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大豆市场 » 正文

中国需求让美国基金汗颜 大豆厂商成为赢家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03-14  
    在过去两个月时间里,国内外大豆市场发生了重要变化。这一变化直接来源是,巴西南部三大主产州(占到巴西总面积的40%)发生了严重干旱。而此时巴西大豆正处于开花结荚期,各农业预测机构纷纷将巴西的产量调降500至1000万吨。由此,芝加哥大豆期货市场上基金开始了疯狂空头回补动作,从2月7日到3月4日,基金将其持有的8万手空单全部清仓,短短18个交易日里,美国基金净买进了8万手大豆期货合约,折合1000余万吨。在这一背景下,从中国进入春节开始到现在,cbot大豆合约连续暴涨130美分,达到630美分的去年9月份以来最高水平,涨幅达到26%。

    中国大豆厂商成为最大赢家

    在春节之前,国内外大豆市场仍然是一片平静。整个1月份,美国大豆期货价格维持振荡下跌走势。2月7日,中国农历除夕的前一晚,美国大豆在基金沉重抛盘压力下探出了498.5美分的价格,这是去年牛市结束以来最低点。但是,此时市场已经是激流暗动。

    截至2月3日,美国农业部每周公布的大豆销售报告显示,中国累计购买美国大豆1005.25万吨,大大超过去年同期的823.61万吨。这一事实让国际市场对中国需求再次刮目相看,国内外预测机构纷纷将中国2004/05年度的大豆进口总量由1800万吨提高到2200万吨;到3月初,甚至有机构认为中国进口量将达到2400至2500万吨。而事实上,春节期间及节后,中国仍然继续购买了60万吨美国大豆,将中国春节后一般停止购买的历史再次改写。毫无疑问,中国庞大需求,为美国基金空头战略性平仓决策奠定了基础。

    中国需求让美国空头基金汗颜,如果简单认为中国购买美国大豆是从新年度9月份开始,而且签订合同和点价相隔时间不长,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是中国支撑了去年下半年的美国大豆期货价格。从去年9月份到今年1月底,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主要徘徊于560至500美分之间。期间,美国投机基金卖出了8万手空单,折合1000余万吨大豆。而此间中国买家也同样是购买了1000万吨左右大豆,这等于美国投机基金卖单全部卖给了中国厂商。应该说,在中国春节前一段时间里,美国基金们心中肯定是忐忑不安,原因在于自己布下了创出历史最大数量的空单后,因为8万手空单几乎占到美国大豆期货总持仓的40%,价格仍然很难出现有效下跌,低位买盘仍然源源不断。或许可以说,正是因为美国基金察觉中国对大豆需求超过了自己预测,才导致了基金平仓动作出现。

    可以说,在这个价格暴涨中,中国大豆厂商成为最大赢家。如果按照去年下半年平均进口点价格533美分计算,到目前中国进口的1000万吨大豆已经增值30亿元人民币。中国厂商在世界大豆价格战争中,终于扬眉吐气地做了一次大赢家。

    除了中国以及世界大豆需求旺盛外,另一个让美国基金空头汗颜的是美元继续贬值。从2月8日开始,美元汇率从去年底开始反弹出现夭折迹象,到3月5日,美元指数从85.3点下跌到82.5点,下跌幅度达到3.3%。从技术图形上看,美元指数仍处于长期下降通道中。美元持续贬值,使得商品具备了保值功能,这也是美国基金不愿长期持有农产品空单的原因之一。

    短期见顶时间大致在3月中旬

    美国大豆期货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存在每13周运行一个波段的规律。由于过去四周里价格涨势非常凶猛,这从技术上意味着过去七个月振荡探底走势格局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价格已经进入一个反弹波段。如果这一反弹周期也是运行13周,那么这一波段将至少维持到5月6日。当然,5月6日可能是高点,也可能是低点,笔者判断出现回调低点的可能性较大。

    国际大豆价格从2月7日开始上涨,主要借助的基本面题材是南美干旱。据巴西分析机构Agroconsult3月4日预测,巴西2004/05年度大豆产量将仅有5310万吨,比美国农业部2月份预测的巴西产量6300万吨减少1010万吨。而目前多数机构对巴西大豆产量预测都在5600万吨以上。南美干旱的不断恶化,有力支持了美国大豆期货价格。但是,由于价格持续18天暴涨已经将天气问题消化殆尽,其对价格向上推动作用减弱。因此,笔者预测美国大豆期货价格第一波上涨高点位于650至680美分,短期见顶时间大致在3月中旬。

    价格如果能够出现回落,那么动力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美国和南美豆农抛售,二是美国基金停止买入。到目前,美国基金持仓从春节前的净空单8万手,已经全部平仓完毕。除非基金将价格看到1000美分,出现这一可能的唯一条件就是美国新年度产量大幅减产,但是5月份前仍看不到征兆,否则,基金就此继续大幅增加多头的可能不大,等待回调建仓可能是基金的选择。

    在大豆市场价格新的变动主导力量中,我们始终都不能忽略农民。去年9月份以来,全球农民惜售大大支撑了供应量异常庞大的大豆市场价格。但是,随着代表全球价格基准的美国大豆期货价格暴涨,美国、中国、南美农民销售愿望会逐渐加强。笔者认为,美国农民能够普遍认同的集中抛售价格水准不应低于650美分,相对于国内市场东北收购价格而言,这一价格水准应为2700元,这些价格也将成为大豆市场未来反弹重要阻力。

    笔者预计3月中旬左右,国内外大豆价格仍将可能会出现回调。虽然南美大豆出现干旱,但是全球大豆在2004/2005年供应量仍是非常巨大。去年美国增产1800万吨,中国增产300万吨左右;而南美虽然出现干旱,但仅仅是产量比预期数字大幅降低,减产可能性仍很小。美国农业部2月份预测巴西和阿根廷今年产量总计为1.02亿吨,即使因为当前干旱产量将这一预期调减1000万吨,降低为9020万吨,仍高于上年的8660万吨实际产量水平。到目前为止,美国、中国、南美豆农销售进度大大低于往年,特别是巴西,由于巴西货币雷亚尔升值,农民销售速度更是异常缓慢。当然,如今价格涨上去了,农民销售自然会逐步加快。

    进入3月中下旬后,南美产量也基本盖棺定论,天气对价格行情影响已经不存在了,美国大豆期货价格将失去最大支撑力。但应该看到,在大豆暴涨后,大豆价格相对于玉米比价大幅提升,也会对农民播种意向产生影响。3月末美国种植意愿调查报告出台后,即使是利好,由于已经提前消化,也可能成为价格下跌的转折点,如果3月中旬价格没有下跌的话。综合来说,3月中旬前后、最迟3月底,在全球豆农集中抛售压力下,大豆价格仍将可能振荡回落,回落时间可能会延续到5月初,美国大豆期货回落目标位置大致为550至560左右。

    5月份后有望再次回升

    5月份后,北半球大豆生长天气问题将备受关注。对于作物生长气候来说,一般都有大小年之分,北半球大豆产区包括美国和中国2004年风调雨顺,2005年发生灾害天气的可能性较大。如果处于北半球的美国和中国大豆主产区在2005年夏季再次出现干旱,那么价格将可能从5月份开始再次回升。届时视干旱程度,价格将挑战700、800水平。这一判断基础来自于全球大豆需求的旺盛,在大豆需求旺盛背景下,无论哪一产区出现减产,对大豆价格上涨推动作用都是不可估量的。同时,在2005年5月份后,全球农民大豆销售压力也已经基本释放。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