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连豆疲态初显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05-17  
    大连大豆市场自3月中旬从高位回落以来,在多空双方的对峙下陷入僵持局面,主力9月合约基本维持在3100到3000之间宽幅波动,期价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市场各方也莫衷一是。美国农业部5月供需报告的出炉,对大豆市场产生了一定影响,市场的涨跌之争也有所激化。那么,已经徘徊两个月之久的连豆市场究竟会如何变动?大豆期价在结束盘整之后是继续攀升还是逐步回落?笔者将根据目前国内外大豆市场的现状并结合影响大豆期价变动的一些关键因素,作出以下分析。

    我国大豆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大豆市场重要的组成力量,与世界大豆总体格局密不可分。从这一点来说,大连大豆的期货价格在受国内大豆生产情况制约的同时,也受全球大豆供需状况的制约。作为国际大豆市场上较权威的媒体,《油世界》5月初指出,尽管巴西产量低于预期,但全球2004/2005年度大豆产量仍可能达2.12亿吨,大大高于上季的1.851亿吨。同时该刊预计全球2004/2005年度大豆消费量料将从上季的1.912亿吨大幅增加至1.999亿吨,不过仍将低于产量。如果这个供大于求的预测符合实际情况的话,虽然不能保证豆价会大幅回落,但豆价的持续上涨将无法实现,目前国内外大豆市场一齐陷入僵局与大豆产量依然高于同期的消费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交易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阿根廷2004/2005年度大豆产量预计为3840万吨,这要高于先前预估的3780万吨。该交易所称,头茬大豆的单产十分不错,二茬大豆的单产也很好,所以将大豆产量调高。美国农业部预测单产为2.76吨/公顷,产量为3900万吨,阿根廷农业部预测产量为3750万吨。这些预测都大大高于阿根廷上一年度的大豆产量3200万吨。

    实际上,本轮大豆的上涨行情完全是由于巴西大豆的减产所引发的,当大家意识到其实大豆并不像恐慌的那样短缺时,期价难免会陷入僵局。巴西大豆今年的产量预计在5000万吨以上,虽然远低于原先预计的6000万吨,但还是高于去年的4900万吨。我国作为大豆进口大国,进口因素往往会成为影响期价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有关方面的跟踪汇总,我国整个4月份的港口大豆到货量达到了216万吨,月到货量达到了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另外从美国以及南美的装运跟踪可以预期,5月、6月份进口豆的到货量仍会维持在每月200万吨以上,虽然5月、6月份国内的豆粕需求也将逐渐恢复,但看来大豆的供应还是非常充裕的。所以,国内大豆价格目前依然处于基本面利空压力之下。

    现在对期货市场整体的一个利空因素就是汇率问题。近期美元出现了一波不容小视的反弹走势,对期货市场产生较大的利空冲击,5月13日各种商品均有大幅回落也体现了市场的恐慌心理。而中国人民币的汇率变动方案成为市场上长谈不衰的话题,由于政府对此一直持不明确态度,反而更加加剧了各方的担忧情绪,使各期货品种的上涨之路困难重重。由于国内市场的多头对美国CBOT的基金做多寄予厚望,所以在连豆市场上一直没有撤退,对空头的打压进行了坚决的抵抗。但是基本面的总体利空局面不会永远被忽略,加上汇率因素的不断困扰,在相对利多的5月供需报告出台之后,CBOT大豆还是出现了回落,在5月13日的周末更是大幅下跌,基金也逐步减持多单。这些变化对国内市场料将产生较大的冲击,大连市场的牛皮行情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在各方面均对市场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市场已经出现回落迹象,期价在5月后半段的逐步下滑应该在情理之中,不排除出现大幅下跌。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