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南美影响须时日
在北半球,每年主要农产品的种植期大致在3-4月之间,而收获期大致在7-9月间。每年到三四月份,上一年度的收获压力逐渐被释放和消化,农产品价格开始从低位抬头。比如美国的大豆,今年美国农业部预计对外出口大豆为2844万吨,截至到3月17日,美国共对外累计销售2676万吨,装运2371万吨。从中国每周进口美国大豆的速度上看,最近是一周比一周少,这说明美国大豆的销售基本接近尾声,美国大豆的供应压力逐渐释放完毕。
同时从南美大豆收割的进度上来看,巴西迄今收割了36%的大豆,阿根廷为13%,所以南美大豆集中规模上市尚需一段时日,此时正是全球大豆市场青黄不接的时候,从时间上来去推算,大豆价格的强势格局至少要维持到4月底。
前期CBOT和国内大豆价格的快速反弹,使得美国、巴西和中国豆农销售积极性相应提高,中国东北地区国产大豆运往关内地区的数量大幅增加。经过前期的抛售,豆农手中的存豆数量已经不多,预计后期的抛售力度也将减弱,同时由于豆农的惜售结束,大豆价格的定价权逐渐转到油厂手中,我们预计油厂的态度将由原来对大豆购销价格的压制转变为拉升,因为通过拉抬现货价格才能够将那些实力较弱,没有足够资金收购大豆的小油厂淘汰出局。
小麦:价格上涨慢半拍
小麦的情况也差不多,去年小麦也在丰产的压力之下走出了一轮下跌行情,但由于在国家“三农”的政策扶植之下,农民收入已比从前有所提高,广大农民对小麦价格的“抗跌性”加大,农民的惜售行为导致了期货大幅跌下跌而现货滞跌的现象,目前郑州期货市场的价格基本接近了现货价格,交割库的小麦仓单开始大量外流。春节过后,春耕春播即将开始,农民需要现金准备生产,出售小麦的积极性普遍提高,同时,对于购销和收储企业,由于保管费用和银行利息的存在,使得去年夏收时收储的小麦很难顺价销售,所以目前小麦的供应压力也已经基本释放完毕,但由于前期农民的惜售延迟了这一进程的发展,因此小麦价格的季节性抬头可能要比大豆慢一些。
棉花:压力减轻
国内棉花交售也基本结束,除山东、河南仍有少量的籽棉没有交售外,其他象河北、江苏、安徽、湖北、甘肃等地收购基本结束。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籽棉储运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所以农民所交售的籽棉大部分已经进入轧花程序,籽棉加工成皮棉之后,就不可能“回包”,这使得能够注册成期货仓单的籽棉数量大大减少,期货价格的压力陡然减轻,这也是近期棉花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许多的原因之一。
天气因素捉摸不定
除了农产品本身的季节性周期影响之外,不确定的天气因素也将对农产品价格推波助澜。随着新一季农作物的播种的开始,天气将是一个不得不重视的影响因素。比如小麦,春节前,小麦主产区大部分地区温度偏高,部分地区小麦出现旺长的现象,而春节后,特别是近期,小麦主产区频频降温,河南等省的小麦已经遭遇了冻害侵袭,“倒春寒”现象出现将影响今年小麦的收成。
去年冬季以来,我国天气表现异常。春节期间和春节后,我国许多地区的气温创下了十几年的新低,这说明来自北极的冷空气开始活跃。有气象学家认为北极冷气团将继续在今年保持旺盛。如果今年北极的冷空气势力较强,那么将会把雨带向较南的地方推进,而北方地区则将维持少雨和干旱的天气,预测今年中国北方玉米、大豆等作物在种植生长期间有可能会遭遇到干旱天气。同时,冷热不均的天气系统分布,经常在盛夏期间造成局部地区的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