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年后将会出现农民抛售高峰 今年,国家减免农业税和给予相应补贴的优惠条件让农民得到了实惠,使得农民手头比较宽裕,不必像往年一样要在年前大量抛售新豆。新豆最需要兑现现金的时间是大豆春播前,由于购买种子、化肥,支付土地承包费用等相关费用都发生在这一时期,农民如果不在这个时期兑现,将直接影响一个年度的收入,所以这个时期将会出现农民销售大豆高峰,甚至会出现不惜低价销售的现象。
南美新季大豆产量预增 据美国农业气象机构Cropcast在1月28日公布的报告报示,巴西大部分农作物产区天气良好,部分地区的天气状况甚至非常理想,大豆作物长势估计将远远好于上年同期。Cropcast预计2004/05年度巴西大豆产量为6145万吨,高于上年度的5364万吨。预计2004/05阿根廷大豆产量为3564万吨,高于上年度的3254万吨。目前美国农业部预计巴西2004/05年度大豆产量为6450万吨,高于上年度的5260万吨。预计阿根廷大豆产量为3900万吨,高于上年度的3400万吨。
豆油进口量可能大幅增加 根据阿根廷农业秘书处上周四发布声明称,我国已表示不会对阿根廷豆油进口加以更严格的限制。此前由于我国在去年10月实行了新的豆油进口标准,给阿根廷豆油出口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由于阿根廷廉价豆油的冲击,势必会影响到国内油厂的压榨利润,从而进一步影响市场对国产大豆的压榨需求量。而且在2005年中国食用油进口配额内,豆油配额数量为358万吨,较2004年增加了46.9万吨。
1月下旬国内港口进口大豆到货量预计为56万吨
根据调查,1月下旬全国各港口总共到了10船进口大豆,总量为56万吨,和中旬的到货量基本持平,中旬的到货统计调整为58.5万吨,整个一月份的到货量预计为153万吨,位于我们原先预测的150-170万吨的下限,有两艘原定于1月底到港的船只推迟到了2月初。
1月份的到货已成定局,到货量小于需求量,有一部分需求要靠消耗库存来满足,因此估计国内的进口豆库存有所减少,据有关机构预测,目前国内各港口的进口豆库存在130万吨左右,而12月底的库存在170万吨左右,减少了约40万吨。
我们对后期国内的大豆供应量作一个预测,预计2月份约有165万吨美国大豆运到国内,2月份正值春节,大部分压榨厂会停工几天,而且2月份也是油粕消费淡季,压榨量肯定会下来,所以预计2月份的供需基本平衡,这样,仍有约130万吨的进口豆可以转到3月份来消费。目前中国还有130万吨美国豆正在等待装运,假定这130万吨大豆全部在2月份装运,在3月份到国内,3月份的供应量必定不成问题。
那么4月份的供应是否会有问题呢?有人担心中国现在不买美国豆了,买南美豆的话4月份到不了国内,所以4月份进口豆会很少,可能无法满足需求。我们从三个方面来排除这一忧虑:首先,国产豆到目前为止才卖出了近一半,还有另外一半的国产豆将在年后卖出,估计3、4月份的出货会比较集中,国产豆的消费增加了,进口豆的需求自然就减少;其次,东南亚禽流感对南方地区养殖业是一大威胁,估计年后该地区的豆粕需求偏弱,压榨量会保持在相对低水平;最后,虽然中国将逐渐转向采购南美豆,但对美国豆的采购并不会完全中止,从过去五年的历史看,每年2、3月间,中国平均采购93万吨美国大豆,除了上个年度因价格飚升完全停止了采购外,其它四个年度的采购量最多接近150万吨,最少也有45万吨,估计今年的采购量也会介于这一区间之内。所以,总体看来不必担忧年后的大豆供应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