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美豆的盛衰周期指引未来
我们从美豆长期走势图发现,一个起自七十年代金本位崩溃后重组的金融市场,其价格体系重新进入另一个大型箱式波动之中,而且这一模式不仅在大豆市场上,在其他商品以至 CRB 商品综合指数,均体现出同样的相似性,故我们称之为区域内的循环波动,之所以认为它是循环式的波动,是因为这是一个由多商品共存的具有规律性的且明显的周期性商品运动。
从美豆30年的走势图观察,显然有一个波动周期值得留意,分别是: 1971-1973 年的急涨期,1986-1988 年的另一轮急涨期,我们将其标识为大型的巨浪[X],两者相距 13-15 年,若由 1988 年推算 13-15 年,则为 2001 或 2003 年,正好大豆 2001-2002 年之间产生了近年重要的大底,与 1986 年的低位基本一致,因而我们亦将这一波升浪标记为 [X] 浪,显示这是 70 年代以来的第三个牛市行情。基于上述认识,可以这样认为,七十年代的第一次金本位制度的大变革而有所不同外,其后大豆价格均未超越 400-1000 美分以外的区域。所以,如果未来没有其他可预见的重大金融事件的发生,大豆(或者其他商品)的长期价格波动相信不易越出七十年代的高低范畴。

涨跌轮回的余波,幅度逐级下降
美豆 30 年来的走势历程显示,商品的牛熊市势在转换过程中的波动往往是极其巨大的,一旦这牛熊市势上演完毕,随后的波动将逐步趋于平淡,市况的上下震幅将大大缩小,如大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末等三次大跌市之后,大豆市况一直维持长期窄幅波动状态。我们认为,这是金融市场的一般性规律,了解诸如大豆等商品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式的上下波动后,我们相信这些大豆等品种未来一段颇长时间内其波动区间将慢慢收窄,前期一面倒或单边市的机会将大为减少。因此,投资者在未来的操作策略中应把握好这一总体思路,避免一面倒地看多或看空,要适时根据行情的变化作好合适的买卖策略。
循环及波动现象显示中级反弹已趋形成
再从近年来的价格波动分析,笔者发觉美豆趋势大致上呈现 30-32 个月左右的底部至底部的周期,如 1999 年 7 月至 2002 年 1 月,其运行合共 30 个月;此后由2002 年1 月开始,到去年 11 月的 500 美分低位,已达到 32 个月,显然已具备形成周期性转势或作出大型反弹的时间之窗。

"井喷"性质意味是一轮级别较大的反弹
显然,近两周大豆暴涨行情的确触动了市场神经,内外盘联诀上演挟空市况一举扭转了持续近一年的弱势,由于多头主力使用了"井喷"方式操作,人气迅速得到凝聚,做多心态也慢慢地得到恢复,因而合演了一幕一年来所罕见的挟升行情。一般来说,上升市况有两种:其一是缓幅上扬,人气多以慢热为主,运行时间较长一些,这类行情又分为强势反弹及弱势反弹;其二是主力扫货入场,人气猛然聚集,升势较急,时间较短,这类一般多在强势市的末段或行情突然后的初段出现。
显然,目前是前期弱市行情出现突破后的初段,由于采取了快速挟升性质,意味着行情并非一般的小反弹或短暂行情,而是一波具有次高级性质的大反弹,是对持续一年大跌市作出大报复的行动,虽然升势过快会引发随后的大震仓的可能,而大豆市场中期转好的势头正在加强。

近期在高点有大震仓的可能
对于短期来说,经过连日来单边猛涨之下,最近几日上下波动越来越大,忽起忽落的势头说明前期投资者全力做多的心态已有所分化,部分多头已开始获利平仓,而部分空头力量正在加强,由于"井喷"的尾声多会以大震仓的形式出现,在未来数日里行情将持续洗仓。具体来看,连豆9月合约下穿5日线后已宣告调整市的开始,短期震荡将加剧,不过若市况出现一次快速下调至10日线或2850点附近反而有一次短线做多的机会。
当然,由于大豆经过三周大涨后,期豆已迅速摆脱低价区而跃上历史较密集的中价区域,意味着半年来超低的豆价已返回至合理的心理阶段,随着市场多空角力的加强,前期单边趋势将很难长期维持,因此,未来一个月豆价将会以反复整理为主,高沽低揸可能是较好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