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豆油资讯 » 正文

卫生部植物油检查公告突起风波,企业危机公关截然不同

  作者: 来源: 日期:2004-12-30  
    前天,卫生部公布金龙鱼、福临门等植物油部分批次产品不合格后,立即引起消费者和相关生产企业的关注。昨天下午,卫生部表示,针对消费者和企业的质疑,将在今天明确解释此次植物油年度抽检中,一些油品抽检不合格的具体原委。

       昨天下午,卫生部紧急召开“植物油抽检一成不合格”消息在媒体、市场引起波澜的应对会。

        卫生监督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表示,27日植物油抽检公告中依实通报了52种不合格食用植物油名单,并一一标注了不合格油品的名称、商标、规格、生产日期或批号、生产单位(供货单位)、采样地点和不合格指标及检测值。其中,在吉林四平市恒客隆超市抽检发现,由北海粮油工业(天津)有限公司2003年11月26日生产的1.8升装“福临门纯正大豆色拉油”酸价检测值为0.45;在辽源市银杉自选超市抽检发现,2004年4月24日由营口渤海油脂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900ml瓶装金龙鱼大豆色拉油酸价为0.50,均超过色拉油卫生标准(GB13103-1991)中对酸价的规定。

       但专家和卫生部官员认为,在27日的通告中,未明确指出色拉油和酸价标准,以及酸价和过氧化值超标的具体危害,可能造成了一些媒体和公众的疑惑和不安。

     昨天晚间,卫生部官方网站()已在“植物油抽检通告”中分别明确标注了食用植物油、色拉油和精炼食用植物油的卫生标准,其中,色拉油卫生标准规定,色拉油的酸价须≤0.3,过氧化值(meq/kg)须≤10.嘉里粮油新闻发言人田元智昨天说,公司已查明被通报的产品批次流向沈阳、大连、、鞍山、锦州、铁岭、葫芦岛、哈尔滨、加格达奇、四平,未销往其他省份。同时,嘉里粮油决定对尚留存于卖场或消费者手中的该批次金龙鱼植物油进行回收,回收热线:800-830-6500,024-62231487.福临门公司则对卫生部的抽检和公告程序表示质疑,同时表示,已对工厂留样的同样产品进行自检,结果合格,卫生部抽检的不合格原因可能发生在销售和贮存环节。

       超市调查

       家乐福:所售食用油均有检验报告

       昨天下午,家乐福马连道销售杂货部的李姓工作人员表示,超市已按照卫生部的清查名单对货架上的油进行了检查,“我们没有发现公布批号的那批问题油。”该工作人员称,超市已向各品牌油生产厂家索要了正在出售的食用油检验报告。

       “每一批油都有检验报告,为确保质量,我们今天从厂家处取得了这些报告进行核实。”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他们还未接到消费者的有关投诉。

       美廉美:顾客不回避选购金龙鱼

       昨天下午,美廉美超市虎坊桥店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还没有发现卫生部公布的不合格批次食用油,如果接到总部通知,那些批号的油在货架上,一定会撤下来。

       记者在食用油货架上,也没有发现被曝光的几种批次油类产品。几名正在选购食用油的消费者,并不回避金龙鱼、福临门、金象等产品。 本报记者宋蕾

     商家态度:

     金龙鱼生产商嘉里公司就抽检不合格发表声明

       新浪财经讯 金龙鱼所属的嘉里粮油有限公司就金龙鱼等大豆色拉油抽检不合格事件28日晚向新浪财经发来声明,声明全文如下:

       关于吉林省辽源市900ml金龙鱼大豆色拉油酸价超标问题的回复

       12月27日,全国的一些媒体报道了卫生部关于“2004年度食用植物油监督抽检情况的通报”,其中营口渤海油脂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900ml金龙鱼大豆色拉油因酸价指标超标被卫生部抽检判定为不合格产品”。该抽检产品生产日期为2004年4月24日,抽检地点为吉林省辽源市银杉超市,检测结果:酸价为0.5,超出国标(0.3)的标准。

       嘉里粮油通过媒体获悉了这一消息,并迅速采取了如下行动:

       第一,在第一时间着手对全国八家生产企业的金龙鱼产品进行全面复检,目前尚未发现任何不合格的产品批次。同时着手复核被通报的批次产品在企业内检和第三方机构的检测情况,发现该批次的内检酸价指标是0.10(游离脂肪酸0.05),在卫生部指定检测机构—营口市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4年5月19日出具的检测报告中,酸价指标检测为0.19,均符合国标要求,请见附件中的书面检测报告。

       第二,迅速查明了“被卫生部抽检判定酸价超标”的产品批次的去向,经查实此批次产品总量为1378箱,具体的销售地全部为东北的沈阳、大连等地,具体销售区域为:沈阳:700箱;大连200箱;鞍山100箱;锦州10箱;铁岭150箱;葫芦岛20箱;哈尔滨150箱;加格达奇3箱;四平35箱。该产品批次并未销往全国的其它省份。

       我们的技术专家已经在北京和卫生部进行沟通和了解此次抽检的有关细节,一部分专家也赶往抽检机构吉林省预防控制中心,了解此次抽检的环境、设备和相关具体问题,以确认此批次产品抽检酸价超标的具体原因。

       第三,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在没有查清事情的具体原因之前,嘉里粮油郑重决定:

       将尚留存于渠道、卖场等零售点以及被消费者购买的此批次产品全部回收。

       具体的回收细则请消费者拨打如下电话:

       800热线:800-830-6500或者024—62231487(崔小姐)

       第四,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媒体,向消费者对酸价指标进行说明:国家标准中把食用植物油分为四个等级,其每个等级的酸价指标为:

       大豆油酸价国家标准值

       等级 新标准 旧标准

       一级(色拉) 0.2 mgKOH/g 0.3 mgKOH/g

       二级(高烹) 0.3 mgKOH/g 0.5 mgKOH/g

     三级(一级) 1.0 mgKOH/g 1.0 mgKOH/g

     四级(二级) 3.0 mgKOH/g 4.0 mgKOH/g

     因此,从国家的食用植物油标准中可以看出,单就酸价这一指标来说,只要在3.0以内,消费者就可以安全健康地食用,因此酸价指标在0.5的食用植物油,不会对于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带来危害。

     福临门称抽检程序不合法要与卫生部对簿公堂

     江南时报消息:“不是冤家不聚头”。继虚假广告风波之后,国内食用油老大金龙鱼再次成了各界关注的焦点,与排名第二的福临门一起登上国家卫生部抽检黑名单。对卫生部的当头棒喝,金龙鱼、福临门态度迥异,前者立即公开对外宣称,自查自纠,全部召回市场问题油;而后者则叫嚣着“抽检程序不合法”,要与国家卫生部对簿公堂。

       市场召回也好,对簿公堂也罢,卫生部的通告除了再次敲响食品安全的警钟外,也揭开了乱局迷生的植物油市场的冰山一角,植物油品牌企业轻质量、重包装成了企业品牌打造的隐患。

       ●金龙鱼大豆色拉油(900毫升/瓶,生产日期为2004年4月24日)酸价不符合国家标准;

       ●福临门纯正大豆色拉油(1.8升/桶,生产日期为2003年11月26日)酸价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金象大豆色拉油(5升/桶,生产日期为2003年12月15日)酸价不符合国家标准。

       金龙鱼、福临门上了收回黑榜

       昨日,卫生部通报了2004年植物油国家卫生抽检情况,在对北京、天津、吉林、山西、甘肃、新疆等13个省(区、市)生产企业和市售的植物油抽检后发现,抽查的574批次产品中,522份合格,其余的因过氧化值、酸价等超标被判定不合格,不合格率达9.1%。

       其中,金龙鱼大豆色拉油(900毫升/瓶,生产日期为2004年4月24日)酸价不符合国家标准;福临门纯正大豆色拉油(1.8升/桶,生产日期为2003年11月26日)酸价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金象大豆色拉油(5升/桶,生产日期为2003年12月15日)酸价不符合国家标准。

       根据卫生部的要求,对本次监督抽检工作中发现的不合格植物油及其生产经营单位,对仍在市场流通的及被消费者购买的食品,立即予以公告收回。

       记者随即与南京沃尔玛、苏果两大超市取得联系,发现这三个品牌的植物油依旧销售。沃尔玛表示,卫生部公布的福临门、金龙鱼问题油的生产批号和生产基地,在该卖场内均未出现过。目前看来,南京市场通过沃尔玛流进市场的食用油应该没有质量担心。尽管如此,超市还就此事要求波及的食用油企业再次出具新的质量报告;而苏果秣陵路店的鲁店长说,目前还未接到总部要求撤柜的通知。

       大佬纷纷落马谁之过

       2003年,植物油市场排行榜,金龙鱼以26.67%市场位居第一,福临门第二、鲁花第三……

       2004年上半年,金龙鱼再次以32%的市场份额蝉联冠军。福临门再次屈居老二。

       在占绝对优势的市场份额佐证下,金龙鱼、福临门品牌影响力深入人心。南京苏果超市秣陵路店的鲁店长告诉记者,金龙鱼、福临门往往是家庭主妇们的食用油首选品牌。同时,由于市场销售非常好,平均每个星期,超市要从厂方调一次货。

       为什么是数一数二的品牌企业反而落马呢?这恐怕不仅媒体有疑问?也是普通老百姓心中的困惑。

       在南京苏果超市秣陵路店,一位年轻家庭主妇拿着一瓶金龙鱼油正打算放在提篮中,突然获悉金龙鱼、福临门是“问题油”,当场愣住了,不知该把手中这瓶油怎么办。反问记者,“我应该吃什么油”?

       福临门市场部邵经理对记者说,对卫生部公布的结果,企业非常“震惊”。与其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相比照,普通市民对这一结果也同样非常“震惊”。

       相比于国内今年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福临门、金龙鱼等国内的老牌企业也纷纷步其后尘,究竟是政府监管不力,还是市场出了问题呢?

       对此,经济学家认为,食用油之间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已进入过度竞争时代。

       乱局迷生带回家的是爱还是毒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早从今年开始,国内的植物油市场就乱像丛生。先是老大金龙鱼广告,引起中国粮油协会的公然驳斥和七大同行的围攻;继而,又有报道称,虚假广告是鲁花黑手使然,是针对金龙鱼的夸大调和油,贬低籽油、花生油等其他类油,以牙还牙的报复措施;从2004年10月1日开始,植物油生产企业正式实施新的国家标准。新标准的推行却引发食用油清理库存的狂潮。排名老二的福临门把价格降得让人血脉喷张,1.8升的大豆油只售19元。业业人士表示,福临门的大幅降价举措,完全为了抢在新标准实施前清理完库存产品。

       市场营销专家认为,这是一个营销的年代,企业可以通过一个成功的策划,一夜成名,由央视一手炮制的年度标王就是最后的佐证,中标者大都落马。而企业又把这种成功进一步演绎成概念的简单炒作。今年来,植物油企业一直在打价格战,口水战,正是企业陷入概念战营销误区所致。

       危机公关三种不同声音

       企业品牌的打造,除了可靠的质量,成功的市场企划外,企业的危机公关能力至关重要。

       最典型的是2003年非典期间,一场针对鸡的天灾让国际500强陷入僵局,一时间门可罗雀,稍有不慎,企业将万劫不复。企业的危机公关立即启动,很快化解了这一危机。

       然而,对于这一突发事件,金龙鱼、福临门、金象三个品牌企业却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市场反映。

       仅仅半天时间,金龙鱼就向各大媒体发布了有关“金龙鱼大豆色拉油酸价超标问题的回复”:称将严格按卫生部的要求全部召回产品,并着手对分布在全国八大生产基地的产品进行全面自检自纠。同时,该集团还详细公布了此次被卫生部查获的问题油的市场流向,希望通过媒体报道,告知消费者返回这类油。

       而福临门的态度则较为激烈,福临门上海总部市场部一位邵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表示:卫生部此次抽检程序根本不合法,既没有在抽检前以书面报告的形式通知企业,对抽检产品进行身份“确立”,也没有在事后把抽检结果,通知企业,没有让企业在15天的复议期内进行进一步的确认或改正。既然程序不合法,结果自然难以说是正确的,更谈不上市场召回一说。据称,目前福临门正在与国家卫生部交涉此事,必要的情况下,企业不排除采取法律手段讨回“清白”。

       天津正大集团旗下的金象实业,干脆来个置之不理。记者在采访中拨通过了正大集团行政部电话,该部门一位工作人员在获悉记者来意,只说了一句“没有任何部门会接受你的采访”后,就挂断电话。

       而正大集团天津油籽实业公司办公室的张小姐则以该公司的黄总在开会,没有时间,散会再与之联系。尽管记者留下联系方式,但直到本报截稿至,记者也没有接到该公司对此事的任何态度。

       在这次植物油质量危机中,不同企业持完全不同态度,究竟那家能够顺利通过难关,有待市场检验。

     北京超市称销售的相关品牌大豆油没有问题

        竞报讯:北京没有“金龙鱼”、“福临门”品牌的问题油在销售,记者通过采访金龙鱼、福临门公司并到超市进行现场查看后了解到这一情况。

       12月27日,一些媒体报道了卫生部关于“2004年度食用植物油监督抽检情况的通报”,其中涉及“金龙鱼”、“福临门”等知名品牌大豆油,因酸价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被责令收回。记者对此进行了追访。

       超市:根本没有这批货

       记者昨天在家乐超市福双井分店二层的食用油销售区看见,“金龙鱼”、“福临门”、“金象”等几种被曝光产品仍在销售。销售员告诉记者,出问题的名牌大豆油只是公布的那几个批次,而北京的超市里销售的相关品牌大豆油是没有问题的。

       厂家:北京没有“问题油”

       “北京市场上也不可能有同批次的油在卖!”福临门北京分公司销售部的刘先生说,这次抽检的是大海粮油公司生产的油,而北京市场上销售的是北海粮油公司生产的油,不可能在北京有大家担心的问题油在卖。

       生产“金龙鱼”大豆油的嘉里粮油有限公司北京办事处主任李先生告诉记者,卫生部公布不合格“金龙鱼”大豆油是在吉林省辽源市抽检的,其生产者是营口渤海油脂工业有限公司。而北京所在的华北市场上销售的“金龙鱼”产品是在天津生产的,根本没有营口生产的该品牌的油。

       另外,李先生对一些媒体的报道表示不解。他说:“北京市场上没有销售这种油,怎么可能撤架呢?” 

     上海未现问题油

      新闻晨报12月29日讯: 前日,卫生部通报了今年对部分省市食用植物油进行的抽检情况,“金龙鱼”、“福临门”、“金象”等知名品牌的部分产品赫然出现在不合格产品的名单上,其原因均是酸价超标。记者了解到,目前申城市面上暂时还没有发现与名单上同一批次的问题油,有关部门也已经开始对全市食用植物油进行有针对性的抽查,一旦发现问题,将责令撤柜。

      记者向联华、家乐福、易买得等超市就此事进行求证后得知,他们已经对超市内的植物油产品进行了检查,并没有发现卫生部公布的同批次问题油。“这次国家卫生部抽检不合格的大多是2003年生产的,而我们超市现在销售的都是2004年以后出厂的植物油,所以不会存在这个问题。”易买得超市市场部的李先生告诉记者。

       据了解,生产“金龙鱼”油的嘉里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目前在全国有8家生产企业,此次抽检发现不合格的是由辽宁营口渤海油脂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而本市超市销售的“金龙鱼”油大多是由上海生产的精制油。“上海的市民较习惯吃精制油,所以我们超市并不进这种大豆色拉油。”联华超市的李先生向记者表示。他还说,经过全面检查,没有在联华所属的超市内发现问题油。

       当记者昨日致电3个涉及厂家时,“福临门”和“金象”的厂家均表示由于还没有收到卫生部的正式公告,所以此事还在调查中,不过他们会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消费者的损失。嘉里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经过产品追踪,这批涉嫌产品总量为1378箱,全部销往东北地区,并且该公司已经决定对市场上和消费者手里剩余的此批次产品全部回收。

       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本月上旬,他们已经对本市的食用植物油进行了一次抽检,60多项被抽检到的食用油全部合格。在接到上级下发的食用植物油不合格名单通报后,他们还将有针对性地对沪上超市、副食品店内的食用植物油经销情况进行抽查,一旦发现不合格产品,将立即责令撤柜。

       据业内人士介绍,酸价超标容易引起食用油变质,使人对食物营养利用不够,严重的还有可能引起食物中毒。而食用植物油出现酸价超标的原因一般有两个,一是可能过了保质期,二是可能在运输和销售的过程中储存不当。所以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注意生产日期,并尽量到大超市购买,买回家后也要按照说明方法进行储存。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