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
中国一
家刊物于2004年11月25日公布文章说,预计2004/05市场年度中国大豆产量为1800万吨,与10月底1805万吨的预测基本持平,但都低于1880万吨的更早期预测。最新的预测数据仍超过了去年产量水平。以下是更地区产量增长分布情况:1) 黑龙江省增产100万吨至665万吨;2) 内蒙古地区增产46.4万吨至100万吨;3) 河南省增产56.7万吨至100万吨;4) 安徽增产1.9万吨至119万吨。黑龙江省单产提高是促使总产增加的主要原因,预计单产可达每公顷1900公斤,较去年提高了245公斤,增幅达到了15%。
其它方面也有预测说,今年大豆产量为1880万吨,10月份预测值为1800万吨。
--市场走势--
本季节年度初市场报价相对较高,但在11月中旬之前,随CBOT跌势也一直呈下跌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农民惜售心理较强,他们希望价格能够回升。但交易商及压榨企业并不急于购买。最近,东北部地区部分压榨企业由于库存下降已经开始进行采购,从而促使价格及成交量小幅回升。目前货物运输仍是一个主要问题。
虽然铁道部反复强调为保护机动车辆安全禁止超载,但这种情况仍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市场大豆流通速度可能更趋于缓慢。
--消费--
上面提到的刊物公布的文章中同时预测2004/05市场年度大豆压榨需求量大约为2800万吨,豆粕产量可达2230万吨,2003/04年度为1987万吨。目前大豆产量情况是造成价格上下起伏的主要因素。
据业界预测,豆粕价格将继续下跌趋势。但从长期来看,2004/05市场年度大豆需求量会随着豆粕及豆油需求的增加逐渐上涨。
--进口--
据业界预测,2004/05年度大豆进口量为1900万吨。市场对压榨产品尤其是豆粕的需求依然强劲,除此之外上年度大豆库存水平较低,这些都是促使大豆进口增长的因素。也有机构预测说进口量可高达2000万吨。有报道说,截止到11月18日,04/05年度中国从美国大豆进口总量累计为660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4%。预计未来两个月,单月进口大豆数量将超过200万吨。值得提出的是,棉花产量预计可达630万吨,棉籽粕及棉籽油产量都会随之增加。预计棉籽产量较去年增加2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