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05年上半年大豆行情将波动回升

  作者: 来源: 日期:2004-12-08  
    自进入11月中旬后,国内大豆价格便在低位反弹回升,到中旬末,国内大豆价格已回升50--100元/吨左右。其中产区黑龙江收购价格上涨50--100元/吨;吉林地区上涨100--150元/吨;辽宁、河北地区上涨100元/吨左右;山东地区上涨100元/吨左右;河南地区上涨50--100元/吨。

    国内大豆市场销售价格虽然也有所上涨,但涨幅较小,在50--100元/吨;而进口大豆港口交货价格基本保持平稳。

    近期国内大豆价格反弹回升,主要原因一是东北产区和各地加工压榨企业和商家开始陆续入市收购,收购积极性提高;二是产区今年大豆种植成本提高,而目前价格较低,即使厂商抬高价格收购,农民惜售思想仍比较突出,上市量不足收购需求;三是自今年三、四月份以来,大豆价格便一路呈下滑态势,10月底、11月初国内大豆价格已跌至近两年的最低价位,超跌后必然产生反弹;四是东北产区和产销区的运输瓶颈以及短途运输问题仍然是制约产销区平衡、影响大豆成本价格提高的因素;五是近期进口大豆特别是美豆进口有所减弱,国际市场特别是美国豆农严重的惜售心理影响;六是近期豆油价格回升,豆粕需求开始增加,刺激了国内大豆的加工压榨。

    由于上述因素,近期国内大豆价格仍将继续反弹回升,但总体弱势并未改变,这主要是国产大豆增产,当前正值新豆上市,近期和后市国内进口大豆到货量较大,而国内港口进口大豆充足,全球尤其是美国大豆丰收,国际市场大豆价格继续低迷。

    后市国内大豆价格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

    首先是供给方面的因素,最突出的表现在国内外大豆普遍丰产。今年我国大豆产量将达1805万吨,美国农业部也将预估值调至1750万吨,均创历史新高;美国农业部最新出台的月度报告显示,美国2004/05年度大豆产量将达到8574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同时预计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产量分别达6450万吨和3900万吨,分别较上年增长22.6%和14.7%,整个南美大豆产量也将突破历史水平。虽然国内外大豆都都增产,而明年元月份渡过国产大豆和美国大豆全面上市期,市场供给能力非常旺盛这是最大的利空因素被有效化解,由于价格处于近年来的最低位,国内和美国豆农均存在较强的惜售心理,这是大豆价格存反弹回升的要求。另外燃料油处于历史高位导致海运费居高不下,使得中国到港大豆比CBOT升水保持在250美分以上水平,进口豆价将抑制国产豆价下滑。

    其次是需求方面的因素,最突出的表现在中国大豆需求的强弱。一方面当前我国大豆消化能力达到6000万吨以上,而近两年来实际消费大豆仅在3800万吨左右,国产大豆1800万吨,尚差2000万吨左右,上年我国进口大豆2400多万吨,而预计今年全年进口大豆不会超过1800万吨,加上国内存量,供给刚刚平衡,

    随一季度畜牧业蓄栏率提高可能会出现短缺;二方面是由于中国政府有效控制,明年的国内需求受到禽流感的影响将减弱,豆粕消费量不会大幅下降,加上今年前期进口大豆的高价格、高成本,豆粕价格将会回升;三是且豆油价格严重下跌下跌后目前回到了5800元/吨的低价区,价格反弹瞬间将至,也会刺激国内大豆的加工需求。

    再次是进口中的不确定因素和市场因素。国内进口大豆不仅受到出口国的影响,国际运输业的制约,同时还受到国内宏观政策的调控和加工压榨厂商的市场因素影响,因此进口大豆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在近几年的进口中均对大豆价格的涨跌构成最大影响,虽然后市在国内外大豆供给均增强、国内进口趋于理性的情况下,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减少,但不时仍有发生的可能。

    在上述因素中,供给因素已基本确定后市大豆价格仍将继续维持弱势震荡;而随国内大豆需求特别是豆粕、豆油的需求刺激因素有效放大,将主导大豆价格走势的产生中级回升走势;进口政策的不确定因素影响大豆价格的波动。

    此外,从中国、美国及全球经济来看,2004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是1996年以来最高的一年,中国GDP2004年预计增长9.3%以上,美国GDP2004年预计增长4.3%,全球2004年GDP经济增长4.9%。2005年虽然GDP经济下调,但GDP可能仍在高位,成本的推动,基础建设的扩张,第三产业的上升,仍然成为中国GDP经济发展的助推剂,而标志着物价上升的指标CPI仍将维持在3.5%以上的增长水平,至少在2005年全年而言不会下来,可想而知,中国作为全球的世界加工厂和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全球经济增长拉动商品价格总体上升将会是并存的现实。

    美元的走势----虽然对大豆价格不是起决定性作用,但毕竟国际大豆价格报价是美元。美国总统第44届仍为小布什当选总统,这意味着美国新的一届政府的总体经济国策仍将维持"弱势美元"政策,因为高达上万亿美元(2004年)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2005年不会消灭,不扩大就不错了,从2005年4760亿美元的继续增长的军费预算开支,就可说明短期内,双赤字不可能大幅下降,哪么美国吸引国际资本的优势将大打折扣!由于美元短中期内并不具备大幅走强的国内外基础,

    国际投资者信心的丧失,将连袂拖累美元,同时,美国政府虽然高调在国内外政治场合称保持强势美元,而实质上的国策方针均是放任让其贬值,

    通过美元的贬值,以提高美国的出口贸易竞争力不无关系。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