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籽的“惜售”,油厂的“惜收”,较高的前期菜籽收购成本,为菜油的下跌设定了下限.
今年菜籽丰收,夏菜籽收购价格较高,当前除安徽地区菜籽收购仍未大部份完成外,余下地区的秋菜籽收购基本进入尾声,菜农手中菜籽不多,而中间商家手中所持菜籽多为前期高成菜籽,按当前的菜籽销售价格,很少有商家愿意出售,多数看好春节后的市场.尽管年底有资金压力,但多数商家仍相当惜售,更不愿调低菜籽的价格.据了解到,安徽地区粮管所囤积大量菜籽不愿出售,导致市场菜籽供应出现短缺,而且当地部分厂家停机;据消息,今天(11月29日)内蒙古海拉尔地区菜籽出现抢购,因当地货源日趋减少,外来采购油厂趋多,但据了解到当地农场受此提振惜售情绪相当强烈。菜籽原材料成本的"持高不下"限制了菜油的下跌空间。
菜油库存不多,商家供应压力较前期大为舒缓,心态较稳,持油待价而沽,菜油欲跌不易.
自十月一至今,前期庞大的菜油库存经过一段时间的消耗,当前各油厂库存基本均在承受之内。而且自国内棉籽收购开始以来,一些地区油厂就陆续停止压榨菜籽,转向棉籽。另有一些商家因利润及其经营成本驱使,无力或是减少压榨菜籽,菜籽压榨厂的停工或是减少生产,使得菜油供应舒缓,油厂心态较稳。而且经过今年如此反复涨跌的市场行情的,不论是商家还是油厂,现对市场行情略有些适应,一些前期收购菜籽成本较高的油厂,现在更有意补挽自己的亏损,尤其是到年底,随着消耗的恢复,商机的好转,油厂看好心态再度燃起,油价更是易涨难跌。
近期豆油的阴跌,棉油的性价比优势,再加上庞大的进口菜籽到货,让菜油上涨力不从心,下跌压力沉重
自上周以来,国内以豆油为主的油脂市场再度寂静,萧条景象再现,尽管到年底,小包装开始展开,但油市场仍是灰色冷清。据IGO了解到,当前各地豆油厂开工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油厂前期的合同量大幅度减少,山东,京津、华南地区较为明显。当前天津一级豆油天津6120-6150元/吨,山东6100-6180元/吨,华东6220-6280元/吨,较上周一相比,价格下降幅度达80-150元,广州6120-6150元/吨,较上周一价格相比下降30-60元/吨。豆油的阴跌不止,对菜油构成较大的压力威胁。
另外,菜籽有“清凉”特性,深得南方人消费的睛睬,但随着棉籽上市高峰期的开展,棉油越来越取代菜油的市场,成为消费首选。值得一提的是自上周以来,国内棉油阴跌走势明显,除部份南方地区棉油走稳外,山东、河北、安徽与山西等的棉油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今天山东高青的棉油价格在5050-5100元/吨,与上周一相比价格下降200-300元/吨,夏津地区棉油价格在5240元/吨,较上周一价格相比下降60-110元/吨左右,而且从各方面来看,棉油后期上涨幅度不会太大,短期仍将小幅下跌为主,当前国内菜油的价格基本5900-6000元/吨,这样棉与菜油的价格差距及部份消费习性,使得菜油更加“失宠”,价格面临下跌的压力。
再者,本月共有20万多吨进口菜籽到货,它的释放对当前菜油市场冲击较大
总体来看,尽管预计节前菜油的消费比正常有所好转,但较有优势的棉油,看跌的豆油,更让“势单力薄”的菜油“胆战心惊”,总体来看,今年国内油脂供过求,价格的任一上涨,均将被庞大的供应淹灭,但考虑到菜籽成本,油厂的利润,预计菜油下跌空间不大,考虑到豆油、豆粕的不定性,油厂应提前做好准备,保持适量库存,即产即销,以不变应万变,做好节前的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