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22日豆粕日评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02-23
     一、市场概况:

     1、现货方面:

     大豆:黑龙江地区大豆收购价总体坚挺,集贤地区收购价略涨20元/吨,报2470-2490元/吨。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黑龙江地区大豆存量仍较为充裕,约有240-250万吨油用大豆滞留在豆农和农场手中。

     豆粕:三天长周末假期过后,本周二CBOT大豆及其产品期货市场没能延续上周五的上涨势头,期价因技术性卖盘压制最终大多明显收低。现货方面,国内豆粕市场压力不减,本地需求疲弱,部分油厂已经停产,市场价格下滑10-30元/吨,具体情况如下:

     黑龙江集贤地区报2240-2250元/吨,订货客户略有增加;江苏及以南地区报2360-2440元/吨,张家港地区报2440元/吨,跌20元/吨,成交2420-2440元/吨;连云港地区出厂价在2380元/吨;山东地区报2380-2450元/吨,跌10-30元/吨,成交2360-2420元/吨,部分油厂停产待豆,本地存在高报低走现象;辽宁地区报价下滑,其中沈阳地区报2360-2370元/吨,成交2350元/吨左右,大连地区成交2340-2370元/吨;秦皇岛地区报2350元/吨,跌20元/吨,三河地区报2400元/吨,成交2380元/吨左右;广东地区报价在2340-2400元/吨。

     国际方面,分析师称,考虑到阿根廷本周预期降雨以及高致病性禽流感在欧洲蔓延等利空消息影响,上周五的大豆市场涨幅被认为表现得有些过激,因此周二当天市场对此做出修正。从盘面看,基金和商业公司的抛售行为是当天期价下行的主要动力。南美方面,周二,CBOT南美大豆期货合约也均收低,主力5月合约收盘616美分/蒲,较上周五下跌14美分。据气象机构周二早些时候的预报称,在本周初高温干燥天气后,阿根廷大豆主自周三开始出现急需的降雨;巴西大豆主产区未来几天仍有一些零星降雨,几乎没有什么干旱威胁。巴西农业咨询机构AgRural周一报告预测巴西2005-06年度大豆产量将达5620万吨,较1月份预测以及去年8月份的首次预测分别下调了2.3%和3.2%,巴拉那、南马托格罗索以及巴伊亚等州局部干旱问题是大豆产量预估下降的主要原因。

     国内方面,由于美豆的高库存以及南美天气好转及丰产压力使得市场利空局面凸显,再加上禽流感在欧亚大陆的全面爆发,豆粕市场面临的形势变得空前严峻。针对各国近期出现的禽流感疫情,国家质检总局2月20日发出紧急通知,对鸟类进出口设限,以最大限度防范禽流感在我国的传播。目前禽流感在全球的扩散速度正在加快,受感染的国家和地区也呈增加趋势,这一切均对养殖形势呈现不利影响,原料市场也因此受到打压,油厂反映目前成交较差,市场大都持观望心理,部分厂家已经停产待豆。广东地区消息,本地油厂豆粕报价2400元/吨,成交价2380元/吨。东莞富之元油厂今天停工待料。有油厂已将3月份豆粕预售完毕,开始预售4月份的豆粕。总体来看,美盘已在基本面巨大的利空压力下开始走低,豆粕疲弱态势尽现,这印证了部分市场人士上周末豆粕小幅反弹时所抱的怀疑心理。不过从另一个角度分析,由于粕价的持续走软,油厂压榨利润缩水,因此用停产、限产等手段来控制市场的豆粕供应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减慢了粕价的下跌步伐,但粕价短期内仍难以摆脱低迷态势,建议谨慎入市。(仅供参考)

     2、期货方面:

     周二,CBOT大豆市场收低,主要因为天气预报称,本周阿根廷将会出现降雨,而且欧洲禽流感局势令人担忧,也给大盘带来了压力。CBOT大豆期货收盘下跌9美分到13.75美分不等;其中3月大豆收低13.75美分,报587.5美分/蒲式耳;5月大豆合约收低13.5美分,报601美分/蒲式耳;7月大豆收低13.75美分,报610.25美分。5月豆粕收低5.00美元,报每短吨182.20美元;5月豆油收低0.22美分,报每磅23.49美分。

     二、价格动态:(上午报价)

     黑龙江集贤地区2240-2250元/吨

     京津冀地区2360-2400元/吨

     辽宁地区2340-2380元/吨

     江浙地区2380-2440元/吨

     河南地区2400-2450元/吨

     山东地区2380-2450元/吨

     广西地区2400-2440元/吨

     广东地区2340-2400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