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单产上来看,尽管美国大豆主产区低温干旱问题,被市场多头拿来作为烘托市场看涨的砝码,然而农业部并没有调整美国大豆的预期单产39.9蒲式耳/英亩。假若后期大豆单产因天气因素而造成产量下降,不能达到39.9蒲式耳/英亩的预估单产的话,其总产量必然下降,总产量下降则总供给下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下降则导致总库存继续下调,总库存下调必然会给市场大豆供应制造紧张的气氛,继续推高期货价格。这一点应该是一个潜在的利多。
其次从美国农业部月度供需报告显示,美国2004-2005年结转库存为3.2亿蒲式耳,得益于大豆压榨量增加2500万蒲式耳和大豆出口量增加1000万蒲式耳。在纵向比较这两个数据可以看出,美国大豆压榨量也在逐年增加,2003-2004年度压榨量为15.30亿蒲式耳,2004-2005预估为16.75亿蒲式耳,2005-2006预测为16.8亿蒲式耳,可以说美国自身的压榨需求的在增加。而出口数据也同样显示,出口需求在不断增强,2003-2004年度出口为8.8亿蒲式耳(与当年减产有一定的关系),2004-2005年度预估为11.1亿蒲式耳,2005-2006预测为11.35亿蒲式耳,从这组数据能够得出,美国以外的对大豆的消费需求在增加。这从大豆出口国巴西、阿根廷都可以得到上面结论。作为大豆主要的消费国--中国,消费量也在逐年攀升,也说明消费需求的旺盛(尽管国内分析人士对养殖业的恢复存在种种怀疑,但是国内进口这么多的大豆,生产出的豆粕却真的消费,只是豆粕市场表现有点疲软,因此这只能说明豆粕供应量充足,需求量确实是增加的)。因此我们可以大致得出个结论:全球大豆消费需求在不断增加,令后期大豆供应紧张成为可能。
以上就是我们从中能够看到利多的潜在信号,但是在全球大豆供需状况表中,仍旧存在供大于求的一面,2004-2005年度大豆结转库存为4716万吨,比去年3500万吨增加1216万吨,美国农业部预估明年世界大豆的结转库存为5200万吨左右,显然美国农业部依然认为今明两年全球大豆还会维持供过于求的局面。
从以上对报告分析,后期行情的关键还要看全球大豆产量能否跟得上需求的增长。尽管我们从报告中得出仅从美国大豆的结转库存来说,存在利多,而从全球大豆的供需报告来看,大豆依然供大于求,库存水平依然在提高,对行情又存在利空。但是为了更加准确的预测未来行情,笔者认为更应该注重全球的库存的变化。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国际贸易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大豆已经基本上可以达到全球互补余缺,美国的供求和库存的对行情的影响固然也很重要,但是不能将其绝对化,特别是随着美国大豆产量在全球份额逐渐下降的情况下。因此就个人认为,短线大豆市场存在看涨的概率,但是如果全球大豆生产状况良好中长线仍旧看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