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初以来内外盘大豆期价的暴涨行情,与去年第一季度的牛市行情相类似,且引发期价调整的因素也有类似之处。去年4月份国家采取宏观调控政策,导致大豆期价从第二季度开始展开了漫漫下跌,而今年也有类似的调控措施,区别在于前者是国务院出台的宏观性调控措施,而后者是央行出台的针对过热的房地产市场所采取的降温措施。这个调控措施虽然是很温和的,但却被国际市场炒家认为是中国政府可能再次升息的信号,这将减缓中国进口商的购买力。国内市场部分人士认为有可能会对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起到滞缓作用,因为房地产、粮食和原材料能源价格的上涨是通胀升温的标志,如果央行提高房贷利率能让房地产价格合理回落,则就有可能降低建材、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的价格上涨和投资扩张动力,促使上游原材料涨价趋势变缓。而如果通胀预期能够略微降温,对于受到通胀升温深刻影响的此波大涨的大豆及豆粕行情来说,推升动能削弱,市场将重新关注业内供需形势的变化。至于目前这种效果能否持续显现,仍有待观察。在美元弱势没有出现趋势性逆转的背景下,市场对通货膨胀的忧虑近期内难以迅速消退。
上周美国农业部公布的例行出口销售报告仍偏多。该报告显示,截至3月10日当周,本年度美国已向中国销售了1103.72万吨大豆,累计出口装船量为1047.42万吨,比去年同期的810.34万吨要高得多。报告显示来自中国的需求相当旺盛,美国大豆出口形势维持繁荣景象。
南美新豆即将上市,据巴西农业部咨询机构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上周五,巴西新豆收割已经完成了36%,比过去五年的平均进度31%要高。但是由于受到干旱的影响,巴西南部大豆产区的大豆产量较原先预期大幅下降,目前很多分析机构已经大幅下调了今年巴西大豆产量,预测区间已经下调到5100万-5300万吨之间。然而干旱的天气也使得今年巴西的大豆锈病对作物的损害没有原先预期的大,巴西专家预测受锈病影响而损失的大豆产量大概为110万蒲式耳,仅是去年损失量的1/10。总体来看,今年南美新豆产量比先前预期大幅下降,但还是能够超过去年实际的产量,因而全球大豆供需形势不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美元走势在上周出现了反弹,因为前期美元跌幅过甚,引发了技术性反弹,同时市场预计本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将升息25个基点。美国利率的上升将会吸引货币资金回流,美元汇率受到影响而走强。美元的反弹对CBOT大豆市场形成了利空影响,不利于美国大豆出口竞争。基金自从2月初急速翻多之后,其在CBOT大豆期货上的多头部位呈现增长势头,CFTC上周五公布的持仓报告显示,截至3月15日基金在CBOT大豆上多头部位增加3304手达到37020手,而空头部位则为57683手,净多头寸近一万手,加上后几个交易日的买入,预计目前基金的净多头可能达到近两万手。然而上周五基金的买入量和卖出量比较是净空了2500多手,显示基金在持续买入一个半月之后,出现了部分高位获利回吐,导致期价高位大幅回落,形成调整行情。
从国内市场来看,以豆粕505合约领头狂涨的行情在上周末近于尾声,上周四大商所发布公告对豆粕505合约强制减仓,空头止损能量释放殆尽,多头狂拉之气也被泄了,周末市场传言利率可能调升的消息令期价出现急速跳水行情。虽然调整的方式比较迅猛,但与一个多月来的狂涨相比仍较逊色。至于现货市场的价格受到期货的带动而在近期走高,豆粕飙升令油厂压榨利润提高,豆粕供应状况也会很快发生变化,上周五大商所豆粕仓单增加888手,显示压榨利润的快速上升吸引了压榨商交付实盘的兴趣。
综上所述,内外盘大豆期价经过持续一个多月的暴涨之后,自上周末展开的调整行情仍有继续向下的空间。但是由于市场对通货膨胀升温的忧虑并没有发生实质变化,上周末原油价格再创新高,国际市场近期兴风作浪的指数基金并未有大量退场的迹象,因此,行情出现报复性单边下跌将期价打回原形的可能性较小,近期豆类期价将进入大幅振荡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