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夏秋新产农产品上市旺季,各农产品市场均出现了农民惜售、国有粮企资金紧张收购不积极、收购期延长等现象。截至目前,大量粮棉货源仍掌握在农民手中。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呈现出了农民少量不间断出售,用粮、用棉企业压缩库存小量采购,政府用于调控的粮源减少的局面,农产品市场的供求关系处于一种脆弱的平衡状态。在目前市场各方因素仍存在变化的情况下,这种脆弱的平衡状态很容易被打破。以小麦品种为例:1.今年我国小麦总产达到了9100万吨,而总的消费需求在1.06亿吨左右,产需缺口1500万吨。后期即使实现了800万吨签约小麦的进口,还会有700万吨左右的需求缺口,这将支持后期小麦价格的坚挺与上涨;2.国内小麦收购进度缓慢,产区新小麦入库量没有明显增加,这也支持后期小麦高价位运行;3.小麦、面粉消费逐渐增加,支持价格上涨;4.目前,国内小麦主产区河南、山东、河北现货价格已达1590-1660元/吨,郑麦期价已大大低于仓单成本价,存在大幅反弹的可能。
虽然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恢复性增长,但总体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据了解,目前农膜、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加上农民扩大种植粮食的土地大部分为非良田,因此,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实现我国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的目标并非易事。据河南省农业厅统计,2004/2005年度该省播种小麦7340万亩,比上年度增加了56万亩(主要是撂荒地复耕和挤占其它作物种植面积),农民每亩投入增加了40元左右,其中物价上涨因素占了20-30元。11月中旬记者在河北调查棉花市场时发现,由于棉价下跌,许多棉农种棉亏本或少有盈利,种棉积极性已经下降,许多棉农已准备改种小麦或蔬菜。
另外,虽然今年农民由于惜售而存放了较多的粮食,但这个数量是有限的,和前几年粮食丰收年相比较,这个数量仅是农民为了保证自身口粮需求而增加的库存。而政府用于调控市场的粮源减少,大部分用粮企业库存下降,贸易商不积极收购以及居民存粮观念的淡薄等因素又往往导致市场价格出现波动时各方争抢粮源,加剧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性。在去年10月份到今年4月份的粮价波动中,相关部门抛售了大量的库存粮,目前部分省份可供周转的商品粮尚未补库完毕。诸多因素使然,国内农产品价中正在稳中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