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大豆:调出黑土地的黄金率

  作者: 来源: 日期:2004-12-17  
    入冬时节,记者在黑龙江、吉林农区采访,在延绵不断的黑土地间穿行。经过深耕整理的豆茬地隆起一条条笔直的脊梁,通向天际。公路上不时呼啸驶过一辆辆满载粮豆的大货车,发散出一种沁人心脾的感动。尽管农民沿路建的收粮点或是批发市场看上去交易有些冷清,但在农民家里,成千上万斤大豆在静静地等待,等待一个好价格。这就是国家要的商品粮基地,从吉林中部到松嫩平原,这里的农民增产增收了;面对大豆、玉米、稻谷地产“三金”,从怎么种到怎么卖,这里的农民正在将黑土地的黄金率掌握在自己手中。

       由于国产高油大豆缺乏竞争力,我国近年来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但国际市场风云变幻,特别是今年,许多企业因进口大豆而惨遭损失。因此,解决我国大豆单产低、含油率低的问题是众心所向。农业部在制定《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时,提出以提高高油大豆单产和含油率为重点,推进优质专用品种种植,实行高产模式栽培,推行深耕深松技术和玉米、大豆轮作制度。优势区域划定在东北高油大豆带的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吉林中部、辽河平原以及内蒙古东部四盟市的5个优势产区,包括黑、吉、辽、内蒙古的30个地市(盟)127个县市(旗)。目标是到2007年,高油大豆平均亩产达到150公斤以上,含油率提高2个百分点,把东北建成世界最大的非转基因高油大豆生产区。

     两年来,规划的战略意义深入人心。中央的重大政策向这里倾斜,各级地方政府的工作重心向这里集中,农民的种粮行为向这里看齐。农业部继续在大豆优势区执行重大项目,如财政专项支持的良种推广(即良种补贴)项目1000万亩,国债专项支持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项目1.4亿元。这些项目对产业发展起着带动作用。据了解,今年全国1000万亩的大豆良种推广项目示范区内,亩产可提高25公斤以上;专用高油品种面积占到7000万亩东北大豆的1/3;出油率达到21%以上;豆农亩增收50元以上。黑龙江省实施良种补贴的420万亩项目示范区亩产达到162公斤,比全省大豆平均亩产高出29.7公斤。其中富锦、宾县、海伦三个国家级示范县市,亩产分别达到179.5公斤、170公斤和168.5公斤;含油率达21.92%,比普通大豆高1—2个百分点。其实,这些成果不仅仅是中央项目产生的力量,各省区也将优势区变成了项目集约区。吉林根据农业部的布局规划,将玉米、大豆、肉牛也作为本省的区域主导品种做了规划,还规划了优质粮食、精品畜牧等10大工程,将其作为载体,整合资源与资金。近年来,黑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对大豆产业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

     今年除在优势区建设上落实了国家的“一免三补”等政策,还推行了省里出台的扶持农业生产的29项政策。省级资金投入和项目安排在项目区集中———农民培训、基地建设、市场建设、农业机械化、农业良种化等工程,总计投入近两亿元。全省今年大豆种植面积5102万亩,比上年增加240万亩;总产675万吨,比上年增加20.4%。

     走在黑土地上,坐在农民家里,记者看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力量———资源优势与得力措施结合,改造传统大豆已成现代产业。进入黑龙江省海伦市境,迎宾标语是:“优质大豆之乡,民间艺术之乡,欢迎你”。民间艺术指剪纸和二人转,优质大豆指什么?记者看到农民家里库满仓满的大豆,看到万亩连片已经深整完毕的豆茬地,看到投资数千万的大豆深加工企业,看到运转正常的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看到已具雏形的大豆良种繁育场。“优质大豆”更包含了一个产业过程,而这个过程刚刚开始。海伦市委副书记赵雷告诉记者,有了优势区域规划,一个农业产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凝聚力。面积上去了,海伦大豆已经发展到170多万亩;品质上去了,品种、技术、肥药配套应用;地力上去了,全市成立了14个农机作业合作社,今年秋整地达到170万亩;流通上去了,两大批发市场和五六千辆运输车使大豆不憋货;加工上去了,全市有十几家油厂,日处理大豆2000吨以上;效益上去了,农民收入的60%,财政收入的30%来自大豆。更重要的是,海伦已经理清了大豆产业发展思路,有了应对的计划。而农民,对种地的情感重新建立起来。海伦市东风镇边井村29岁的孙宝泉去年种了6垧大豆,今年种到8垧。他盼着明年能继续承包现有土地甚至更多。而农民的市场意识的提高更是优势区根本的生长点。今年,黑、吉两省全面免征农业税,这为农民进入市场打开了一扇门,卖粮不为交税为增收,农民可以在更长的时间内观察市场,选择价位,市场行为变得游刃有余。企业的发展也是出乎意料的,在吉林,一谈起搞学生豆奶的“吉禾”,很多人认为这个企业可能不行了,但记者在舒兰县看到,企业利用1700多万元国债资金建立的新厂区已经竣工,企业开发的豆奶系列产品已具规模,企业将这里3万公顷大豆已经注册了有机转换认证,企业招聘的年轻的管理者们对企业前途充满信心。

       在大豆优势区,良种推广已经显现了效益,技术推广的潜力尚待开发;品种间的调整与集中还在进行,价格与需求等影响因素尚不稳定;产业发展的深层矛盾逐步暴露,产业发展的前景却更加明朗。“优势区”旗下的每一个人,都对前景充满信心。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