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18日豆粕日评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07-18
     一、市场概况:

    1、现货方面:

    大豆:今日国内大豆价格稳定,黑龙江大豆入厂价仍在2660-2700元/吨,产区油厂大多停收。进口大豆分销价已接近进口成本,但市场采购积极性仍显不足,市场继续维持疲软态势,据称7月份到港大豆可能突破250万吨,8月份也将接近200万吨,原料库存压力巨大。贸易商周五称,由于目前国内大豆压榨利润微薄,正在导致大豆进口需求放慢。由于目前价格低廉的棕榈油构成激烈竞争,国内豆油市场走势低迷,不少中国大豆压榨厂不得不减少开工或者停工。贸易商认为这可能导致今年夏季晚些时候的大豆进口需求受限。

    豆粕:7月15日周五美盘振荡整理,全天涨跌互现。气象预报显示,周末期间中西部地区天气干燥,这也对期价构成底部支持。气象机构报告称,目前中西部的西部地区也在形成更为干燥和炎热的天气,而目前伊利诺斯的中部和北部依旧干旱缺墒,不过在东部种植带的其他地区,气温可能趋于下降,降雨机会也可能提高。现货方面,今日各地粕价均略有上扬,但上扬幅度不大,油厂上调价格仍显谨慎,今日各地豆粕价格均上扬10-30元/吨,具体情况如下:黑龙江集贤地区报2530-2550元/吨;江苏及以南地区报2670-2700元/吨;辽宁大连地区仍报2700元/吨,成交2650元/吨,沈阳地区报2600元/吨,成交2590元/吨;山东日照黄海油脂今晚停工检修,不报价;博兴地区报2670元/吨,成交2640元/吨;河北秦皇岛地区报2680元/吨;河南地区报2670-2680元/吨,广东地区报2680-2700元/吨,成交2650-2680元/吨。

    今日粕价略有上扬,各地反映成交仍旧低迷,饲料厂处于观望状态。尽管期价呈欲涨状,但无奈现货压力确实太大,始终无法冲高。据有关部门统计,广东省7月份有6船合计36万吨大豆抵达,若不算上月结转,本月也有盈余。继东莞华农,阳江丰源停工,植之元减产后,市面现货压力减少,再加上期价的影响,市面豆粕价格上涨暂现止跌回稳,目前市面已开始有省外豆粕出现。市场反映目前油厂出货主要是以前期的订单为主,预计粕价短期内仍可能以窄幅振荡走势为主。(仅供参考)

    2、期货方面:

    周五,CBOT大豆期货收盘互有涨跌,全天期价波动剧烈,尾盘期价回落,将早盘大部分涨幅回吐。CBOT大豆期货收盘从上涨2.25美分到下跌4.25美分不等,CBOT8月大豆收高1美分,报721美分;11月大豆收高0.5美分,报731.5美分。8月豆粕收高3.40美元,报每短吨226.70美元;8月豆油收低0.02美分,报每磅25.48美分。

    二、价格动态:(上午报价)

    黑龙江集贤地区2530-2550元/吨

    京津翼地区2660-2680元/吨

    辽宁地区2600-2700元/吨

    江浙地区2670-2680元/吨

    河南地区2670-2680元/吨

    山东地区2650-2670元/吨

    广东地区2680-2700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