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首次出现后,亚洲锈病真菌就借助风力传播到了巴西所有大豆产区。这种真菌病能够导致大豆落叶,令豆荚脱落。亚洲锈病真菌能够快速传播,并能致使大豆单产减少高达80%。去年亚洲锈病真菌导致巴西大豆产量损失450万吨。
最近,巴西农业部下属农作物研究机构的植物病理学家称,目前巴西农业带区已经有128个自治区出现了亚洲锈病真菌,而此前才有88个地区感染了这种真菌病。本年度这种真菌病出现较早,增加了大豆受损风险。另外在本季感染亚洲锈病真菌的128个地区,有71个地区位于帕拉纳州,该州是巴西第二号大豆产区。
随着大豆播种结束,多数的种植者把注意力转移到防治锈菌病可能给大豆产量带来的损害,农艺学家表示,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大豆锈菌病造成产量严重减产可能重现。所以这个问题也是我们认为是目前影响价格反弹的最主要因素,可能会促使短期超跌的价格反弹(因为当前的大豆价格已经反映了目前对巴西大豆产量的预估)。而且由于当前美国大豆种植区和阿根廷部分种植带也发现了大豆锈菌,所以这个锈菌问题可能引发美国来年度大豆种植的积极性以及增加大豆种植成本。
巴西当地农业分析机构AgRural1月7日表示,巴西2004/2005年度大豆作物生长良好,但是在过去一周南部南里奥格兰德州干旱天气影响,大豆优良率有所下降。截至1月7日,巴西79%的大豆作物生长良好,一周前为82%。
虽然干旱天气已经使南部地区豆叶萎缩,但近期的有利降雨使得目前的旱情有所缓解,另外中西部各州的大豆生长也是比较好的,降雨的到来使得生长状况得到改善。第一大豆主产州马托格罗索州的生长状况最好,目前14%已经进入成熟期,1%的大豆已经收割完成。第二大大豆主产州巴拉那州生长状况良好,5%已经进入成熟期,35%处于结荚阶段。
由于目前大豆作物生长良好,所以市场对此的关心程度不大,除非南美天气在2月、3月出现如去年8月份时北美的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