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上旬,国内各港口进口大豆到货量环比有所回升,整个上旬总共到了12船大豆,到货量预计为70万吨。11月份是我国进口大豆到货的一个高峰月,仅美国大豆的到货量就有可能达到200万吨,再加上由于11月份还有约40万吨的南美大豆会运抵,因此,预计整个11月份的进口大豆到货量将达到230-240万吨。随着本月中下旬大量进口大豆的到货,南美及沿海各油厂即使在油粕价格下跌市场利空的情况下,但为了不至于丢失市场份额,垄断市场伺机盈利,也会相继开机,豆油价格可能因产量增长而应声下降。
油厂收购情况有所好转
近期大豆收购形势较前期进一步的好转,一方面是大豆收购价格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加工企业、粮商、粮贩收购积极性较高,刺激和推动收购市场的不断活跃;另一方面是农户及家庭农场在经历了本年度两个多月价格波动后对大豆的出售采取了比较实际和更加灵活的态度,一些农户及家庭农场开始有计划地出售手中的部分大豆,由此大豆上市数量较前期增长较快,收购形势好转,由此可见,油厂豆源紧缺得到缓解,已陆续开工生产,因此,短期内豆油价格下跌风险依存。
市场销售面临压力
前期由于油厂豆源紧缺而压榨困难,豆油供应偏紧,贸易商趁机抬高销售价格,但据IGO了解,市场成交并不太理想,由于价格过高,买家入市比较谨慎,纷纷对市场前景感到担忧,因此,并没有一味采购而是在等待时机,因而,随着进口大豆及国产大豆的陆续上市,豆油进口的增加,市场销售又将面临新一轮的压力,因此,近期豆油价格可能会进一步走低。
综上所述,前期豆油价格持续坚挺,主要是受国内豆农惜售,国产大豆迟迟未大量上市,导致油厂豆源紧缺,豆油市场供应不足,而以前期油厂大多处于亏损状态,故此趁机大幅抬高价格以弥补前期损失,但随着进口大豆及豆油不断的到货,市场油源偏紧的问题即得到解决,市场销售压力不容忽视,豆油价格随时有可能下滑,因此市场人士应密切注意,国内大豆收购及油厂开工情况、外盘的变化等,以适时规避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