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价进口大豆的风险无法有效转嫁的情况下,一些国内压榨厂最后被迫“弃买”船货,损失违约金和信誉。
在国际大豆价格大涨之后,国内的压榨厂又面临了和去年相似的“困境”。
2004年,对于中国压榨企业来说,是教训惨痛的一年。去年二三月间,国内压榨厂以接近1000美分/蒲式耳的价格在国际市场点价购买大豆。为了转嫁风险,国内压榨厂不断推升豆粕价格,当时豆粕价格一度上涨至3700元/吨。但是被人为推动起来的豆粕价格没有持续多久。从去年4月开始,国际大豆价格大幅下跌,国内豆粕价格也急转直下,国内压榨厂面临高价进口大豆,低价出售豆粕的窘境。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压榨厂只好通过违约的办法减少损失,于是在那段时间,中国买家“洗船”(以一定的费用把船货回售给供应商)的情况屡有发生。
“国内压榨企业通过提高豆粕价格来转嫁风险,却不懂得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来锁定风险。”上海大陆期货分析师高严荣如是评价去年国内压榨厂的损失。
他指出,缺乏大豆贸易定价权,国际基金高位“狙击”中国压榨企业,导致其高位埋单,这的确是我们的悲哀。但是更为悲哀的是,国内压榨企业放着期货市场保值的功能不用,先通过提高下游产品价格转嫁成本,再通过“洗船”减少损失,结果这些企业不但没有真正把风险转移,还“换来”了全行业亏损。
去年发生的故事,今年已经上演了前一部分。同样国际基金大举介入做多大豆,同样的是国内压榨企业将以较高的价格进口大豆,同样是国内压榨厂为了转嫁风险,不断抬高豆粕价格。
黑龙江天琪期货信息部主任马明旺认为,目前的豆粕上涨与去年同期有着某些相同的方面,即这波豆粕行情是成本推动型上涨,而不是需求推动型上涨。目前各地饲料企业虽然进行采购,但积极性不高,对当前的豆粕价格多数持不认可态度,油厂豆粕销售普遍存在高报价低成交的现象,豆粕整体销售并不是很理想。
在经过了近一个月来大幅上涨后,目前国内豆粕价格已经进入高风险区间。浙江天马期货分析师是俊峰介绍,以当前南方地区2800~2850元/吨的进口大豆(春节前点价进口的部分大豆)加工成本以及高达3000~3100元/吨的豆粕出厂报价,可以计算出当前南方油厂理论上的压榨利润高达500~600元/吨。因此目前国内豆粕现货价格已经进入高风险区间,国内油厂不可能无休止地通过调高豆粕价来转嫁后期成本风险。
市场人士对国内压榨企业今年的命运表示担心。实达期货农产品分析师孙敏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压榨厂进口大豆,出售豆油、豆粕。从目前的市场状况来看,豆油处于供过于求的局面,大幅提升豆油的价格很困难,因此近期在大豆价格大幅上涨过程中,豆油一直维持在5700元/吨的价格。豆粕则不同,由于去年价格跌幅较大,且压榨厂库存比较紧张,该品种价格在近期被大幅抬高。豆粕涨价短期内弥补了进口成本的亏损。但是豆粕价格不可能无休止地上涨,如果豆粕价格出现大幅回落,还没有从去年的损失中恢复元气的压榨厂将再受打击。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国内压榨企业应该在情况还没有恶化的时候,积极通过期货市场参与套期保值。
高严荣指出,受到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价前期持续反弹的带动,中国买家采购的近月进口大豆成本将会居于高位。按照CBOT大豆主力5月合约期价671.5美分/蒲式耳(3月17日收盘价)以及即期美湾港口大豆升贴水216美分/蒲式耳来计算,届时中国进口大豆到港完税成本的理论空间在3200~3250元/吨之间。目前通过提高豆粕价格转嫁风险已经不现实,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才是当务之急。
他分析,在当前豆粕价格高企的时候,压榨厂可以通过卖出豆粕期货合约锁定当前的利润。如果担心进口大豆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下跌,那么在国内期货市场中卖出大豆期货合约来锁定进口成本。
从上周五和本周一大连期货交易所大豆、豆粕期货价格走势来看,已有国内压榨厂参与保值的迹象了。是俊峰告诉本报记者,由于进口大豆船期已近,一些国内压榨企业对部分美国大豆船货进行点价,并在国内期货市场进行大量卖出保值,从而导致近期国内大豆、豆粕期货合约价格跌幅大于CBOT的大豆、豆粉合约。
部分压榨厂能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表明这些企业已经从去年跌的“跟头”中成长起来,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