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企业亏损半数面临倒闭中国植物油行业协会的有关人士透露,从今年5月开始,国内大多数加工企业出现生存困难,大豆加工业经受着一场严峻考验。黑龙江九三油脂有限责任公司市场研究人士用详尽的数据告诉记者,由于进口价高及库存大豆不断贬值,全国90%以上的大豆压榨企业严重亏损,其中至少有半数以上濒临破产倒闭。他预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大豆加工企业光是在大豆高价进口、无力接货而“洗船”(违约退货)方面的损失,可能高达50亿元以上,更不要说加工后的亏损了。业内人士指出,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今年以来我国大豆的进口,绝大部分是以每蒲式耳1000美分左右的高点从美国订购的,到岸价格折合人民币平均达到每吨4000元以上,还没等入库和加工,其价值立即缩水20%以上。据海关统计,今年前5个月,我国大豆进口量达到839万吨。压榨行业人士分析,根据目前市场大豆、豆油和豆粕的价格,按进口大豆每吨亏损500元计算,全国大豆压榨企业今年上半年进口大豆的亏损总额至少有40多亿元,这还是保守估计。
风险规避意识不强企业自取败局
这次遭受重创的大部分榨油厂商是实力较强的民营企业。东海粮油集团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东海粮油的大豆进口和往年一样照常进行。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中粮系统的这些公司本身具有国际贸易背景,对国际贸易比较熟悉,他们也在大连和芝加哥市场上做跨市套利和套期保值,现货亏损了,在期货市场上赚了;而民营大豆企业,如汇福、华良、华农等,他们通过嘉吉、帮吉等跨国贸易商代理,也没有在期货市场做套保,一旦遇到前半年这样的损失,打击就是致命的。一位在油厂做过长期考察的研究人士说:“东海粮油的老总就有晚上盯外盘的习惯,而国内的民营油厂老总还停留在排斥期货市场的认识层次上。”
上海汇易咨询公司副总经理金志宏说:“大豆作为农产品,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还是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土地资源、播种面积、降雨情况等自然因素对其产量的影响较大。因此,大豆供给变化的不确定性也就较大,相应的价格波动风险也较大。最近芝加哥期货的价格从最高的1000多点,跌到目前的500多点。国内大豆压榨企业经过这一次震荡,大量民营的大豆加工企业将被淘汰出局,而由跨国粮油巨头ADM和丰易公司等主导的收购兼并将在大豆加工行业中渐次展开。”
“需求大国”在价格制定上没有影响力
有专家分析认为,现行国际大豆定价机制主要有三个明显的不合理之处:一是国际大豆贸易主要由美国为主的粮商控制,形成了“南美种大豆,中国用大豆,美国卖大豆并决定价格”的扭曲局面;二是大豆交易价格更多反映美国国内行情,而并不能以全面反映国际供求关系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价格为基准;三是价格需要合同来保证,但目前进口合同采用由美国粮商提供的合同文本,其条款充分保护出口商利益而不利于买方。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在国内现有的条件下,首先可以做到的是,鼓励国内企业参与芝加哥的期货市场操作,参与对外的直接采购,至少要抓紧利用有利的时机参与南美大豆市场经营。其次,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在南美设立我国的期货大豆交割库,使国内的期货市场首先在南美大豆定价上获得发言权,然后逐步改变我们在大豆定价上的不利地位。
专家建议避免无序采购和无序竞争
国内两次大豆进口风波,都与无序的超量进口有关。有专家认为,我们不应否认市场经济中自由竞争的作用,但是协调统一的引导也是必要的,是符合市场规律的,也是国外企业的成功经验。建议政府出面牵头组织强有力的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协会,一方面实现直接采购,另一方面改变目前无序竞争的状况,把对外采购过程中的各自为战变成相对统一的行动。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通过及时发布信息,对国内企业在大豆采购上进行引导,增加采购的计划性、协调性,减少盲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