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大商所:全球大豆定价权争夺战加速升温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03-31  
     在日前召开的“进口大豆检验检疫与期货避险机制研讨会”上,大商所有关负责人表示,交易所将进一步完善黄大豆2号合约,以提高流动性,更好地发挥其经济功能,在取得国内定价权的基础上,逐步增强在全球市场的话语权。无独有偶,除CBOT将于5月上市以南美大豆为交割标的物的巴西大豆合约外,巴西商品交易所也将推出面向中国的南锥大豆期货合约,并希望在未来8个月内完成上市工作。这表明,全球大豆定价权之争开始加速升温。

    由于缺乏定价权,近年来中国在大宗原材料的国际贸易中,不断遭遇“滑铁卢”。经易期货副总经理曹胜形容,中国企业在大豆贸易中是任人宰割,棉花和小麦是自作自受,油品是玩火自焚,金属是屡战屡败。以大豆为例,03年至今先后发生了中美大豆进口危机和中巴大豆贸易争端事件。甚至美国总统布什和巴西总统卢拉来华访问,大豆也是必谈内容之一。

    目前全球大豆产量约2亿3千万吨,其中美国、巴西、阿根廷和中国位居前四,分别为8001、6600、3900和1750万吨。长期以来,国际大豆的定价机制是“南美生产、中国消费、美国销售并决定价格”。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凭借其庞大规模和悠久历史主导着全球大豆定价体系。中国是全球头号大豆进口国,每年大豆消费量在3000万吨以上,因此需要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供应国大量进口。尽管如此,中国企业却一直不能参与国际定价,而只能在CBOT从事期货交易,被动接受CBOT设定的价格。即使从南美进口大豆,也是以CBOT大豆期价为基准价并加减升贴水后形成的敲定价格来签订合同,即所谓的“点价方式”。但CBOT却并不满足于现状,它将于5月推出巴西大豆期货合约。业内人士认为,CBOT抢先推出南美大豆合约,将进一步巩固在全球大豆定价体系中的实力,这样国内相关进口企业以后将更加被动。

    南美方面,尽管也是全球大豆主产区之一,但长期以来该区生产商在国际上并没有多少发言权,国际贸易中的主力是福四通和嘉吉等美国公司,它们控制了现货市场,且从供需两面双向获利,即:低价从南美豆农手中收购现货,高价销售给中国企业等进口商。业内人士表示,巴西商品交易所的南锥大豆合约成功上市后,可以吸引中国的套期保值交易,提高造成所谓逼仓中国的难度。同时还可降低贸易商对CBOT市场的依赖性,从而抗衡CBOT、争夺定价权,而南美大豆种植户也能利用该合约得到更多实惠。

    大商所去年12月22日上市的黄大豆2号合约,不但涵盖了目前国产大豆品种,还包括了国外所有转基因以及非转基因大豆品种,是目前全球标的最广泛的大豆期货品种。推出2号混合大豆合约,其用意不言而喻。但该合约去年表现却远未达到其设计初衷。数据显示,截止去年2月底,黄大豆2号在41个交易日中,总计成交仅50万手,成交金额130亿,日均1.25万手和3亿元。具体表现为:其一,成交清淡,持仓少,流动性也不足;其二,与进口豆的价格差距大,进口大豆现价较2号合约期价经常高出200百元左右,最高甚至达260元,因此2号合约未能反映进口大豆价格,对现货市场指导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其三,油脂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在大商所总计约13万个客户中,经常参与2号合约交易的仅500家,其中法人企业仅20家左右,可谓参与者寥寥。大商所分析认为,交割库设置、合约定位及投资者对交割程序不清楚是其中原因。基于此,大商所对症下药,今年将增设交割库,加大市场培育力度,并修改合约,使企业更愿意交割进口大豆。

    不过,也有人士指出,CBOT市场规模巨大,短期内难以动摇其主导地位。去年CBOT合约成交量接近创纪录的6亿张,大商所成交量仅1.76亿手,考虑到CBOT一手合约量相当于大连合约量的13.6倍,其差距是相当明显的。“除非我们的规模很大,比例接近于CBOT时,竞争才会明显。但现在影响不大,互相之间还有套利。”大商所表示。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