,在中价区600—800美分之间振荡。进入11月份后,市场的关注重点将转到南美大豆产区,包括巴西和阿根廷大豆的播种面积和生长情况。若此前大豆期价维持在较高位置,将有可能刺激南美豆农的种植热情,这将令大豆期价承压,甚至出现回落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