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豆油资讯 » 正文

豆油易跌难涨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04-08  
    进入4月份以来 ,国内豆油市场延续了3月底的趋跌弱势,而且交易清淡、终端需求依然未见改善、市场观望气氛较重。与此同时,由于市场对南美天气的炒作已告一段落,国际豆油市场价格呈现缓慢下跌态势,并拖累国内豆油价格步入下行通道。

    截至4月6日,国内一级豆油最低报价东北地区为5450元/吨左右,大连地区为5800元/吨;河北秦皇岛地区为5900元/吨,河北三河地区为5930元/吨;天津地区为5950元/吨;山东日照地区为5850元/吨,博兴地区为5850元/吨,烟台地区为5850元/吨;河南周口地区为5920元/吨;江苏地区为5900-6150元/吨;湖南地区为5950-6200元/吨;广州地区为5900元/吨。

    目前,国内豆油市场的主旋律基本上是运行稳定,影响国际和国内豆油市场价格的两大主导因素是:美国农业部上周发布的大豆种植意向报告和库存报告;南美大豆的批量上市。笔者认为,这两大因素将对后期豆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具体到国内而言,进口廉价毛豆油陆续到货、中间商建仓意愿不强以及小包装豆油销售价格低位徘徊,均使得市场人士对豆油后期走势看淡,豆油价格短期内仍表现较弱。

    美国大豆种植意向报告和库存报告利多力度不大

    进入4月,当和煦的春风把明媚的阳光撒播在盛产油脂油料的北半球国家的时候,供应量占全球市场大部分份额的美国、中国、加拿大等国家相继进入春播备耕阶段,而对全球豆油市场起着风向标作用的CBOT大豆和豆油市场,一向对大豆播种面积和库存反应敏感。据美国农业部(USDA)最新公布的作物种植意向报告,预计美国2005年大豆播种面积为7391万英亩,较去年的7520万亩减少129万英亩。同时公布的作物季度库存报告显示,截至3月1日美国大豆库存为13.81亿蒲式耳,较去年同期高出4.75亿蒲式耳。总体来看,这两个报告对市场的利多影响不足,CBOT豆油期货很快作出反应,一改前期上涨走势而步入下跌通道,国内豆油市场价格受此影响随之下调。

    南美大豆大量上市的压力笼罩市场

    前一时期,巴西南部出现了60多年来最为严重的旱情,这导致大豆产量有所降低。据德国汉堡的行业刊物《油世界》预测,巴西、阿根廷、玻利维亚、巴拉圭和乌拉圭的大豆产量合计为9510万吨,比去年12月份的预估值低了1100万吨。由于旱情以及疾病的影响,《油世界》对巴西大豆产量的预测下调至5000万-5100万吨,但是仍高于其统计的巴西去年的大豆产量4970万吨。根据调查机构统计,2004/2005年度全球大豆产量为2.24亿吨,较上年增加3533万吨,当年使用量为2.05亿吨,全球年终库存为5598万吨,是近几年的最高水平。总体来看,全球大豆产量增长,供大于求格局未变。迄今为止,巴西大豆收获已经过半,阿根廷大豆收获也完成了20%,预期进入4月以后,大豆收获将会进一步加速,出口也将进入高峰期,国际和国内大豆市场上的供给压力逐步增大。

    大量进口大豆和豆油对国内市场形成冲击

    据了解,3月份我国进口大豆到港量为167万吨,4月份进口大豆到港总量将达到180万-200万吨。与此同时,国内进口毛豆油也开始陆续到货,3月底及4月份陆续到港的一些低成本毛豆油对国内豆油市场的影响较大。总体来看,随着进口毛豆油和大豆到港量不断增加,国内豆油市场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国内豆油库存处于较高水平

    随着近几年国内新的油厂不断投产运营,油厂先前丰厚的压榨利润逐渐下降。目前,国内大豆压榨企业的开工率只有40%—50%。但是3月中上旬期间,受国内豆粕整体价格攀升的强力拉动,各地油厂的加工利润明显好转,加上CBOT相关商品期价持续上扬,这极大地刺激了各地油厂的开工意愿,在高速生产和高价销售豆粕的同时,国内豆油整体库存逐步增加至较高水平,这对豆油价格后期上扬不利。

    市场需求疲软迫使各地厂商积极抛售

    目前,国内食用油市场消费处于季节性淡季,小包装豆油市场销售始终难见好转,市场采购行为较为谨慎。另外,随着气温不断升高,国内市场对动物类油脂需求将不断增长,食用植物油的市场份额将被挤占。在这种市场背景下,中小厂商竞相抛售库存豆油将是不可避免的。

    综上所述,在进口廉价毛豆油集中到货、国内豆油市场供应充足、市场需求低迷等因素影响下,预计各地豆油现货行情短期内仍将是易跌难涨。但由于受成本高企制约,豆油的下跌空间也不会太大,长期走势将以整体缓慢回落为主。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