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2004年国内7个省区大豆品质鉴定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02-22  
    从10月25日至11月30日收到各省区样品217份,其中207份样品按2004年大豆品种抽样信息表要求填写抽样单,200份样品数量达到在1kg以上,除一份样品带有较多泥土外,所有样品收获质量较好。

    各省区的大豆抽样工作,基本按照高油大豆良种及推广面积计划安排和2004年高油大豆田间抽样操作规程(试行)抽取,抽样地区包括:内蒙古8个旗市、吉林7个县市、黑龙江省23个县市、黑龙江省农垦系统20个农场、辽宁省13个县市(比计划7个县市多增加了6个县市)、安徽1个县、河北1个县、河南1个县。总计抽取217个样品,其中:内蒙古35份、吉林省15份、黑龙江省市县及农垦系统134份、辽宁省23份、安徽省4份、河北省3份、河南省3份。

    1、高油大豆示范区抽样品质鉴定总体水平

    217份大豆样品百粒重平均值16.9g,变幅为10.4g~28.7g。其中安徽省4份样品平均值22.2g,河北省3份样品平均值19.7g, 辽宁省23份样品平均值20.7g,河南省3份样品平均值18.1,吉林省15份样品平均值17.8g,内蒙古自治区35份样品平均值16.8g,黑龙江省134份样品平均值16.0g。安徽省大豆百粒重最高,黑龙江省大豆百粒重最低。

    217份大豆样品粗脂肪含量(干基)的平均值21.0%,最高值23.68%,最低值18.19%,粗脂肪含量大于22.0%的有垦鉴25、垦农18、垦丰9、宝丰7、垦鉴18、绥农11、黑农45、黑农37、黑河17、合丰42、吉林35、岫豆9411、东农46、疆莫豆1号等14个品种33份样品。

    河北省3份样品粗脂肪含量平均值19.5%;安徽省4份样品粗脂肪含量平均值20.0%;河南省3份样品粗脂肪含量平均值20.2%;辽宁省23份样品粗脂肪含量平均值21.0%;吉林15份样品粗脂肪含量平均值21.1%;内蒙古自治区35份样品粗脂肪含量平均值21.0%;黑龙江省134份样品粗脂肪含量平均值21.1%。粗脂肪平均含量较高的地区为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和辽宁省北方4省区。

    217份大豆样品粗蛋白质含量(干基)的平均值39.2%,最大值46.1%,最小值34.5%。安徽省4份样品粗蛋白质含量平均值44.5%,河北省3份样品粗蛋白质含量平均值43.4%,河南省3份样品粗蛋白质含量平均值43.1%,辽宁省23份样品粗蛋白质含量平均值40.3%,吉林省15份样品粗蛋白质含量平均值39.3%,内蒙古自治区35份样品粗蛋白质含量平均值39.4%,黑龙江省134份样品粗蛋白质含量平均值38.6%。粗蛋白质平均含量较高的地区为安徽省、河北省、河南省。

    本次抽查样品中粗蛋白质、粗脂肪总量大于60%(干基)的,黑龙江省有60份样品占134份样品的44.7%,吉林省有11份样品占15份样品的73.3%,辽宁省有19份样品占23份样品的82.6%,内蒙古自治区有24份占35份样品的68.6%。

    2、分省区统计高油大豆品质鉴定结果

    分省区统计大豆粗脂肪含量大于22%的样品数量和所占比重:

    黑龙江省有垦鉴25、垦农18、垦丰9、宝丰7、垦鉴18、合丰42、黑农37、黑农45、东农46、绥农11、黑河27、黑农45等11个品种30份样品粗脂肪含量大于22.0%,占本地区本次抽样24个大豆品种的45.8%,134份大豆样品的22%。

    内蒙古自治区有垦鉴25、垦农18、疆莫豆1号等4个品种4份样品粗脂肪含量大于22.0%,占本地区本次抽样19个大豆品种的21.0%,35份样品的11.4%。

    吉林省有吉林35、吉林47等2个品种2份样品粗脂肪含量大于22.0%,占本地区本次抽样6个大豆品种的33.3%,15份样品的13.3%。

    辽宁省有1个品种1份样品粗脂肪含量大于22.0%,占本地区本次抽样7个大豆品种的14.3%,23份样品的4.3%。

    安徽、河南、河北等三省本次抽样10个大豆品种的粗脂肪含量均未超过22.0%,其中粗脂肪含量为21.0%的豫豆19是含量最高的品种。

    对高油大豆鉴定结果的讨论(以黑龙江省为例)

    1、黑龙江省2004年与2002年两年度间大豆含油量的比较

    2002年黑龙江省13个高油品种的106份样品粗脂肪平均含量为21.5%,2004年本次抽查26个品种134个样品粗脂肪平均含量为21.1%。分析年份之间的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是2004年黑龙江省大豆开花结夹期长达40余天严重干旱造成百粒重平均下降2个百分点,脂肪含量平均下降了0.5个百分点以上。

    2、与美国2号大豆的比较

    2004年度黑龙江省高油大豆品种垦鉴25、垦农18、垦丰9、宝丰7、合丰42及绥农11等6个品种平均含油量在21.3%以上。占本次抽查26个大豆品种的23%。吉林省高油大豆品种吉林35、长农13两个品种平均含油量在21.3%以上,占本次抽查6个大豆品种的33%。内蒙古自治区高油大豆品种蒙豆9、蒙豆12两个品种平均含油量在21.3%以上,占本次抽查19个品种的10.5%。这些品种能够达到美国2号大豆最低含油量的要求。美国2号大豆含油量最低要求为18.5%(13%湿基),相当于大豆含油量21.3%(干基);蛋白质含量最低要求为35.5%(13%湿基),相当于大豆蛋白质含量40.8%(干基)。

    2004年黑龙江省26个品种134份样品粗脂肪和粗蛋白质总量(干基)平均为59.5%,比美国2号大豆粗脂肪和粗蛋白质总量62.1%(干基)低2.6%。吉林省6个品种15个大豆样品粗脂肪和粗蛋白质总量(干基)平均为60.6%,低1.5%,辽宁省7个品种23个样品粗脂肪和粗蛋白质总量(干基)平均为61.3%,低0.8%,内蒙古自治区19个品种35个样品粗脂肪和粗蛋白质总量(干基)平均为60.5%,低1.6%,均低于美国2号大豆。

    安徽、河北、河南三省10个样品的粗脂肪和粗蛋白质总量(干基)平均在63%以上,分别为64.4%、62.9%和63.2%,均高于美国2号大豆最低要求。

    3、以美国2号大豆作为衡量标准,将多点抽样检测结果平均含油量在21.3%(干基)以上的认定为高油大豆品种。2004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40个品种中本次抽样大豆品种为17个,而达到这一指标的垦农18、垦丰9、东农46、绥农11、黑农45、合丰42、垦农5等7个高油品种平均含油量为21.9%,其种植面积总计为687万亩,占2004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5256万亩的13.1%。

    4、将多点抽样粗脂肪与粗蛋白质总量检测结果达到60%作为衡量标准,认定为大豆蛋白质、脂肪兼用品种。2004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40个品种中本次抽样大豆品种为17个,达到这一指标的绥农14、合丰41、黑河19、合丰40、合丰45、东农44、黑农37、绥农4、垦农19、等10个品种,平均蛋白质和脂肪总量为60.8%,其种植面积总计为1852.6万亩,占2004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5256万亩的35.2%。

    因此,仅以本次抽查黑龙江省26个大豆品种134个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主栽大豆品种中高油品种和蛋白质脂肪兼用品种种植面积约占大豆总种植面积的48.3%以上。高油大豆品种比蛋白质脂肪兼用大豆品种的含油量约高1%。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