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豆油资讯 » 正文

对外盘依赖性强 国内油脂油料市场行情表现脆弱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03-24  
     自2月份以来,外盘大豆市场出乎意料的出现大幅飚升,本来比较看空的国内油脂油料市场也随之出现反季上涨。尤其是在日前,人们都认为国际市场利多已经消化,炒作题材也即将用尽,而国内市场油脂油料终端需求也未见明显启动,市场回调已经势在必行,整体市场应该出现回调的时候,3月10日,随着美国农业部新月度产需报告的出台,国际市场大豆行情却又再次出现暴涨,并且国内大豆、豆粕、豆油、棕榈油等油脂油料价格也跟风反弹,让许多专业人士大跌眼镜。国内市场油脂油料价格时涨时跌,飘浮不定。

    一、国内食用油消费疲软。

    由于节前人们采购积极,居民家庭多存储了大量的食用油,春节后国内食用油市场将进入季节性消费淡季,市场交易疲软,价格低迷。但在此次外盘发生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国内豆油、棕榈油、棉油等食用油价格也出现反季上涨,国内市场并出现贸易商恐慌性采购,推动了食用油销售价格的上涨。但行情上涨不久,国内市场食用油销售终因终端需求未启动而明显落后于价格上涨的幅度,一些贸易商和油厂为降低风险即开始采取高报价低走的方式销售豆油、棕榈油,价格上涨的需求支持明显不足,行情出现高位回落也应该在情理之中。

    二、饲料需求增长缓慢。

    尽管由于春节期间畜禽产品的大量出栏,节后的国内养殖业进入需求低谷,但在此次外盘大豆行情暴涨中,国内豆粕、棉粕等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却非常积极,其涨幅有望赶超2004年的同期水平。目前距离春节已经月余时间,是否国内养殖需求已经明显增长了呢?但来自各有关方面的调查数据显示,由于禽流感的威胁,国内养殖业鸡鸭补栏进展仍比较缓慢。各饲料厂由于前期预期利空,库存普遍比较低,本次行情上涨完全违背供需规律,造成各饲料厂恐慌性采购,推助了豆粕、棉粕等油粕产品价格的疾速飚升,随着采购量的增长各饲料厂所承受的高位风险系数也将同步增长。一旦外盘发生大幅回调行情,国内油粕价格因缺乏需求支持必将骤然下降,届时,各饲料厂还可能遭遇去年同期同样的残重损失。

    三、国内没有权威信息相抗衡。

    一直以来,国内外油脂油料行情发生涨跌变化,多是与相关预测分析机构发布多空信息有关。例如,3月10日CBOT大豆、豆粕、豆油相继发生大幅飚升,其导火索就是美国农业部3月份大豆产需报告利多,进一步下调南美及世界大豆产量、年度期末库存。从国外各分析机构所涉及的发布范围来看,他们不仅根据产区天气、货币汇率、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变动及时和定期调整、预测本国油料油料供需状况,而且还将触角伸向其它各国,影响遍及世界各地。尤其是对于我国这个世界最大的油脂油料消费大国,无论是油脂油料产量、消费量以及进口量等各种数据,美国农业部、德国《油世界》等各个较为权威的分析机构都有比较详尽的预测。而我们本国内象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等一些堪称正规市场分析机构寥寥无几,而且信息发布涵盖内容不全面,也不及时,国内一些分析家作市场分析时也往往要借用国外数据。由于国内没有较为权威的信息与国外相抗衡,在当前国内外油脂油料发生激烈波动的情况下,一旦国外机构大幅调整相关预测数据,国内企业以及相关机构将更难于驾驭市场,后市油脂油料行情发生震荡将再所难免。

    四、国内市场对外依赖较强。

    众所周知,由于我国经济增长较快,每年国内油脂油料市场需求都有显著递增,国内供应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需求,需要大量进口来弥补缺口。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估报告,2004-2005年度,大豆榨油消费量预计达到2800万吨,较上年度增长350万吨,其中包含750万吨国产大豆和2050万吨进口大豆,进口大豆占总消费量的70%以上,豆油进口量预计达到230万吨,占年度总消费量的30%以上,另外,我国还要进口大量的棕榈油、油菜籽等其它油脂油料。由于进口成份较高,当前国内油脂油料市场已经对外盘产生了较高的依赖性,而目前国外油脂油料市场又面临大豆锈菌病、南美产区旱情加重、美国大豆减种、南美大豆上市等一系列不稳定因素,近期外盘的行情不稳,将波及国内市场,促成国内油脂油料市场行情动荡的局面。

    总之,国内油脂油料市场需求疲软,国内又没有相关的权威信息发布机构与国外抗衡,加之,国内市场还要有大量的油脂油料进口,对外盘依赖性较强,外盘的动荡表现将直接波及到国内,由此,预计近期国内油脂油料市场仍将保持脆弱行情。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