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有望继续走强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06-13
     在经历2、3月份的反季节上涨后,4月份至5月底国内豆粕走势陷入进退两难境地。6月上旬国内豆粕市场依旧维持振荡整理态势,整体略微偏强。从目前的市场格局看,短期内拉锯依然是市场的主旋律,而中期国内豆粕价格有望延续强势特征,不过上涨幅度不会太大、速度也不会太快。

    第二季度,国内豆粕市场无论是期货还是现货都出现了冲高回落走势,特别是在地方现货市场上,受进口大豆、豆油大量到港,养殖、饲料企业存栏率下降,以及禽流感、口蹄疫疫情心理影响,豆粕需求出现滑坡,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6月上旬也未见起色。需求不旺进而影响油厂压榨热情,进一步打压粕价。不过国内豆粕价格在出现一波下跌后又趋于稳定,笔者认为,现阶段影响豆粕价格的主要因素——消费需求还未真正发挥作用,而其他一些非次要因素对豆粕只能起到干扰作用,短时间内粕价走出方向的可能性依然不大。

    首先,国内大豆进口对豆粕影响作用将日益减弱。1—5月份国内进口大豆970万吨,其中5月份进口量接近240万吨,而6月份的预计数量为220万吨,加上180万吨的库存,6月份大豆总供给量将达到400万吨左右,而国内每月的压榨需求只有200万吨,加之目前正值国内油菜籽上市之际,因此6月份国内油厂和压榨企业承受压力可想而知。在供给充足的情况下,需求疲软的豆粕市场6月份基本上不会出现上涨,前车之鉴使得进口商对于7月份以后的大豆进口更加小心谨慎。目前油厂加工美国或者巴西大豆已经出现亏损,即便是使用价格便宜的阿根廷大豆,收支也很难平衡,所以推迟大豆到港船期将是下一步必须采取的措施。7月份以后,随着进口大豆数量的减少,压榨量将下降,豆粕市场承受的压力会逐步释放,国内市场将开始逐渐稳定。

    其次,第二季度国内需求没有转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旺季消失。禽流感、口蹄疫对养殖企业心理影响要大于对他们行为的影响。因为养殖业整体低迷并不是突发疫情所导致的,更何况疫情已经被完全控制。真正能够影响企业消费行为的应归因于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方向和速度,而养殖企业对饲料的需求量更多地取决于牲畜存栏率和出栏率,进一步说是与生猪消费量多少有关。从更科学的角度考虑,需求对价格的弹性和供给对价格的弹性关系在达到某阶段的动态平衡后,将会有一方再度占据优势,而目前豆粕的发展态势可能正在从动态平衡向需求弹性增加转移,国内市场的需求好转可能会在第三季度出现。

    再次,6月8日大商所向各指定厂库下发《关于调整豆粕厂库仓单担保方式的通知》后,连粕不跌反涨,其中主力M508合约日增仓达7万手之多,多空分歧加剧。尽管该通知对空方较为有利,但是从盘中可以看出,多方反而大举增仓拉抬价格,一方面显示多头资金实力雄厚,另一方面也调动了市场做多气氛,后市多空双方将进一步展开拉锯战。

    最后,技术上,连粕自3月17日出现反弹高点至6月10日一共横向盘整56天,波动幅度440点。开始于2月2日的上涨历时25天,幅度808点。理论上讲,此波上涨的周期应该在60—75天左右,如果价格继续横盘,那么即使不创出新高,至少也会以一种强势整理的态势出现。另外,结合价格运行特点及分布规律分析,本轮振荡区间低点在2463,期价击穿50%的传统理论支撑位后重新企稳,尽管不排除再次回试的可能,但后市豆粕跃上高一级价格带的可能性增大。而且2005年1月以后豆粕价格分布为尖峰胖尾的右偏形态,也就是说属于波峰右移的看涨形态,因此笔者更看好豆粕中线的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