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植物油行业协会
近年来,我国大豆压榨能力超常规快速扩张,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4年9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委托我协会进行大豆压榨能力统计工作,并进行行业预警。 为此,我协会在有关部门和相关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与积极配合下,对全国大豆压榨企业进行了初步的统计调查。现将有关情况简述如下:
一、统计范围
针对这次统计调查所面对的实际情况,我协会确定,这次统计调查的范围是:我国大豆土产区和相关地区仍在运营的、日处理大豆200吨以上的压榨企业,并将我国已建成的日处理大豆 1000吨以上的压榨企业,作为这次统计调查的重点。
二、加工能力
我协会的初步调查统计显示,截止到2004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日处理大200吨以上的大豆压榨企业169个,总加工能力为日处理大豆23.37万吨,按300个工作日计算,折合年加工能力7010万吨。其中,日处理大豆1000吨以上的加工企业90个,平均日加工能力达2192吨,等于年加工能力5920万吨,占全部大豆压榨能力的84.4%。
三、产能分布
从初步统计调查来看,全国仍在运营的日处理大豆200吨以上的大豆压榨企业,分布在1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日处理大豆1000吨以上的榨油企业主要分布在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和广西等沿海地区。这7个地区共有千吨以上的大豆压榨企业63个,大豆日处理能力为14.4万吨,占全国千吨以上榨油企业总加工能力的73%。
四、压榨能力超过市场需求
从我国大豆压榨的资源供给来看,2004年国产大豆1800万吨之中,大体上有900多万吨用于榨油;同年进口大豆2023万吨。因此,2004年我国大豆压榨业的原料供给为2900多万吨,远远低于每年7010万吨的大豆压榨能力。
从豆粕的市场需求量来分析,2004年度我国国内的豆粕消费量预计为2100万吨左右,折合大豆2600多万吨;2004年度我国出口豆粕65.6万吨,折合大豆80多万吨。两项合计,2004年度我国豆粕的市场容量不到2200万吨,约折合大豆2700万吨左右。因此,现有大豆压榨能力是豆粕市场实际需求的2.6倍以上,大豆压榨业的年综合平均开工率不足40%。
五、主要问题
业内绝大多数企业认为,大豆压榨能力过剩,已经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产能过剩导致大豆压榨企业之间竞争激烈,加大了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二是大型大豆压榨企业的布局不尽合理,一港多厂的现象已经在大连、东莞等港口城市出现,更加剧了企业的经营难度和经营风险。三是大豆压榨企业之间争夺原料,采购分散,缺乏协调对外、统一订货的机制,增加了国内市场的不确定性。另外,仍有一些大豆榨油企业技术还不够先进,设备还比较落后,大豆榨油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的任务还相当繁重。
针对这些问题和我国大豆压榨业存在的其他问题,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产业政策,并在逐步落实。我们认为,当务之急是要采取措施,避免大豆加工能力的进一步盲目扩张,并要积极探讨业界的联合之路。
在此,我们希望社会各方投资者,要非常理性地正视大豆压榨能力过剩的现实,慎重抉择,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