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销售可能设计的新陷阱
利用自身产品的品牌优势和大企业足以主导市场的深厚家底,在市场不景气的前提下,首先挑起价格战,完成一个深水跳,给市场上造成一种豆粕已经大幅跌价的假象。在其他企业尚未跟进或者还未完全反应过来的时候,先抢得一部分销售市场,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时向整个豆粕需求市场包括自己的经销商传递一种信息:豆粕已经大幅掉价。以促使饲料生产企业压缩采购量和库存量、经销商迅速抛货空仓,使市场处于饥饿状态。当然,这个过程不会持续太长。然后,再次抛出新价格——大幅上调后的新价格。同时正式通知自己的经销商:豆粕短期内不会跌价。对于跌价,或许同行们的反应还会有些迟钝,但面对涨价,那个节拍,就是比较惊人的一致了。由于豆粕的消耗是比较稳定和必须的。即使面对高位,已经处于饥饿状态的饲料生产企业和经销商为确保需求,也不得不无奈买单。而一些不成熟的消费市场,还会因为“买涨不买跌”的心理,适度作大库存,当然,这对豆粕生产企业而言,仅仅是意外收获而已。这就是所谓的“饥饿救市”法。
近期,国内一家比较知名的大型大豆加工企业,在豆粕的销售上,似乎就冒出了这种端倪。这家企业规模大,豆粕质量一直比较稳定,经过多年打拼,其产品在市场上的认知度很高,已经具有很好的品牌效应,在国内豆粕及油脂市场具有风向标的主导作用。其在豆粕的销售上,除去一些较大规模的饲料加工企业可以直接向厂里订货外,其余的所有销售市场都实行严格的片区经销商制,厂里的销售价格只对自己的片区销售员负责,不再向更大区域扩散。各片区的实际执行销价由片区销售员会同本片区经销商共同敲定,公司总部只开出市场指导价,同时严禁跨片区销售。这种销售模式,在别的行业已经不是新鲜事,但借助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和品牌效应,该企业在豆粕销售领域引入此模式,仍然取得了很好的市场效果。也正是这种销售模式的存在,促使该企业在面对今年大豆大库存、豆油大跌价、豆粕需求大缩水的不利形势时,实行了“饥饿救市”的销售策略。
应该还记得6月中旬的那次涨价吧,14日全国行情基本稳定,15日该企业率先宣布豆粕价格分片区下调40-70元/吨。出厂价2600-2630元/吨,16日由于外盘看涨,该企业借势第一个大幅提价至出厂价2700元/吨,实际成交价略低,涨幅近100元/吨,到21日,出厂价已经提到2810。22日,豆粕价位维持稳定,出现下跌迹象。到24日,该企业豆粕下调至2780元,下调30元/吨。28日,企业再次挥舞价格大棒,豆粕价格大幅下调至2730,跌幅达50元/吨。29日,继续跟进,出厂价跌至2630元,跌幅达100元/吨,跌回涨价前的水平。
或许,许多人都会把这次豆粕价格的涨跌及涨跌幅度归结于外盘的变化,但结合市场调查了解和分析,却有一番别样的“风景”。准确些说,外盘变化仅仅是一个被借助的外力而已。
应该说,作为企业的个人行为,本来无可厚非,但作为企业本身,笔者姑且认为,这种游戏,仅仅可以偶尔玩玩。除去有“狼来了”的故事可以作为垫底教训,到最后,出现的情况是:一,产品的信誉度下降,在市场上遭受冷遇。二,经销商在经济上和情感上受到严重伤害,退出市场。三,饲料生产企业受到愚弄,抵制其产品。
一周热点
- 2021-03-22南美大豆市场一周聚焦:雷亚尔汇率上涨,大豆价格连续第二周下跌
- 2021-03-22全球油籽市场一周要闻:原油市场暴跌,油籽市场涨跌互现
- 2021-03-19数据赋能养猪新时代! ——省饲儿燃启智能育肥新希望&养猪机器人下线仪式
- 2021-03-19中美外交峰会举行前,中国连续三天大笔买入美国玉米
- 2021-03-19阿根廷农户已预售1189万吨大豆和1910万吨玉米
- 2021-03-19截至3月17日,乌克兰玉米出口已达1500万吨
- 2021-03-19南美专家:2020/21年度阿根廷玉米收割工作完成3到4%
- 2021-03-19阿根廷降雨放慢玉米和大豆作物恶化速度
- 2021-03-192021年3月18日世界主要期货收盘价格一览表
- 2021-03-19美国对华大豆出口最新统计:对华销售总量同比增长1.9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