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
2004年9.5%的增速似乎高于大多数人的估计,怎样看待这个高增长呢?
首先,从增长的周期看,中国经济
正处在快速发展的平台上。从2003年开始,中国经济结束了从1998年到2002年连续5年的反通缩,
开始进入了新的经济增长期。此外,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的平均年增长速度是9.4%,2004年的9.5%基本处在这一平均水平上。
其次,这一轮宏观调控实施的政策体现了有保有压,而不是简单的压缩,更不是全面的紧缩。宏观调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熨平经济的波动,防止大起大落,去年各个季度增长的情况也印证了这一点。2004年一到四季度,国民经济分别增长了9.8%、9.6%、9.1%和9.5%,可以说全年实现了均衡发展,没有出现大的波动。
去年四季度的GDP增速为9.5%,比三季度的9.1%上升0.4个百分点,分析其具体原因,虽然四季度规模以上工业的增长速度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都有所回落,但生产有了增长,特别是秋粮增长10.35%。四季度在第一产业增加值提高的同时,第三产业增长也比较快,增速提高了一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加快,正是宏观调控成果的具体表现。
此外,中国经济增长具有强劲的内在动力,投资需求旺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以及经济收入的提高,消费势头也趋旺。特别是由于农业经济发展加快,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在不断释放。去年世界经济增长复苏,预计增长速度将是近30年来最高的,这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国际环境,对我国的出口十分有利。
总之,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依然强劲,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有其必然性。9.5%既反映了宏观调控的成果,也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
怎样看宏观调控
有保有压,把中国经济带入十几年来发展的最好时期
从数字看,2004年9.5%的增速高于2003年的9.3%,那么,宏观调控是否发挥了足够的调控作用?
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抑制部分行业和部分地区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二是加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的生产。从2004年各项指标数字看,宏观调控有保有压的原则得到了体现。
先看压。2004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达到43%,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也逐步平稳回落,从一季度的43%回落到上半年增长28.6%,1—3季度增长27.7%。全年增长25.8%,增速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投资结构也有所改善。第一产业投资由上年下降19.6%转为增长20.3%;第二、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38.3%和21.6%,分别回落8个和0.5个百分点。部分增长过快行业的投资增速明显回落: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增速回落38.5个百分点,黑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速回落65.5个百分点,采选和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速回落43.5个百分点。
再看保。去年我国的农业生产出现了重要转机,粮食获得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4695亿公斤,比上年增产388亿公斤,增长9.0%,扭转了1999年以来连续5年下降的局面。农民收入也增长得很快,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农业生产出现转机,李德水将原因概括为“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粮价高。”党中央、国务院在2003年四季度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措施,加强和支持农业生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在中央政策的鼓励下得到极大的发挥,去年粮食播种面积增加了3300万亩,对粮食产量增产的贡献率是25%,单产的提高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是75%。再加上粮价比较高,农民从种粮中得到了很多实惠。
在盘点2004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时,局长李德水曾经反问:“如果去年不实行宏观调控的措施,发展下去全年的情况会怎样?”他认为,可能经济增长速度会快得多,但同时可能严重的通货膨胀已经发生,而不得不进行一场更大的调整。正是由于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果断、有力地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避免了经济出现大起大落,不知不觉把中国经济带入了十几年来发展最好的时期。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宏观调控的高超艺术和我们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卓越能力。
怎样看面临的困难
解决经济增长深层次矛盾仍是考验
2005年,摆在中国经济面前的考验,仍然是如何解决经济增长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因为我国增长方式还没有摆脱粗放的格局,结构调整的任务还相当繁重。
虽然农业和农村的好形势对去年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的局面并没有改变。今年粮食再增产面临着面积扩大、单产提高、财力支持、价格上调四方面空间有限和气候条件不确定的制约,农民增收也面临着缺乏新的增收渠道等问题。
2004年煤电油运的紧张令人印象深刻,今年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将表现得更为突出。2004年,我国增长速度达到了15%,当年新增4930万千瓦发电量,使我国总装机达到4.4亿千瓦以上。虽然我国的发电装机能力相当于英、法、德三国的总和,超过了日本2.8亿千瓦的装机总量,而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却远远落在后面,其原因就在于结构不合理,高耗能产业太多。
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整体环境仍然较好,只要认真贯彻中央以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思想,落实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措施,国民经济发展可望继续保持速度平稳较快、物价温和上涨的好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