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大豆市场 » 正文

国际大豆丰收压力转移中国

  作者: 来源: 日期:2004-12-10  
    2004年11月,国内外大豆市场现货价格总体维持振荡下跌的走势,CBOT大豆期价在500-560美分/蒲式耳区间保持宽幅振荡,DCE大豆505合约在2520-2680元/吨的区间内低位振荡。总体上,11月份全球大豆市场表现为季节性压力释放后的负重反弹,这为12月份到明年1月间全球大豆特别是进口重压下的中国大豆市场的继续下跌提供了一次缓冲。

     东北豆农惜售放缓 油豆收购价格下滑

     11月初,黑龙江各地大豆收购价格继续小幅上涨,以哈尔滨油厂油豆平均进厂价格为例,价格延续了10月底开始的反弹,11月初上涨到2580元/吨,11月中旬最高达2640元/吨。11月底开始,油厂收购到厂的油豆平均价格下跌了60-80元/吨,逐渐回到11月初的水平。价格下跌的原因主要有:随着两节的临近,农民惜售放缓,大豆收购量开始放大;南方进口豆于11月中旬后大量到港,直接冲击南方市场,并影响北方市场价格;豆粕价格一路下跌,导致北方油厂压榨利润降低,不得不压价收购。

     豆粕价格持续阴跌 限制大豆价格反弹

     11月份,随着东北收购速度的加快以及南方进口的大量到港,国内油厂大豆供应逐渐充足,豆粕价格由南到北渐次下跌。豆粕价格下跌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需求的低迷,更为直接的原因是南方大豆的大量到港。

     进口压力开始对国内现货市场产生显著影响

     截至11月25日,中国装船量减小到51.64万吨,购买量则大幅减少到8.29万吨,原因之一在于美国复活节放假两天以及上周购买量集中,更大的原因是由于海运费接近历史新高,中国取消部分采购船只。在过去的一个月里(10月25-11月25),中国装船美国大豆共计223.17万吨,这些大豆将于12月份运达中国。因此,虽然目前出现中国采购减缓的迹象,但是前期的大量进口将直接抛压12月份乃至明年1月份的国内市场。

     2004年、2005年度中国累计装运美国大豆已达510万吨,比上年度同期的389万吨大幅增长31%,从运输时间来推算,这些大豆基本上都能在12月底前运抵国内港口。由于原先预计10月份到港的一些大豆推迟到了11月份,因此,11、12月两个月的到货量就显得相当庞大,估计在480万吨左右,加上南美两个月的近80万吨进口,以及目前港口尚余的200多万吨高价库存,这对国内大豆供应无疑是一个不小的压力。

     世界原油价格暴跌 逐渐影响大豆进口成本

     11月份美湾至中国航线的运费一度高达每吨75美元,创出今年的新高。但是,大洋运费价格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港口装船需求,二是原油价格。11月份,美国原油价格在世界石油供大于求以及基金大规模撤退的影响下,价格泡沫破裂,市场已经形成跌势。目前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价格已经从今年最高点时的55.5美元/桶下跌到12月初的42美元/桶以下,下跌幅度达25%,这将对降低明年上半年国内大豆的进口运输成本产生显著影响。

     投机基金减持大豆空单 CBOT后市维持区间振荡

     截至11月30日的一周,美国商品交易委员会公布的美国投机基金在大豆上的净空持仓为2.89万手。在过去的一个月里,美国基金空头从最高时的6.02万手减至最低时的2.7万手,后虽增至3.68万手,但是相比6万手的最高值仍属大幅减少。这说明基金虽然供求利空的大背景下仍然维持战略做空的思想,但短期内美国基金也已对继续增持空单感到担忧。1月份之前在农民惜售以及美元贬值尚未在大豆市场得到反映的情况下,CBOT大豆继续向500美分以下运动的可能较小,因此,我们比较认同未来CBOT大豆会在500-580的区间波动的观点。

     大豆锈菌病成为CBOT豆价技术反弹的借口

     截至12月初,美国15%的大豆种植区中共有9个州发现了大豆锈病菌。由于美国大豆基本收获完毕,所以大豆锈菌对今年大豆产量基本上没有影响,但我们仍需要对此保持高度的警惕。锈菌病随“伊万”飓风侵入美国本土之后,率先在临海的路易斯安纳州发作。路易斯安纳州靠近墨西哥湾,温暖潮湿的气候几乎就是锈菌天然的温床,所以锈菌极有可能在该州度过漫长的冬季,春季来自海上的西南风几乎就是锈菌北上的传输带,所以明年大豆生长条件可能因此而有所改变。

     今年锈病对美国大豆的影响应是非常小的,但今年冬季的美国大豆期货市场注定不会安宁,因为“锈病”将会在期货市场上不时的“提前发作”。

     未来展望:国内豆市压力重重

     进入12月份,国际大豆丰收所带来的进口压力开始实质性的影响依赖进口的中国南方市场,南方市场的供应将逐渐充足,同时东北大豆农民惜售现象已经放缓,销售速度在加快。在南方大豆大量到港,东北大豆出笼的双重夹击下,国内豆类现货市场年底前的整体走势不容乐观。未来如果CBOT大豆能够在500美分以上再次站稳脚跟,国内市场价格将维持目前的水平振荡,但由于大量的进口需要消化,12月到明年1月份间市场价格重心将小幅下移,而一旦跌破500美分,国内价格将再下一城。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