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大豆市场 » 正文

挑战CBOT大豆定价体系 巴西将推出面向中国的大豆合约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03-22  
    巴西商品交易所日前称,将于今年推出面向中国的大豆期货合约,业内人士表示,成功上市后,可以吸引中国的套期保值交易,提高造成所谓逼仓中国的难度。同时还可降低贸易商对CBOT市场的依赖性,而南美大豆种植户也能利用该合约得到更多实惠。

    据悉,目前巴西商品期货交易所(简称BM&F)就此事正同大连商品交易所进行谈判。BM&F称,新大豆期货合约对巴西大豆的亚洲买家将非常重要,希望在未来8个月内完成合约的上市工作。而阿根廷的期货期权交易所(Rofex)也将参与设计合约规则,交易范围包括大豆、豆油和豆粕等多种商品。该合约将命名为南锥(Mercosur)大豆合约,计划在Rofex和BM&F同时上市交易。

    据悉,BM&F即将推出的面向中国的南锥大豆合约,交割标的物还是巴西大豆,但交割基准体、交易单位、标的物指标等都考虑了中国外贸进口企业的习惯与规则,将充分满足中国外贸企业的需要。

    不过据本报记者了解,尽管双方积极性较高,但我国目前期货业尚未开放,受制于政策限制,大商所和BM&F之间的合作深度有限。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中国每年大豆缺口达2000—3000万吨,因此每年都要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供应国大量进口,并成为美国、巴西最主要的大豆出口市场。尽管如此,中国企业却一直不能参与定价。目前国际大豆的定价机制依然是“南美生产、中国消费、美国销售并决定价格”的状况。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以其庞大的规模的悠久的历史主导着全球大豆的定价体系,中国只能在CBOT从事期货交易,即使在南美进口大豆,也是以CBOT大豆期价为基准价加减升贴水后形成敲定价格,即所谓的“点价方式”。如果巴西针对中国的大豆合约上市,可以增加中国企业在境外从事套期保值的选择余地,降低了基金利用CBOT逼仓中国的可能性。

    长期以来,南美大豆生产商在国际上没有发言权,国际贸易中的主力是福四通和嘉吉等美国公司,它们控制了现货市场,且从供需两面双向获取利润,即:低价从豆农手中收购现货;高价销售给进口商。但CBOT反映的只是美国大豆价格,并不涵盖南美大豆。如果南美上市新的合约,可以分散中国买盘,造成所谓逼仓中国的难度增加,而南美豆农也能利用该合约大豆价格得到更多实惠。

    不过,实达期货分析师伍锋认为,上述效果能否达到,取决于两个前提条件:一是中国及国际贸易商的购销形势能否转变,即是否乐意从CBOT转向Rofex和BM&F;二是该合约能充分反应南美地区的供需状况。此外,与北美市场相比,巴西大豆市场的基础运输设施落后,港口工人以往还多次出现罢工活动等,所以每年南美新豆收获后,其供应国际市场的能力和效果往往令市场担忧。伍锋表示,港口吞吐能力和其他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足,确实会影响到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在CBOT市场,国际贸易商和中国进口商能商定不同的大豆产地,但在南美,出口大豆地点只能选择在南美,如果港口设施等跟不上,势将影响到期货合约的履约情况。还有业内人士指出,不久前美国、巴西同时来华游说中国进口他们的大豆,虽然是两个供应国同时出击,但中国难有机会“坐收渔利”。因为美国和南美大豆因收获季节不同,直接交锋时间不多,因此它们不可能开打“价格战”。

    相关事件回放

    2004年中国大豆进口危机:美国农业部从2003年9月起一直在调低大豆产量,导致CBOT大豆价格连续上涨,一直持续到2004年4月份,价格上涨了一倍多,达到近16年来的最高点。此后美国农业部突然又调高产量数据,从去年5月份开始,大豆价格出现暴跌,从每吨4000多元币降至2000多元,跌幅高达50%。中国大部分企业在价格最高点时大量采购,大豆价格的大幅度变动使其损失惨重,不少进口商退货甚至毁约,从而导致去年出现了“大豆危机”。

    2004年中巴大豆贸易争端:2004年4月中国接连查出巴西进口大豆含有种衣剂大豆。种衣剂大豆混入生产食用油和豆粕的大豆原料中,会带来严重食品安全问题。国家质检总局因此连续发布公告和警示通报,并暂停了包括国际粮食贸易巨头嘉吉、路易.达孚等23家国际供货商向中国出口大豆的资格。巴西政府一方面加强和中国政府的紧密配合, 另一方面与美国、阿根廷等国家合作,加紧对中国市场采取贸易反制措施。要求中国遵守国际卫生检疫检查标准,取消禁令,否则可能诉诸世贸组织。国家质检总局紧接着发布“76号公告”,决定自公告发布之日起,恢复23家出口商和供货商向我国出口巴西大豆的资格。至此,风波暂告一段落。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