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农民强烈的惜售心理,各油厂收购价格不提高是无法收到大豆的,于是近期,国内大豆产区市场收购价格开始止跌企稳,产区周边油厂和粮库的收购价格都有不同程度上调,各地贸易商的大豆收购价格也普遍上调10-40元/吨不等。根据统计,目前黑龙江哈尔滨阿城蜚克图地区普通油豆收购价格上扬至2.58-2.62元/公斤,水分14-15%;吉林榆 树地区油厂收购价格为2.64-2.66元/公斤,水分14-15%。但是由于豆农惜售心理依然较为严重,市场成交继续清淡,在此,笔者出于利空的预测不得不告诫广大豆农朋友长期惜售将可能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
一、大豆下游产品需求不振
1、豆粕反弹不利。双节后,由于各养殖场畜禽产品已经规模出栏,养殖需求已经明显下降,而近期的禽肉蛋价格的大幅下跌,又挫伤了养殖户补栏积极性,饲料用量随之减少,养殖业复苏时间再次延长,饲料厂对豆粕的需求出现萎缩。而11月份进口大豆到货量将达到230-240万吨,国产大豆上市量也有所增加,油厂开机率将逐步增加,豆粕供需矛盾可能日益显现。对油厂来说占大豆加工产品高达78%的比例,压榨要想获利,给豆粕提价已是必然,然而市场利空将注定豆粕反弹乏力,由此将打击油厂采购和加工大豆积极性。
2、豆油充满压力。目前,在国内豆油终极消费市场经过数轮抢购之后,需求已基本饱和,近期各经销商的采购只是应付例行补货,但需求量已不大。日前,中国又承诺新标准将不限制进口毛豆油的说法,今后进口豆油将可能再次冲击市场。而且今后又正值棉油、花生油、菜油等其它各种油脂集中上市期,豆油市场份额不断被挤占。尤其是棉油的大量上市,由于其价格仅有5200-5300元/吨,与豆油价格存在700-800元/吨的价差优势,棉油将替代棕榈油在豆油中大量掺兑,豆油价格面临继续下跌的压力,将给大豆市场带来利空。
二、油厂收购面临阻力重重
1、资金紧张。长期以来,我国多数油厂都是以银行借款为企业主要流动资金来源,今年也不例。然而,今年国家却适时出台了宏观调控措施,要求紧缩银根,压缩信贷规模;对油厂大豆收购信贷条件规定严格,甚至闭门不贷,而各油厂依靠职工集资、幕股等形式筹集到的资金数目又比较少,在今年大豆收购中不少油厂流动资金捉襟见肘,而迟迟无法实施批量收购。日前,央行又推出银行贷款升息的政策,油厂大豆收购成本同步增长,所承担的市场风险也再次加大,都打击了国内各油厂大豆采购和压榨的积极性。
2、运输不畅。东北地区运输吃紧一向是难以克服的瓶颈问题,今年秋季当新产大豆进入装运期后,车皮供应更加紧张。东北铁路不仅要承担玉米、钢铁等重要物资的运输任务,而且由于气候转冷,北方各地采暖用煤量较大,东北铁路还将留存大量的车皮来运输煤炭等能源物资,这样供给大豆运输的车皮还将减少。不可否认,关内油厂正是看到运输困难,如果大量收购大豆还可能造成严重积压,企业运营将周转困难,才减少大豆采购数量的。另外,在交通运输正常月份,从大豆东北地区运到关内是150元/吨,而在目前运输紧张的情况下,油厂大豆转运请车、攻关费用又大幅增长,目前每吨运输成本已上涨到300元/吨。这使关内油厂所承担的风险进一步加大,也同样会打击油厂采购和加工积极性。
3、如上分析,国内豆粕和豆油继续面临下跌的压力,后市油厂压榨利润还将进一步面临缩水,甚至还可能遭遇亏损的风险,都将降低油厂大豆压榨需求,后期大豆市场依然难逃利空压力。
三、国际行情也压力重重
目前,尽管由于在美国境内发现亚洲锈菌病,今后美国农户种植成本将增加,引起了美盘行情的大幅上涨。但也有分析师认为其利多影响有限:04年度美国大豆收获行将结束,产量丰收已成定局,此时该消息已对期货现货价格走势无太大的意义。由于目前的低温和干燥气候都不利于大豆锈病这种亚热带作物疾病的繁衍扩散,目前还不能确定会对明年大豆种植乃至最终产量造成何等影响。
自新产大豆收获以来,由于对收购价格不理想,美国豆农一直囤积惜售,从一定意义上讲当前美盘维持高位美国豆农惜售当属主要原因。随着大量大豆和玉米的收获,仓容已明显不足,美国豆农面临大豆销售压力。美国农业部最新出台的月度报告显示,本年度美国大豆产量为31.50亿蒲式耳,创下历史最高水平,比10月份的预测值31.07亿蒲式耳高出了4300万蒲式耳。本期报告不仅调高了产量,而且还调低了出口,这使大豆期末库存达到十分庞大的水平,市场的严重利空必将进一步增加豆农销售的紧迫感。
中国一向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主,所以市场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世界大豆看美国,美国大豆看中国”,可见,中国的大豆采购活动对国际市场已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近来,由于豆粕和豆油价格连续下降,压榨利润大幅缩水,油厂的大豆进口的动力减弱;另一方面由于前期在大豆贸易中违约,国外出口商对中国大豆进口商制定了苛刻的贸易条款,再加上国内的宏观调控和银行贷款利率的上调,国内油厂采购进口大豆的困难进一步加大,后期购买速度将会放缓。此时美国豆农加速销售大豆的行为,将使其国内大豆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外盘行情还将面临进一步下跌,将对国内大豆市场形成直接影响。
四、后市展望依然不容乐观
由上分析可见,大豆下游产品油粕需求疲软,各油厂对大豆的收购和压榨也阻力重重,加之外盘利空影响,今后国内大豆市场将继续保持低迷行情。展望后市,东北主产区豆农如果长期惜售国内大豆供应压力还将延后,而且继续盈利机会也非常稀少,在市场长期利空的情况下,豆农还可能因恐慌抛售而遭受降价损失。根据预计2005年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产量分别达6450万吨和3900万吨,分别较上年增 长22.6%和14.7%,整个南美大豆产量也将突破历史水平,最终应该可以超过1.03亿吨,较2003/04年度提高了1600万吨。如果后期豆农坚持不卖,明年2月份随着南美大豆上市压力的临近,国内大豆市场还可能面临更大的利空,届时豆农遭受的降价损失还可能扩大。