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豆至今还看不出有止跌企稳大幅反弹的迹象;而沪铜呢,到目前为止仍是牛气冲天,根本不给看空者一个改错的机会。这就是猴年的"猴"特征。我们应该感谢"猴哥",如果不是他用金箍棒把CBOT大豆价格从1064美分/蒲式耳打回原形,最低至501美分/蒲式耳,不知又有多少亿的真金实银流入到美国贸易商及豆农的手中呢!
而05年是鸡年,是比较平稳的一年,是力求耗费小的精力不断获得小的收获,小心谨慎,不可贪高求大的一年,所以,大豆期价的波动幅度也不会太剧烈,将是平平淡淡的,就象我们每天平平淡淡生活一样,这才是真!--是为题记。
下面主要分三部分加以说明:
第一部分 2004年大豆市场行情回顾
第二部分 两次被国际炒家狩猎的教训及反思
第三部分 2005年大豆市场行情的展望
第一部分 2004年大豆市场行情回顾
2004年大豆市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市场)呈现出空前的大震荡,先是暴涨继而呈现出暴跌的走势。中国整个大豆行业在这场充满风险又机遇多多的市场上又一次成了国际炒家狩猎的对象。从这场博弈中我们看到了我国大豆行业从政策性失误、前瞻性不足以及与国际炒家一交手就自认是铁定输家的怯惧心理,出现了智慧上的盲点。全然没有与国内中散户对垒时的那种勇气和霸气,主力在CBOT大豆及连豆市场的迥异表现让我们期货人士鄙夷,同时也颇感滑稽。
下面从国内及国际市场等几方面对2004年大豆作一下回顾:
一、对04年行情"展望"的回顾
04年1月31日笔者也写过一篇对03年大豆市场的回顾及04年的展望,题目叫《流泪的红烛》,发表在华证期货网左上角"年度回顾与展望"中。
由于无论是在对04年大豆市场回顾及05年展望中,都要涉及到文中用波浪理论对目前大豆市场的分析和研判,以显示它的连续性。
在"展望"中说:04年是猴年,期市的价格会表现出猴性的特征--即上窜上跳,非常活跃。但总趋势是向下的,04年将以阴烛报收。
并且接着断定:"从2003年11月25日起,我认为大连大豆运行在第五浪中","待(04年)四月中旬之后,期货价格会不断向下,尤其是远月如04年11月、05年1、3月等,都将见到2800,如果2800有效下破,不排除下跌到2600的可能。"
最低价为04年8月12日,周四创下的2585元/吨),05年1月(最低也是04年8月12日创下的2537元/吨),还是正在运行的05年3月(最低为04年11月5日,周五创下的2500元/吨),05年5月(最低价为04年10月18日,周一创下的2513元/吨)所应验。
并且说"第五浪如果运行完毕(无论成功浪或失败浪),接下来将有一个深幅的调整,且是对第一浪到第五浪的整个大调整。"
以上的打引号都分别在《流泪的红烛》对04年大豆的展望中,且已交割或正在运行的行情均在验证,并且笔者认为,目前整个大豆市场正运行在调整大A浪的末端,大约要在05年3月初结束(因为从04年3月大豆市场调整开始,至05年3月初,正好是13个月,这"13",本身就是神秘数字的第6位;且3月初又是调整以来的第49周,这是我们期货大师江恩特别推崇的一个数,即"7*7=49",至于接下来如何运行,那是后面05年展望中的内容了。
二、对大连大豆市场的回顾
从03年10月1日以后,我国整个大豆市场都陷入了思维的停顿状态,一切惟CBOT大豆及美国农业部并不严谨的月度报告是瞻。豆农对一下子黄豆成金豆感到欢欣鼓舞,神秘兮兮,神情紧张;贸易商为刚一脱手就每吨少赚几百感到大惑不解,后悔不迭;而油脂商都看到飞涨的豆油和豆粕,以为压榨的暴利即将来临而欢呼雀跃,无论什么样的天价豆他们都悉数吃进,能贷到的款子几乎全部变成库存,全然不觉国际炒家在为我们挖陷阱。这就是造成04年大豆风波的主要根源。
下面分四阶段对连豆加以说明,为了清楚起见,前3个阶段以04年9月的大豆合约为例,运行到04年4月5日,周一的4100元/吨,也就是完满的第五大浪运行完毕。而第4部分就是一直延续至今的大A浪调整,为了更清楚,以05年5月合约为例加以阐述。
1、 突破盘整区后的快速拉升阶段(从04年1月2日周五的低点3345狂升至3月2日周二的最高3811)
04年9月的合约在03年11月3日,周一以3420的高价完成了最具爆发性的第三浪后,就进入了第四大浪的调整(于03年11月25日结束),然后进入到第五大浪的1、2小浪,价格均表现在高位盘整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04年春节前的4个交易日(即1月13--16日)收盘价均已站到了由03年11月3日的最高点3420与03年12月10日的最高点3424的连线之上,预示着大豆期价还有一段涨幅。
但春节过后,禽流感在东南亚一带肆虐,甚至波及到我国数省,加上我们休盘期间,CBOT大豆毫无建树,且比春节前有所下跌,所以,春节一回来就暴跌,从节前的1月16日的最高点3470直跌至2月3日的最低点3280,共190点。
从04年2月3日,周二的最低点3280开始,期价就象一匹脱僵的野马,与CBOT大豆一道互相加强,互相拉抬,直到3月2日周二的最高点3811,完成了第五大浪的第3浪,持仓量也从04年1月2日的88330手猛增至3月2日的373330手,增长了近5倍。大批的看空者每天都惴惴不安,度日如年,经受着心灵上的折磨和煎熬。
2、 最后的疯狂阶段(由3月2日至3月23日,周二达到的最高点4034,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五大浪的第5浪,其间,3月9日,周二回调至最低点3615)
在这最后的疯狂阶段,CBOT大豆勇猛地冲破了千点大关,国际及国内媒体纷纷预测CBOT还将不断创新高,直至1200美分/蒲式耳之上,由于媒体及专家的大肆渲染,让再坚定的空头也发生了动摇,他们的心灵开始扭曲,纷纷采取部分砍仓,部分锁仓的战术,以对付每日由于价格上涨而日益减少的保证金。
从3月9日,周二的最低价3615算起,直至3月23日,也是一个周二的4034高点,期价在短短的14个交易日内就净升了419点(4034-3615)。心态再好的投资者坐上了空头这趟破财的战车也会焦虑呀!虽然这个痛苦已快到尽头了,但由于大多数投资者根本看不到这一点,也有的从空头这趟车上纷纷换到多头这趟接近死亡之旅的看似充满魅力的车上了。
3、 多头陷阱阶段(从04年3月23日至4月5日,周一达到有史以来的天价4100元/吨后,市场终于完成了多头陷阱的布阵,那么完美,以致于回头再看时怎么也让人难以置信--多头市场就这么完结了吗?)
大连大豆04年9月的合约从3月23日开始,精心布置的这座多头陷阱,在既有成交量的配合(4月5日成交量为456680手),又有持仓量呼应(4月5日持仓量为406230手),收盘价奇高(为4096,而最高价才4100),几乎无上影线的66点大阳中,将做多的人罩在里面,从此空头肆虐,多头暗无天日。
有趣的是,就是在这一天--04年4月5日,为数不少的中大户空头,他们一直是坚定空军主力,在3月23日那次破4000见到4034时他们还对后市抱无限的看空信心的人们,今天将成千上万手的空单砍头,而又补了成千上万手的多单,最后加入了看多的阵营。
期货理论书上说,最高点从来就不是多头买出来的,而是空头不计血本地砍上来的;同理,最低点亦是多头止损而出现一个抛售高潮而打出来的。这个让人值得记住的日子--04年4月5日,对这个理论作了完美的诠释。
我们应该知道有些钱是不可赚的,正象大豆4000元/吨以上或铜31000元/吨以上作多,这就是要理性,不可狂热;我们也应该知道有些钱是可赚的,正象未来A0505达到2450元/吨附近去做多。市场会不断让我们理性,让我们成熟,用它那财产再分配的无形之手。
4、 大调整开始(从04年4月5日开始,大连大豆市场进入了对第一大浪至第五大浪的全面大调整,以05年5月合约为例,现在是大A浪调整的末端)
05年5月的合约最早从2002年3月15日,周五开始交易的,该合约的最低价为2002年4月12日,周五的2094,而最高价为2004年3月24日,周二的3678。
那么,看A浪的调整幅度,相对整个升幅1584(即3678--2094)来看:
A、0.382的点位为:3073(即3678-1584*0.382)这个调整点位最初在04年5月17日,周一那天已经达到,即那天以跌停板3029报收。
B、0.5的点位为:2886(即3678-1584*0。5)这个调整点位最初在04年7月7日,周三那天也已经达到,那天最低到达2845,而以2870收盘。
C、0.618的点位为:2699(即3678-1584*0。618)这个调整点位最初在04年7月23日,周五那天达到,那天以最低价2651开盘,而收盘却达到2739。
而目前,A(3073)、B(2886)、C(2699)这三个调整点位均成为强阻力和阻力位。并且曾在04年10月18日,周一甚至达到2513的低位,那么,下一步会到达什么点位呢?这是要在05年大豆展望中具体阐述的一个问题。
截止04年12月31日,周五最后一个交易日时,05年5月合约收盘价为2615。
在目前豆一和豆二交易品种中,除豆二05年5月合约持仓勉强维持在万手以上,豆一05年5月合约始终维持在32万手以上,其他月份的持仓均寥寥,没有超过七千手以上的,所以,无疑A0505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充当霸主地位,主力多空双方都想在豆一的主流地位面临被豆二取代之时,在豆一之上作最后的较量,好给豆一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三、对CBOT大豆基金操盘手法的回顾
CBOT大豆从03年8月初的520美分/蒲式耳狂拉至04年4月5日的1064美分/蒲式耳,
然后又从16年以来的天价马不停蹄地打压到04年8月初的560美分/蒲式耳附近。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画了个圆圈。这一下把中国的大豆行业--无论是压榨业还是贸易商,几年的家底几乎圈了个精光。目前我们的整个大豆行业除了大批的倒闭外,其它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幸存下来,却也伤痕累累、元气大伤。默默地疗治着伤口。
我们怪基金在那儿呼风唤雨、兴风作浪;我们有些企业还怪美国农业部发布虚假信息、
芝加哥交易所和国际基金联手陷害等外部因素,就是不从我们自身的参与国际大豆交易水平低下,企业规避风险意识淡薄、没有真正有能力的操盘手,交易技巧及解读信息的能力低下等这些主观上去找原因。
因为客观原因是永远存在的,并不断翻新,只有我们的能力不断提高,达到破译对手的迷局,才能比对手站得高,看得远,从而不被其伏击和狩猎。
限于篇幅,这里只讲一个美国基金是怎么修筑跳水平台的这一个问题,也许并不一定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但从这个别人没有提出和研究的角度来看,就算是抛砖引玉,大概也是值得的吧!
我们看美豆03年8月合约交割时是03年8月14日,收盘价583美分/浦式耳,而接着在8月18开盘,收盘时为573美分/蒲式耳,其跳空缺口只有10点(即583-573)。而03年9月合约在9月12日交割时收盘价为648美分/蒲式耳,而再开盘时是9月17日,收盘为569美分/蒲式耳,其跳空缺口为79点(即648-569)。
而秘密就藏在03年11月合约中,它的交割时间为03年11月14日,收盘价773美分/蒲式耳,而又开盘时在11月17日,收盘价586。6美分/蒲式耳,居然在600美分/蒲式耳之下,其跳空缺口为186。4美分/蒲式耳。并且换月后的第三天即03年11月19日创下的低点570。3美分/蒲式耳很重要,在以后往往起到重要的支撑和阻力作用。
这186。4美分/蒲式耳对应于大连大豆是接近560元/吨的缺口,在大连市场换月中似乎还没有见过大于300元/吨的缺口。
如此大的缺口至少说明四点:
第一,基金对后市并不看好甚至是看淡后市的;
第二,给后续月份接货的或套保的投资者转抛带来巨大的换月成本,甚至没法操作;
第三,当月的换月收盘价586。6美分/蒲式耳在后来的运行中越来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是期价强弱的分界岭。570与586在目前运行的任何月份都是一个强阻力带。
第四,基金为跳水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从CBOT大豆11月的日线图可以明显地看到,03年10月30日,CBOT大豆03年11月合约创下了最高价802美分/蒲式耳,当04年3月24日和04年4月5日CBOT大豆04年11月合约两次创下最高点799美分/蒲式耳而不破800美分/蒲式耳之时,跳水的冲锋号就此吹响了。
当然,CBOT大豆十一月份还有很多让我们研究的话题,并且越研究越觉得我们离国际炒家的差距越远时,我们还能以从美国基金或芝加哥交易所或美农业部的欺诈身上找问题和毛病,而不从我们自身的技巧、交易水平、对国际炒家的操盘手法等研究不足上找毛病吗?若不从自身找毛病,我相信,被国际炒家狩猎的故事还将发生,并且也不仅仅限于大豆上,你信吗?
第二部分 两次被国际炒家狩猎的教训及反思
从2001年至今,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我国大豆市场发生了两次被国际炒家狩猎的"大豆风波"事件。在这两次风波中,国内大豆贸易商及油脂加工企业倒下了一批,也兴起了一批最近又倒闭了一批。这之间既有可见的经济损失,尤其是04年的这一次,信誉上损失也不小。
下面简要地介绍两次大豆风波的成因,然后从期货交易的角度对教训进行反思。
一、两次风波的成因
第一次风波发生在2001年下半年至2002年初。由于2001年6月6日,为了规范对转基因大豆进口的管理,保证国内食品及生物安全,我国农业部颁布了《转基因管理条例》。由于它的颁布,在客观上使大豆进口商及油脂厂担心原料供应短缺而大量突击进口。2001年7、8月份,国内大豆进口量出现大幅增加。当然,这次大豆进口也有国内在1999年恢复豆粕进口增值税政策的影响。这个政策直接导致进口豆粕锐减,使压榨企业具有丰厚的压榨利润,在利润的诱惑下,国内油脂厂迅速扩张,使总压榨能力达到4500万吨/年。随着规模的扩大,形成了抢抓进口大豆的局面。很快,国内市场出现了大豆供过于求。
而恰恰在当年,美国、南美大豆丰收,直接对全球大豆市场形成压力。
此外,同期欧洲又爆发了疯牛病、口蹄疫等意外事件。美国基金以瘟疫为题材,在2001年5月份,使CBOT大豆9月期货价格出现了419美分/蒲式耳的历史低点。这样使前期高价在CBOT上点价的企业蒙受了近500元/吨的损失,使大批的国有和集体企业倒闭或以体制不活为由,匆匆改制为民营企业。从此,国企在油脂加工市场的供应主渠道的地位被终结。
第二次风波发生在2003年底至2004年初,而受到重创的主要是近两年来新崛起的一些大企业,多数是民营企业。
由于美国连续两年大幅减产,全球油脂油料供应偏紧,CBOT大豆期货一路飚升,压榨利润相当可观,这样,油脂企业又来了一次急剧扩张,使年压榨能力已达6000万吨的规模,出现了严重过剩的局面。
尽管2003年底及2004年初东南亚一带及日、韩和我国相继爆发禽流感,本来这是一个重大的利空因素。但在美国农业部连续公布美国大豆库存减至二十多年来的低点,而CBOT大豆价格在基金的大肆炒作下,急剧狂拉,突破千点大关,创16年以来的新高,达到1064美分/蒲式耳。面对外盘的狂热,盲目崇尚美盘及洋专家而不屑一顾国内大豆期货专家的建议,从而使企业失去了判断力而纷纷在千点以上点价。在国内组成的大豆大军浩浩荡荡地在美国风光一番,高高兴兴地享受着美国人的美味佳肴时,他们并不知道吃的都是一枚枚难咽的苦果或炸弹。
等南美增产的预期及美国和中国大规模扩大种植面积的双重打击之下,从04年4月初开始,期价进入了狂跌阶段,到04年11月8日,CBOT大豆11月合约最低达到501美分/蒲式耳的境地,使先前在CBOT点价的企业每吨损失近千元。国内大豆市场出现了恐慌,相当多的油脂厂纷纷破产倒闭,从这次油脂厂的洗牌来看,未来合资企业将成为中国油脂行业的主体。1月16日,全球最大的合资榨油厂落户江苏的张家港,即福临门集团,它的整体生产能力达到日处理大豆1。2万吨,取代了美国ADM集团在巴西的日处理能力1万吨的工厂和荷兰鹿特丹日处理能力9千吨的工厂。所以,大型的合资企业将会陆续走上前台,主宰我国的油脂行业。
二、两次被狩猎的几个共同特点
第一,都是在有巨大压榨利润的前提下盲目扩张,第一次使年压榨能力达到4500万吨,第二次使压榨能力扩张到6000万吨。而每个企业为抢到原料而各自为政,都盲目扩大进口,没有一个行业来统一协调各方利益,致使大家要么一起暴富,要么一起完蛋,充分体现出中国人的劣根性。
第二,是以CBOT大豆开始时暴涨,待你点完价,定完货以后快速暴跌,从而使得快速被套牢而只有大亏。
第三,很少或根本不利用国内的大豆期货市场进行反向操作而避险。这是企业存在侥幸心理,既想赚压榨利润,又想赚原材料价差的钱,属于贪念所致。
第四,都是通过国际跨国公司来敲定价格及购买意向,这些绝密的商业机密完全暴露在对手面前,人家知己知彼,自然百战百胜。
三、不可在同一个市场中做套保
我们知道,有很多企业在CBOT大豆上点价之后,又在CBOT上做卖出套保,即使在南美进口大豆也是如此。
由于CBOT都是炒近月的习惯,而我们卖出的巨量套保盘是根本没有现货交割能力的卖空行为。而我们的操作方向及手量完全暴露在美国投资基金的视线里,他们很容易在现货合约上进行多逼空的操作,使你的套保成为只赔不赚的买卖。与其成为铁定的输家,倒不如以后在CBOT大豆上点价的同时,在连豆二号合约上做抛空的操作,至少自己的头寸是保密的,另外,如果真有逼仓的事情发生,也完全可以用进口豆注册成仓单交割,自然有大的胜算。
四、国内并不缺乏大师级的期货专才
2004年是中国期货界值得记住的年份,一方面三个交易所整顿以来首次上市了四个新的期货品种,另一方面是大量国人的真金实银被外国的投资家及贸易商通过期货运作而流失到海外,使国家及企业蒙受了巨大的经济及信誉上的损失。
于是,很多专家学者指出这主要是我国缺少期货方面的顶尖专家和人才。我觉得这种认识是十分肤浅和片面的。因为在国内并不十分规范的市场中,80%左右均是中散户,在超大户做错行情后动不动就拿几亿甚至几十亿元的资金"逼仓"的情况下,仍有大量的中小投资者理性运作,资金逐年稳步增长,这在业内已成不争的事实。其实,在国内期货界,大师级的期货专才并不少见。
中航油在国际油品上的博弈而败北并非缺乏人才所致,从公开的信息看,而是由于犯了两个最基本的期货常识性错误而导致一败涂地的:第一,作为油品需求方,本该做买入看涨期权,他却做的是卖出看涨期权,是交易方向性错误;这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第二条,作为最初交易的200万桶,由于原油的暴涨,他在一路亏损的情况下仍加死码,直到放大至5200万桶而被迫锁单和斩仓为止。
中航油55美元/桶左右斩仓后,原油价格就轻松又回到了近40元/桶的位置,于是陈久霖就说,"再给我2。5亿美金,我就能更好地回报股东和国家。"
其实,如果他不斩仓的话,我相信那个以2500美元起家而在油市上投资50亿美元的那个叫皮肯斯的美国人,早已将原油价格炒到60美元/桶以上了,因为基本面上有美元的持续疲软及金属市场走牛的支持,而技术面上用最简单的型态分析也完全支持原油上60美元/桶的高价。幸亏止损及时,不然,他所要求的那2。5亿美金也早已落入了国际炒家的手中了。
有人说,大豆市场我们可没犯原则性的错误,我们是做的买入套保呀?!可笑的是我们买到了波浪理论的发现者艾略特所指示的那个第五大浪的顶上,做了一回"顶尖人物",所以,一败涂地了。
目前只有LME铜还没有传出坏消息,因为我们在外盘上抛空的时候,在沪铜上牢牢地蓄进了多仓,只是这个搬运工把大陆的大量盈利全悉数交给伦敦市场了。大量的专家和学者论证战略性抛空铜,已近一年,但铜却仍牛气冲天,那么铜何时到达顶部呢?我想一定是LME铜市场传出中国的坏消息的那一天吧?
由是很为陈久霖惋惜,如果上海市场也开出了原油期货,他在沪油上持相应数量的多仓的话,那美国人皮肯斯可就对他没有办法了。他就会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还是那个"陈总"了。可惜上海市场无原油可做,以至于毁了陈总的一世美名啊!
第三部分 2005年大豆市场行情展望
[展望]:05年是鸡年,是较平稳的一年,期价也不会有暴涨暴跌的情况出现,而是围绕2600元/吨上下200点波动。05年具有平衡市的特征,所以,将收出带上下影线的小阳烛。
由于连豆今年新上市了豆二,它的特点是不限产地,国内国外只要符合条件便可交割。在老合约(豆一)没有淡出,新合约又没有活跃之前,多空双方只在A0505上投入了重兵,展开了较量。笔者预计,在A0505退出历史舞台以后,豆二05年9月合约将成为主力合约而吸引投资者注意。所以,我将对这两个合约的后市加以预测和分析。另外,对CBOT大豆也作一个粗略的分析和预测,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关于A0505大豆合约走势的预测
目前A0505运行在调整A浪的末端,A浪将在3月4日结束,从2004年3月24日A浪调整开始到2005年3月4日止,正好是49周,也正好是"13"个月。
先看A0505向下的调整幅度:
前面已经计算了调整A、0。382的位置是3073;B、0。5的位置是2886;C、0。618的位置是2699。目前这三个位置已形成了较强的阻力。在接下来的调整中,将有两个点位给予A0505强有力支撑,一个是:D、0。764的位置(即1-0。382*0。618所得),这个位置是:2468(即3678-1584*0。764)E、0。8的位置,这个位置是2411(即3678-1584*0。8)相信A0505的A浪调整应在2450附近完结,调整的极限在2411。
调整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条:
第一、CBOT大豆有破500美分/蒲式耳的可能,且在450附近能获得强有力的支撑。
第二、禽流感目前一直在东南亚一带徘徊,今冬明春有扩散的危险,如果爆发,无疑是一个重大利空因素。
第三、豆农在与油脂商品和贸易商的僵持中会失去耐心,有可能由惜售转而成集中抛售。
第四、从近期持仓观察,主力多头作好了重心下移的准备,他们近期建了不少空单对锁,以防万一。
但尽管有如此多的不利因素,但对于主力空头来讲,他们必须抓住这仅有的一个多月时间,利用自己的智慧与主多周旋,因为拖延时间对主力空头来讲是致命的错误,将贻误良好的战机。
一旦到05年3月初,B浪反弹将有序展开,如果假设A浪在2450元/吨结束,那么,对A0505来讲,B浪的反弹有可能达到整个跌幅的0。382的位置,这个位置在2919元/吨[即2450+(3678-2450)*0。382]
当然,反弹在空间上将分几步。第一步到2620,第二步到2740,第三步到2850,第四步才是2919。
其实,很多人对A0501颇有微词,说是"逼仓"行为。的确,它符合逼仓的许多标准。因为它在05年1月17日交割时的收盘价2990元/吨,既不是国产豆的价,因为从黑龙江收购后形成仓单也无非是2800元/吨左右,也不是美国的进口豆价,因为在港口分销的美豆价为2860左右,更不是南美的到港价,因为南美的为2750元/吨左右。由此市场人士惊问,它到底发现的是哪国的豆价?
但用技术分析却可以完满的解释,它走的是典型的B浪反弹,反弹高度正好介于04年4月5日形成的最高点3626与04年8月12日形成的最低点2537的0。5的位置3082[2537+(3626-2537)*0。5]与0。382的位置2953[2537+(3626-2537)*0。382]之间。我们看到它的这波反弹最高点为3039元/吨。
它虽然没有发现大豆的价格,却向市场昭示了暴跌过后的一个象样的B浪反弹一定会展开。
二、关于B0509大豆合约走势的预测
由于豆二上市时间不长,没有历史资料可以借鉴,但从豆一及CBOT大豆的未来走势中可以预测出它可能的价格走势:
第一、在豆一完成主流大豆交易品种的使命之后,B0509将第一个担当起活跃豆二的重任。
第二、B0509的调整也将在3月初结束,向下的点位大致在2400元/吨左右,然后将震荡向上。第一目标:2585元/吨;第二目标2670元/吨,第三目标在2760元/吨附近。
三、关于CBOT大豆走势的预测
从世华CBOT大豆连续图(代码SBCC)来看,期价在570以上有大量多头套牢盘,据
消息称,这其中就有大量是我们大陆的多单,截止1月22日据盘后CFTC公布的持仓,基金持有CBOT大豆期货净空单7。4万张,较前周大增2。3万张。基金曾经在去年大幅拉升前持有7万多手多单,所以,才有后来的暴涨。
当然,这次持有7万手以上的空单,由于绝对价位已经较低,我相信向下的空间并不大。
从技术角度看,由1999年7月1日的最低点402。5美分/蒲式耳与2002年1月2日的最低点415。4美分/蒲式耳连上趋势可以看出,450美分/蒲式耳是一个很强的支撑位,相信在此附近,美豆一定会企稳反弹。
而由1991年7月1日的最高点613。7美分/蒲式耳与1994年10月3日的最高点554。7美分/蒲式耳之间连线,显示出565美分/蒲式耳有较强的压力。
所以,相信在05年3月初以前,CBOT会有一个破500美分/蒲式耳的探底过程。基金利用破500美分/蒲式耳形成恐慌的局面而达到多头砍仓而自己胜利大逃亡的目的。
三月初以后,CBOT大豆价格会有一个明显的反弹行情。而CBOT大豆全年会围绕550美分/蒲式耳上下120个点而运动。
05年大连大豆不会象以往那样跟随CBOT大豆来回摇晃的,它会走出自己的独立行情,所以,我们今年会发现,连豆会按照自己的特点和方式运动,联动性会比以往少一些,但大的方向还将保持一致。
这是争夺世界大豆定价权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但愿我们的价格发现更加理性,更加成熟和对现货市场更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