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撇清”操纵嫌疑
美方这次来华的原因,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会长曹绪岷表示是为了避免重复去年的大豆危机。
资料显示,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 大豆期货价格,从2003年中的500多美分一直涨到2004年五六月份的1000多美分,大豆价格创下近30年来最高。此后,大豆价格急剧下跌。国内大部分企业在价格高位进口了大量大豆,最终损失惨重,多数企业减产或停产。而国内一些进口商的违约也使中外大豆贸易纠纷不断。
对于危机爆发的原因,业内一种较强的声音认为是美国基金操纵大豆价格,狙击中国进口商。对此,CBOT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伯尼·丹给予了明确否认,他不客气地认为,中国企业当时受损的可能原因是风险防范不足。美国大豆协会首席执行官史蒂夫·沈士奇也分析说,去年上半年大豆价格创30年来最高纪录,是由于大豆收成不好,后来美国大豆出现历史性丰收,价格因此下滑一半。
由于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大豆数据不准且往往有利于美国大豆的销售,引起了国内对市场广泛使用的美国农业部报告公正性的怀疑。曾在美国农业部任职的美国大豆协会首席执行官史蒂夫·沈士奇苦笑着说,“预测往往是不准确的,预测也从来都不是完美的,不是过高就是过低。”但他坚决否认预测人为操纵的可能性。
缺乏自己基础数据是关键
在正式研讨会上,绿谷粮油食品公司总经理高崇辉分析认为,不是美国基金有意在大豆市场狙击中国人,而是中国人给了美国基金狙击中国人的机会。他说,中国进口商没弄清楚2003/2004年度世界大豆供求状况,CBOT大豆价格由上年度末500多美分上涨到700多美分,主要是美国大豆严重减产引起。但由700多美分涨到1000多美分,主要是由于中国进口商不了解中国大豆供求基本情况,在国际市场上大量买豆所致。
美国大豆协会驻中国首席代表雷天龙补充说,对一家美国的加工企业来说,绝不会仅仅依赖美国农业部提供的预测报告,平均一家加工企业有4到5个专门咨询机构,他们自己决定是否相信农业部的预测。
问题的关键并非国内进口商不会选择信息,而是别无选择。中国食土商会会长曹绪岷说,国内没有政府和中立机构发布权威信息。有专家说,国内一些权威信息机构的大豆数据不少都是与美国农业部相互佐证的。只要国内大豆产量、库存、进口量、需求等基础数据不扎实,建立在此基础上的预测必然就不准确。这次大豆危机暴露出了我国在数据收集和披露方面存在极大的漏洞。
高崇辉建议,中国要下大力气搞清楚国内大豆供求的真实状况,掌握好进口大豆节奏,这样才能在国内外的大豆贸易中掌握主动,规避风险。
不可忽视中国豆农利益
美方这次中国行并非一些媒体眼中的“危机公关”,其主要目的是巩固和扩大美国大豆在中国的市场,他们准备了一大堆推介美国大豆的资料。
中国是美国大豆的最大出口市场,美国大豆总产量的10%出口到了中国,总量占美国出口大豆的35%。中国进口大豆过半来自美国。面对另外两个大豆主产国——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加紧进入中国市场,稳定并扩大在华市场份额将成美国豆农梦寐以求的事。代表美国豆农利益的美国大豆协会、美国大豆基金会来华与中国大豆进口商、加工企业沟通,并持续与中国的养殖业者、饲料企业联系,为其提供技术与帮助。
遗憾的是,美国大豆协会似乎忽视了中国数千万豆农的利益。
尽管美国大豆协会驻中国首席代表雷天龙口口声声说中美大豆贸易并没有损害中国农民利益,但大豆主产区的农民和政府对大豆过量进口的埋怨仍不绝于耳。
由美国大豆协会委托中美两位学者所做的研究结论也证明这种抱怨是有道理的。报告指出,尽管中美大豆贸易总体对中国农民影响较小,但对收入影响较大。大豆贸易对大豆主产区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和安徽的影响最大,有时占到收入的10%到20%。特别是占我国大豆产量1/3的黑龙江省,农民所受冲击最剧烈,该省中等收入农民家庭收入因此下降了42.3%。业内人士指出,长远看来,美国大豆战略要成功绝不能以伤害中国豆农为前提,二者只能通过合作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