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大豆减产效应放大 资金狂炒农产品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03-17  
    在近日股市低迷之际,期市更显牛气十足。昨日,连豆主力0509合约大涨110元/吨,收于3232元/吨,继续创近期新高,近期累计涨幅高达29%,足以使最早介入的多单获得300%以上的利润;郑棉主力0506合约上涨235元/吨,收于14450元/吨;玉米和小麦期货主力合约均有3%以上的涨幅;而大豆的下游产品豆粕多个合约也随之达到涨幅限制(4%)。有分析师认为,由于南美大豆预期减产,对冲基金借机狂拉CBOT农产品期货,对国内期货起了引导作用,而近期资金涌入期市,也对期价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大豆减产成诱因

    大豆一向是农产品期货中的龙头品种,这次也被对冲基金重点炒作。由于南美干旱天气和锈菌病影响,各方都预测南美大豆减产,根据较权威的美国农业部和巴西政府的预测来看,减产数量应该在700多万吨。对冲基金也就顺势"空翻多"。

    据CBOT交易商估计,对冲基金去年底的8万手净空单,已经变成3万手净多单。大豆价格上涨推动了豆粕和豆油的生产成本和价格。饲养商转而更多采购玉米、小麦等来代替豆粕作饲料。因此,玉米和小麦也随大豆涨价,但幅度相应减少。春节以后至今,CBOT大豆涨幅约30%,带动小麦、玉米和棉花也分别取得约23%、16%和15%的涨幅。

    另外,美元贬值也对农产品价格起到推波助澜,美元的贬值抬高了以美元计价的各类商品的价格。CRB指数创出十余年新高,已经吸引一些投行设立CRB基金进行保值,将会相应买入大豆、小麦、玉米等品种的期货合约。据说,高盛先期推出的基金规模已达10亿美元,今后还有多只基金将被设立。

    增量资金积极追捧

    目前,我国榨油用大豆超过半数来自进口,小麦和棉花的供需也跟对外贸易关系紧密。据了解,由于贸易关系,国内期货品种的涨跌大多跟随外盘的走势进行波动。

    在外盘大涨的示范效应下,国内资金也不甘落后,大批增量资金进场连续推高期价。据传,上海某较大的期货公司节后就有上千万资金涌入,其中有大量是股市转入的,高峰期一天开户达几十人。

    一位期货经纪人告诉记者,他的一些新客户用股市思维操作,只会做多,碰上这次商品市场的牛市,有的资金已经翻番了。"农产品期货的急涨,与他们的推动也有很大的关系",上海中期的农产品分析师张延良说。张延良认为,连豆等期货品种上涨是资金推动型的,其中连豆和连粕的5月合约存在逼仓的可能性,可以脱离其他合约和现货价单独走强。

    目前,农产品期货加速上升的迹象明显,按市场规律,期价短期头部随时可能产生。黄海期货分析师姚弘告诉记者,以前期2400元/吨的收购价向农民收大豆已经很难了,流通环节和榨油厂已经开始囤货。按目前的势头,大豆期价应该能达到前一个波峰和波谷的黄金分割的置位,即约3300元/吨。

    姚弘认为,豆粕的上升空间比较大,因为厂库交割的原因,榨油商对豆粕的定价有很大的发言权。目前豆粕期价仅在其生产成本附近,将来有可能被推高到有合理利润空间的价位。而饲料厂方面,由于近期库存不多,可能在被迫接受豆粕价格的同时,买入玉米等其他农产品替代,将牵引玉米期价上涨。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